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菜“吃”出商機,她家鄉種植黃秋葵,實現了致富夢

跟隨著尚紅英來到位於濟南高新區的聖山興隆果蔬合作社,工人們正在忙碌地為地裡的紅楓剪枝。放眼望去,遍地是紅楓、果樹,一派悠然見南山的田園景象。

那麼,一個女孩子怎麼會和土地打起了交道呢?這還得從一道特色菜說起。2013年5月,尚紅英和朋友去青島遊玩,在一個飯店吃飯的時候,上了一道叫“冰鎮秋葵”的特色菜,她覺得十分新奇。

特色菜“吃”出商机,她家乡种植黄秋葵,实现了致富梦

回來後,尚紅英對這道菜仍然念念不忘。她從網上查閱了大量資料,瞭解到黃秋葵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豐富的綠色有機蔬菜。

之後,尚紅英跑遍了大大小小的蔬菜種植基地,發現山東萊蕪本地沒有種植黃秋葵的,不少酒店和超市都是從濟南市場進貨。由於黃秋葵不利於長途運輸而且不易儲存,進貨的價格高質量還不好。

經過考察後,尚紅英敏銳地發現了這個商機,並在頭腦中萌發了一個創業點子:種植黃秋葵。

之後,尚紅英開始多方打探尋找合適的種植場所。最終,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在高新區的興隆莊村承包了150畝地,成立了聖山興隆果蔬專業合作社,開始搞起了種植。

2014年4月21日,尚紅英花5000多元購買了40斤黃秋葵種子,開始進行種植。

特色菜“吃”出商机,她家乡种植黄秋葵,实现了致富梦

為了保證種植的質量,她也是格外小心。育苗、澆水、除草,那段時間裡,尚紅英忙得不亦樂乎,到了5月初,這時候尚紅英開始謀劃黃秋葵的銷售了。

黃秋葵開始成熟了。一上市,尚紅英就賣到了30元一公斤,供不應求。她透露,黃秋葵從6月份進入採摘期後,一直持續到10月份,一畝地的產量少說也有三四千斤,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但隨著產量的增多,黃秋葵的價格也降了下來,尚紅英又著手開拓萊蕪以外的市場。

通過洽談,她最終和新泰、淄博等地建立供貨關係,每天有600多斤黃秋葵銷往這兩個地方。3個月下來,尚紅英仔細算了一筆賬,竟然賺了十幾萬元。

種植黃秋葵就賺得了滿盆金,但尚紅英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種植黃秋葵,市場行情不斷下跌。於是,她又做出了一個決定,停種黃秋葵。

特色菜“吃”出商机,她家乡种植黄秋葵,实现了致富梦

經過一番考察後,尚紅英毅然開始種植紅楓等綠化苗木“這些紅楓是去年春天栽下的小苗,再過幾個月就可以賣了,一棵能賣到25塊錢左右,這5000多棵就能賣十幾萬元。”尚紅英介紹說。

除了綠化苗木,尚紅英還栽種了桃、蘋果、花生、大蒜等,果實成熟的時候還組織採摘活動。這個放心小菜園非常受歡迎,不少城裡人都在這裡開闢了自己的一塊土地。

說起以後的打算,尚紅英坦言,既然選擇了與土地打交道,就會一直走下去,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的現代農業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