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封神演義》上看神仙的坐騎,本領越大越低調

《山海經》上說馬成之山有一種動物叫天馬,長得像條白狗卻是黑頭,看見人就飛,郭璞註解說這種動物還長著一對翅膀,這不就是一條會飛的狗嗎?為什麼叫做天馬呢?我以為主要是神仙經常把這種動物當馬騎,神仙們騎著來往人間,從天而降,所以大家為這種動物取名為天馬。

從《封神演義》上看神仙的坐騎,本領越大越低調

但是神仙們老是騎個狗太不好看了,後來神仙們發現只要自己賦予動物法力,沒有翅膀的傢伙也可以飛行,於是神仙們就開始訓練真的馬匹,這應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間想必有不少失敗的產品,如有一種神獸叫“乘黃”,《博物志》上說這種動物長得像個狐狸,騎上它,壽命可以延長到三千歲。我覺得這是神仙在訓練馬這個物種的過程中出現的變異,結果這種動物只是跑得快,還能延長人類的壽命,這兩項技能都是神仙所不需要的。而且吧,這動物的模樣從狗變成狐狸,形象越來越差,所以就放棄了。但對人類來說如獲至寶,稱為神馬,有個成語叫飛黃騰達,這飛黃就是乘黃——人們就想象自己騎上這種天馬飛越直上。

從《封神演義》上看神仙的坐騎,本領越大越低調

神仙們經過艱苦卓絕的實驗終於培養除了天馬,就是能在天上飛的馬,玉皇大帝非常高興,專門設立了御馬監,作為天宮坐騎的一種。但是馬這種交通工具太普通了,而神仙們都愛標新立異,所以這種在人間流行的代步工具在仙界使用的較少。各種筆記故事裡,騎馬的神仙少之又少,《封神演義》倒有幾個神仙騎乘,但本領都不太出彩,如玉清道人的坐騎就是一匹天馬,能夠騰空飛行,羅宣的赤煙駒能放煙火,這在冷兵器時代可是難得,但也沒啥了不起的,在李靖的黃金寶塔面前不堪一擊。

從《封神演義》上看神仙的坐騎,本領越大越低調

姜子牙的坐騎本來是青鬃馬,大概就是看到了騎這種平凡的東西沒多大出息,元始天尊才將自己的坐騎四不像送給了姜子牙,讓姜子牙如虎添翼——其實如虎添翼這個成語本身就是形容一種坐騎:虎。趙公明的坐騎就是一隻黑虎,《封神演義》上說他出山參加十絕陣,走到半路,遇見一隻猛虎,書中詳細描寫了他收付老虎的過程,“將二指伏虎在地,用絲絛套住虎項,跨在虎背上,把虎頭一拍,用符一道,畫在虎項上;那虎四足就起風雲,霎時間來到成湯營轅門。”一個平凡的老虎,經他一道符咒賦予法力立刻就能騰雲駕霧,這不就是飛虎嗎?這個騎起來可比馬威風多了。

從《封神演義》上看神仙的坐騎,本領越大越低調

趙公明這是一隻黑虎,姜子牙的師弟申公豹名字叫豹卻騎著一隻白虎,倒是金光聖母騎著一隻五點斑豹駒,來自九龍島的高友乾也騎著一隻花斑豹。有趣的是,申公豹不騎豹子,黃飛虎也不乘老虎,他騎的是一頭五彩神牛。黃飛虎就騎著這頭牛帶著家將連闖五關投奔姜尚,堪比關二爺的赤兔馬了。

黃飛虎這牛叫五彩神牛,身上想必色彩燦爛,十分耀眼,跟老子的坐騎青牛比起來未免太過招搖了,這說明本事越大,坐騎也就越低調。例如許多厲害的神仙都騎驢,各其中最著名的要屬張果老,這老頭的驢可以說是出神入化,能夠從二維到三維的隨意轉換,據說平常薄如紙張,就疊起來放在懷裡,用的時候拿出來拿水一噴就變成了一頭驢——從《三體》的角度來看,他有一塊二向箔,而且還是可逆的。

從《封神演義》上看神仙的坐騎,本領越大越低調

《搜神記》上說介琰的師傅叫白羊宮,想必騎乘的是白羊。一度騎羊成了神仙的代名詞,李白就有詩云:“倘逢騎羊子,攜手凌白日。”他夢想著遇見騎羊的神仙,手牽著手白日飛昇。甚至騎羊神仙比騎鶴的神仙都還厲害,騎鶴的還只是創立了黃鶴樓這一個景點,但騎羊的神仙卻創造了一座大城市:羊城廣州——據說就是因為五個騎羊的神仙來到這裡而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