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養黃鱔要多個“心眼”,做有心人,施肥和用藥都是技術活

稻田養黃鱔要多個“心眼”,做有心人,施肥和用藥都是技術活

稻田養黃鱔要做“有心人”,多個“心眼”,這樣對你的黃鱔養殖才是負責任。稻田養殖黃鱔的要點主要如下:

(1)稻田修整與消毒先選稻田,再建防逃牆,插秧前1周挖魚溝、魚凼,建進、排水口,安裝防逃網。多年養魚的稻物田,要對上述設施進行修整,並在插秧前15天消毒。常用藥物有生石灰和漂白粉,生石灰每100平方米用4-5千克,漂白粉每100平方米用0.5千克,加水溶化,全池潑灑,底泥還要用耙子耙一遍,使藥力充分殺滅泥中的細菌和雜魚蝦。7-8天后,放進幾條魚(叫試水魚),觀察是否活動正常,如果沒有異常情況,說明藥物毒力消失,就可以施肥、插秧、放鱔種了。

稻田養黃鱔要多個“心眼”,做有心人,施肥和用藥都是技術活

(2)放養放養的鱔種必須是身體健壯,體黃色夾雜有大斑,無傷、無病、無殘,活動有力,規格大小一致。規格為每條40克的鱔種每667平方米放2.5萬尾,規格小的可以多放。

(3)投餌黃鱔餌料以鮮活的蚯蚓、小魚、小蝦、螺肉、蠅蛆、蝌蚪、鮮蠶蛹為主,還可以喂禽畜的內臟、碎肉、下腳料,適當搭配麥芽、豆餅、豆渣、麥麩或瓜果、蔬菜,還可以馴化投餵人工配合飼料。投餌要定時、定點、定質、定量。每天下午4~6時投餵,7-9月份攝食旺季,上午加喂1次,不要隨便改變投餵時間。投餵時要把餌料放在魚凼內的餌料臺上,餌料臺就是在魚凼內吊放一個用木框和密眼網做的臺,在水面下10釐米處。餌料一定要新鮮,殘餌及時清理,每天投餵量為黃鱔總重量的4%-8%,以第二天無剩餌為準。

稻田養黃鱔要多個“心眼”,做有心人,施肥和用藥都是技術活

(4)保持水深稻田中水位保持要採取“前期水田為主,多次曬田,後期乾乾溼溼灌溉法”。具體操作是:8月20日前,稻田水深保持6~10釐米,20日開始排乾田內水,魚溝、魚凼內水位保持15釐米,曬田。而後再灌水並保持水位6~10釐米,到水稻拔節孕穗前,再輕微曬田1次。從拔節孕穗期開始至乳熟期,保持水深6釐米,往後灌水與曬田交替進行至10月中旬。10月中旬後保持稻田水位10釐米至收穫。

稻田養黃鱔要多個“心眼”,做有心人,施肥和用藥都是技術活

(5)管理平時要認真觀察黃鱔生長情況、吃食情況,發現疾病及時治療;水稻施肥、噴藥時,要把黃鱔引誘到魚凼內,排乾魚溝內的水再進行;要經常檢查圍牆、防逃網是否有逃魚跡象,雨天要檢查排水口是否暢通;要勤換水,保持良好水質和較低的水溫,高溫季節要在魚凼上搭棚遮蔭,魚凼內可以少量種植一些水花生、水葫蘆或水浮蓮,既淨化水質,又降低水溫。每當天氣有變化時,更要注意觀察黃鱔活動狀況。天氣悶熱時,發現黃鱔出洞,豎起身體前部,頭露出水面,說明水中缺氧,要及時換水,如果發現黃鱔離開洞穴獨自懶洋洋地游泳,身體局部發白,說明黃鱔有病,要及時採取措施預防傳染。

稻田養黃鱔要多個“心眼”,做有心人,施肥和用藥都是技術活

稻田養黃鱔要多個“心眼”,做有心人,施肥和用藥都是技術活

養鱔稻田如何施肥?

施肥對水稻和養魚都有利。養鱔稻田施肥要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有機肥多為人畜禽的糞尿。化肥有磷肥、氮肥、鉀肥,磷肥常以鈣磷肥和過磷酸鈣為主。鈣鎂磷肥施用前應先和有機肥料堆漚發酵,堆漚時將鈣鎂磷肥拌在10倍以上有機肥料中,漚制1個月以上;過磷酸鈣最好也與有機肥料混合使用,或與廄肥、人糞尿一起堆漚;氮肥主要有尿素、硫酸銨、碳酸銨。鉀肥主要有硝酸鉀、硫酸鉀。

稻田養黃鱔要多個“心眼”,做有心人,施肥和用藥都是技術活

施肥時,要在插秧前施足基肥。人畜糞肥作基肥每667平方米施800~1000千克;長效尿素作基肥,每667平方米用量25千克;碳酸銨作基肥,每667平方米用量25千克。可補充3千克硫酸鉀或硝酸鉀,3千克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1周後插秧和放鱔種。以後在生長期內,經常追肥,追肥量少次多,分片撒施。基肥佔全年施肥量的70%~80%,追肥佔20%~30%。幾種常見化肥安全用量為每667平方米:硫銨10~15千克;尿素5~10千克;硝酸鉀3~7千克;過磷酸鈣5~10千克;碳酸銨15~20千克。碳酸銨必須拌土製成球肥深施。過磷酸鈣不能與生石灰混合使用,兩者能起化學反應,降低藥效。

稻田養黃鱔要多個“心眼”,做有心人,施肥和用藥都是技術活

稻田中的肥料對鱔魚有影響的主要是化肥,如果按常規量施用,魚類一般沒有危險。但在施肥時,一定要先把鱔魚引誘進魚凼內再施肥。

養鱔稻田怎樣施放農藥?

養鱔稻田施藥要選高效低毒農藥,如甲胺磷(又名多滅靈)、樂果、殺蟲雙、敵百蟲、葉蟬散、殺蟲脒(又名克殺蟎、“脒8”等)、稻瘟淨等。它們的常規施用量分別為每667平方米稻田甲胺磷50~100克、樂果60~75千克、殺蟲雙25%水劑500倍溶液噴霧、敵百蟲50~150克、葉蟬散2%粉劑2千克、殺蟲脒25%水劑100克、稻瘟淨40%乳劑50~150克。這些藥物的常規用量都遠低於魚類的安全濃度,因此只要認真按說明施放,就對鱔魚無害。但對某些在環境中消解緩慢的農藥,應考慮到它在魚類體內造成的積累和慢性中毒。如殺蟲雙,它對魚類低毒,但卻在水中降解慢,易在魚體內積累。因此,中稻田在應用殺蟲雙時,最好放在二化螟發生盛期噴施,水稻生長的前期、後期不要用。

稻田養黃鱔要多個“心眼”,做有心人,施肥和用藥都是技術活

施藥時先加大水深,稻田水層保持6釐米以上,粉劑藥應在早晨稻株帶露水時撒,水劑應在晴天露水乾後噴灑。下雨不要施藥。噴灑時,噴霧器噴嘴伸到葉下,由下向上噴,儘量噴灑在水稻莖葉上,減少農藥落入水中,不提倡拌土撒施。施用毒性較大的農藥,可將田水放幹,把鱔魚引誘到魚凼內,再施藥,待藥力消失後,再向稻田中注水,讓鱔魚游回田中。有時鱔魚可能要在魚凼中等很長時間,為避免缺氧,要每隔1~2天向魚凼內衝1次新水。也可以採用分片施藥的方法,即一塊田分兩天施藥,頭天半塊田,第二天另半塊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