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威悍將DDR4 2400 單條16GB上車體驗記

對於最近計劃攢機或者升級平臺的小夥伴們來說最近內存價格走勢絕對是個非常利好的消息。在今年年中的時候單條8GB容量的內存曾經接近過四位數的水平,和兩年前200+一條8GB內存相比簡直是搶錢的節奏。黑心的芯片廠商借著產能的藉口不斷抬升價格,可憐的內存廠商只好乖乖就範。最終吃虧難受的還是我們消費者。

光威悍將DDR4 2400 單條16GB上車體驗記

天道輪迴終有時,內存降價的車輪一旦轉動起來就很難剎住車了。最近在瀏覽電商平臺的時候發現光威家的單條16GB內存竟然降到了500多元的價位,合算下來已經非常接近前兩年價格最低點時候的水平了。因為有了內存漲價的前車之鑑所以這次乾脆入手了一條DDR4 2400規格的16GB內存條。

光威悍將DDR4 2400 單條16GB上車體驗記

為什麼要選擇頻率這麼低的條子?為什麼不選兩條8GB的組建雙通道?能問出這些問題的人一定是玩家或者發燒友。在內行人的眼裡看來只有高頻率和多通道的配置才能充分發揮平臺的性能。其實我之所以這麼選擇主要還是基於以下兩點:1、主機主板為ITX板型,只有兩個內存插槽,為了實現容量最大化最佳的方案就是選擇單條容量儘可能高的內存。縱觀現在市面上的內存產品以及價位,光威的這個16GB的條子是目前最好的選擇;2、AMD平臺普遍超頻難度較大,2400MHz的頻率可能是目前性價比最優的方案。

光威悍將DDR4 2400 單條16GB上車體驗記

這次只是入手了一條16GB的內存,原因仍然有二:1、心存試水的心理,先拿一條在平臺上跑一跑,看看性能和穩定性是否符合自己的預期;2、據說雙12的時候這個條子會降到499元的價位,稍後再入手第二條價格更合適。

光威悍將DDR4 2400 單條16GB上車體驗記

這個條子採用了塑封包裝,即使不開箱也能通過透明的包裝盒看清條子的各處細節。說明書之類的紙質文件對於內存這種產品基本屬於多餘的東西,所以包裝內一切從簡。

光威悍將DDR4 2400 單條16GB上車體驗記

以往在這個價位能買到的條子基本都是裸條,光威這次也是不惜成本為它披上了散熱馬甲。其實現在馬甲條有一統天下的趨勢,畢竟內存也是發熱大戶,良好的散熱能維持它穩定運行。

光威悍將DDR4 2400 單條16GB上車體驗記

馬甲採用了黑色塗裝,漆面一致性非常不錯,金屬外殼處理的乾乾淨淨沒有一點毛刺。雖然用手感來形容一款內存有點不太貼切,但是拿在手裡確實有很踏實的感覺。

光威悍將DDR4 2400 單條16GB上車體驗記

標籤上標註了這款內存的主要電氣參數。單條16GB的內存相信大多數人見都沒有見過,更別說入手一條了。回想當年剛接觸計算機時64MB的內存已經算是容量很大的了。短短十幾年,單條內存的容量已經增加了256倍甚至更高。這條內存17-17-17-39的時序算不上太出彩,用中規中矩來形容也不為過。在我看來只要不是發燒友,追求極致的數據,這樣的頻率和時序還是可以滿足日常需求的。

光威悍將DDR4 2400 單條16GB上車體驗記

雖然也是馬甲條,但是和光威自家的type β相比身材要苗條許多。說實話我很喜歡馬甲條,除了外觀的質感外最重要的就是它的散熱能力,但是討厭身材過於高達的馬甲。為什麼?當你遇到過奇葩的散熱器時就能體會到那種絕望的感覺了。

光威悍將DDR4 2400 單條16GB上車體驗記

為了不和散熱器起衝突,我在選擇內存的時候都儘量選擇高度比較低的,而光威悍將這支條子在高度方面就處理的非常好。與自家兄弟比起來高度差是不是很明顯?

光威悍將DDR4 2400 單條16GB上車體驗記

在這個角度更能看出兩條內存的區別。風格差異非常大,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風格路線。

光威悍將DDR4 2400 單條16GB上車體驗記

這個條子原本計劃是給第二臺主機(AMD平臺)使用的,但是因為主機配件沒有搞全還不能正常使用,所以先拿自己的主力平臺來試試性能和穩定性。

光威悍將DDR4 2400 單條16GB上車體驗記

主力平臺的配置為intel 8086K+1060 6GB,主板使用了微星最新發布的MPG Z390 Gaming EDGE AC,在內存的品牌以及對高頻內存的兼容性方面毋庸置疑。

光威悍將DDR4 2400 單條16GB上車體驗記

系統使用了最新的Windows10專業版 Insider Preview Build 18290.1000.

光威悍將DDR4 2400 單條16GB上車體驗記

AIDA64可以正確識別出內存的容量、時序等參數。

光威悍將DDR4 2400 單條16GB上車體驗記

單條內存的讀寫速度如上圖所示,在2400MHz的頻率下這個速度算是比較大眾的水平。相信再添加一根同樣的內存組建雙通道後速度還能不止翻一番。

光威悍將DDR4 2400 單條16GB上車體驗記

娛樂大師的性能成績雖然並不嚴謹,但是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讓我沒想到的是單通道的內存性能竟然可以擊敗全國99%的用戶。如果開啟雙通道會不會飛上天呢?

以前在內存價格高高在上的時候,自己曾經暗下決心,等到內存價格降下來一定要把主板的內存槽插滿。現在看來這個機會已經近在咫尺了,16GB的容量只有不到600元(雙12甚至會優惠到499元)。這裡安利大家一波,趁著這麼好的機會趕緊上車,至少我過兩天肯定會再入手第二條,到時候給大家測一下32GB雙通道內存的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