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自從下了雪,向來熱火朝天、內鬥地不亦樂乎的江蘇,空前團結地矛頭一致對……徐州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徐州自古多戰事,江南北伐奪暖氣”: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連官博也站出來“拉仇恨”: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徐州地區不許發言” |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而昨天晚上0點打響的“雙十二”剁手,漫漫無期的收快遞時間又著實讓等著羽絨服救命的北方朋友們相當暴躁,這個時候,徐州又投來了微微一笑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夏天吹空調,冬天烤暖氣,看漫天飛雪,收包郵快遞,為什麼徐州總是能成為the chosen one?


part.1 有暖氣沒毛病,徐州就是北方城市

只要在徐州呆過,估計每個人都會感到凌亂——江蘇省誒,不是南方嗎?這裡人們不應該一個個都操著吳儂軟語,溫柔似水嗎?

不好意思,徐州就是這麼無情地打破你的認知。

地處“秦嶺——淮河線”以北,它是童叟無欺、貨真價實的北方城市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江蘇其實是個“南北兼具”的省份


作為溝通南北的交通要道,徐州向北二百多公里進入了冀魯官話片區,也就是以濟南口音為主的山東話區域

向西200多公里又屬於純正中原官話片區,也就是鄭州開封一帶的標準河南話口音

在長期的交往中,徐州人說話不可避免地受到他們的影響。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中國方言分佈圖

徐州話屬於中原官話,是北方方言的一種,徐州人日常愛用的“俺”、“中”,妥妥的標誌性北方詞。

像下面這幾句話裡面的徐州方言詞,在周圍的安徽、山東、河南,都找得到:

一早清起來,須舍的其他人都不支拉聲地走了。

一照鏡子,才望見一臉的呲麻糊,趕緊拿塊洋胰子洗把臉。

食堂的菜今天擺乎得齁鹹,吃地我齊心想“yue”

飲食習慣上,徐州也更偏北方,

口味重,沒那麼精緻。

他們愛吃羊肉是出了名的,但和其他地方“冬天吃羊肉暖胃”的習慣不同,徐州人更喜歡入伏吃羊肉,紅燒、煮湯、燒烤……大塊吃肉、大口喝酒,滿滿透著的都是北方人的豪爽。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徐州羊湯

徐州人還愛吃麵食

,麵條、饅頭、煎餅都是飯桌上的常客(山東人民眼前一亮),以及當地非常有特色的烙饃

烙饃本身非常有嚼勁,咬上一口得費好大勁兒才能扯開,對食客的牙口和咬肌的強健程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既能直接咬著吃,也可以像泡饃一樣放在湯裡,還可以卷著油條、辣椒醬、各類小炒吃……怎麼感覺聽起來也很像山東煎餅?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除此之外,他們還發明瞭和東北 “鍋貼餅子”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地鍋菜——鐵鍋裡煮菜,鍋邊貼滿面餅,從而達到菜飯合一、飯菜一鍋的高妙境界。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徐州地鍋菜

吃著北方風格的“硬核”飯菜成長起來的徐州人,無論男女,也和我們普遍“想象中的南方人”不一樣。

徐州男孩不似山東大漢那樣魁梧,大多身型瘦高,姑娘們也有著類似的氣質,比北方人更精緻又比南方人更高挑,兼具南北優勢,實在是讓人嫉妒。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part.2 徐州從來就在“包郵區”裡

儘管徐州從外到內,整體都帶著深入到骨子裡的北方氣,地理位置和交通上也和山東更加親近方便,還一直被調侃為

“山東重鎮”,但其實,徐州真正難捨難分的,從來都是江南地區。

在古代,它是保衛江南稅收重鎮的屏障,素有“南國門戶”的別稱,江南地區的富庶,功勞很大一部分都要歸給徐州。

根據清代早期的行省制度,徐州屬於江南省,後來江南省在康熙年間一分為二成了江蘇和安徽,徐州成了江蘇省所屬的直隸州。乾隆皇帝南巡來徐州,也是說到了江南。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清代康熙年間的“江南省”

清一代的徐州文人,許多都會自稱江南徐州人,比如我們熟悉的電視劇《李衛當官》中的李衛,他籍貫徐州豐縣,《清史稿》李衛傳記載的就是:李衛,字又玠,江南銅山人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電視劇《李衛當官》

明明徐州和江蘇有著這麼深的淵源,為什麼現在這麼多人會覺得徐州是“山東”的?

除了徐州人的北方性格和生活習慣,想了想,大概只能十分欣慰地說一句:“學校歷史教育普及得好”——

1938年1月至6月間,中國軍隊在以徐州為中心的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等省進行抗擊侵華日軍進攻的作戰,這是中國抗日戰爭中一次重要的會戰,史稱“徐州會戰”。其中,又以三四月間的臺兒莊大戰最為著名,被稱為“臺兒莊大捷”。

1948年12月,著名的淮海戰役結束,徐州解放,暫時被劃分給了山東

徐州會戰中涉及到的省份有好幾個,本來就容易記混,其中的“臺兒莊戰役”又太過於有名,臺兒莊是山東的,更加容易讓人在不太確定的情況下,就將徐州也“推論”給了山東,而且……徐州也確實曾經被劃分給過山東。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山東省立沛縣中學的校徽,可以見證由山東代管的歷史

雖然這段姻緣十分露水,前後只維持了三年多,到1952年底,徐州就重新回到了江蘇的懷抱,但每次大江蘇人民內鬥的時候,它成了徐州的最大“黑點”: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part.3 幸福背後也有尷尬,徐州:委屈.jpg

別看現在徐州因為有暖氣在江蘇拉了不少仇恨,但其實他們也只是“剛暖和不久”。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計劃經濟年代,徐州並未納入國家強制供暖區域。長久以來, 各家各戶大多隻能靠自己燒的小煙囪煤爐取暖。數九寒冬裡,當地氣溫往往會下降到零下10 ℃左右, 有時還更低,沒暖氣的日子實在難熬。

直到2010年,徐州才開始在市政府的主導下開始大規模集中供暖,每年大約持續三個月時間。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而且,就算有著“供暖”和“包郵”這兩點小小的優勢,比起徐州在經濟發展上的尷尬,那都算是浮雲了。

地處江蘇最北端、語言和生活習慣的不同,都讓徐州和省內其他城市格格不入——蘇南迫不及待地抱住上海的大腿,蘇中當牆頭草,蘇北小弟淮安則成功進入了南京都市圈,只有徐州,和哪個圈子都搭不上聯繫。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想要和山東建立親密的好友關係吧,首先從“名分”上就說不過去,“一個江蘇省的城市,幹嘛來找我們山東?”而且,魯南各市更傾向讓省內兩個巨頭濟南、青島帶著飛,響應徐州的熱情也不高。

徐州:孤獨、寂寞、冷.jpg

不過,就算沒有這些,想想看,暖氣要交暖氣費,包郵就更忍不住剁手,

雙份的享受,也很容易讓人花雙份的錢啊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徐州是怎麼拉到全國人民“仇恨”的?

[1]周春茗.徐州地區供暖方式比較[J].江蘇環境科技,2001(01):47-48.

[2]楊洋.徐州市集中供暖現狀及發展探析[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8(06):27-28.

[3]廣州日報:中國供暖分界線引吐槽:一個城市三種溫度

[4]人民網:徐州屬於南方還是北方?專家這樣解釋

[5]鳳凰網:江浙滬包郵外加冬季供暖,為什麼徐州仍是一個充滿失落感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