解振華在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高級別論壇上指出 進一步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12月12日,由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和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共同主辦、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協辦的“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高級別論壇”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卡托維茲大會“中國角”舉行。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斐濟總理弗蘭克·姆拜尼馬拉馬(Frank Bainimarama)、馬爾代夫環境與能源部長侯賽因·哈桑(Hussain Rasheed)、埃及環境部部長葉思敏·福阿德(Yasmine Fouad)、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總司長馬丁·弗裡克(Martin Frick)、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聯合國南南合作特使、南南合作辦公室主任豪爾赫·切迪克(Jorge Chediek)等出席論壇並致辭。

解振華表示,近年來,中國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推動和引導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彰顯負責任大國形象,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1年以來,中國政府累計安排7億元人民幣(約1億美元),通過開展節能低碳項目、組織能力建設活動等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

解振华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上指出 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他說,中國將繼續在南南合作框架下通過贈送應對氣候變化物資、支持制定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規劃、推廣氣候友好型技術等,為最不發達國家、小島嶼國家和非洲國家等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更多的貢獻。

解振華就進一步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鞏固互信基礎。中國希望並將全力支持和推動卡托維茲大會形成一份全面、平衡、可實施的《巴黎協定》實施細則,將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以及《巴黎協定》達成的共識切實落實在實施細則的各項條款中。各方應該相向而行,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廣泛凝聚共識,共同提振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

二是發揮協同效應。發展中國家國情各異,發展階段不同,面臨多重挑戰,應當把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發揮氣候行動與可持續發展的協同效應。在發達國家資金支持下開展氣候變化南北合作的同時,發展中國家也應通過南南合作加強交流,分享彼此的最佳實踐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做到互通有無,變挑戰為機遇,實現合作共贏。

三是建立溝通橋樑。國際組織在組織和動員資源,開展最佳實用的低碳技術研發和能力建設等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希望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系統能夠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幫助各方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架起溝通的橋樑和紐帶。

來自秘魯、埃塞俄比亞等國環境部門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科研院所、非政府組織和企業等機構代表就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和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進行了交流。

更多精彩,請關注中國環境APP

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

中國環境報社旗下媒體包括中國環境報、《環境經濟》雜誌、中國環境APP、中國環境網、中國環境新聞微信、中國環境新聞微博等。為維護自身版權利益,制止非法轉載行為,特此鄭重聲明如下:

1、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凡在互聯網、移動客戶端、微信和微博等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須事先取得中國環境報社的書面授權後,方可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和轉載,且必須為作者署名,並註明來源,同時按有關國際公約和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向中國環境報社支付版權費用。

2、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對於侵權行為,中國環境報社將予以警告。

3、對於警告無效者,中國環境報社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主管部門舉報、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等多種措施以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屆時產生的一切後果由侵權人承擔。

4、對於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舉報。

侵權舉報聯繫電話:010-67112822

中國環境新聞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