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雖然騰訊今年的市值蒸發了近萬億,但也迎來了騰訊系公司扎堆 IPO,由騰訊持股的 14 家公司相繼上市,總市值超過萬億,今天騰訊旗下又多了一家上市公司。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12 月 12 日晚,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正式登陸紐約交易所,IPO 定價為每股 13 美元,市值達 213 億美元(約合 1465 億 RMB),與全球最大的音樂流媒體 Spotify 目前的市值相當。其上市首日收漲 7.69%,報 14 美元,市值已達到 228.94 億美元。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雖然不少外媒喜歡把騰訊音樂稱為「中國版 Spotify 」,但實際上兩者的差異不小, Spotify 的主營業務至今仍在虧損,而騰訊音樂在去年已經實現了規模性的盈利。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而在業務組成上,與 90% 收入依靠付費訂閱的 Spotify 相比,騰訊音樂的業務則更加多元,在線音樂對營收貢獻不到 3 成,社交娛樂服務才是騰訊音樂最大的增長引擎。

雖然 Spotify 還是全球最大音樂的流媒體平臺,但騰訊音樂卻更能代表流媒體音樂的未來。

騰訊音樂上市了,但付費音樂不賺錢

根據騰訊音樂上週更新的招股書,騰訊音樂 2018 年前三季度營收為 135.88 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為 27.07 億元人民幣。營收已經超過 2017 年全年,而淨利潤也翻了一番。

第三季度騰訊音樂營收同比增長為 71%,比起前兩個季度的 96% 和 89% 有所放緩,但仍保持了比較較為高速的增長。

騰訊音樂的主要由在線音樂業務和社交娛樂業務構成,這兩項業務也雙雙增長,但只要細看一下付費率和用戶平均消費的(ARPPU)這兩項關鍵指標,就能知道要靠付費音樂賺錢真的不容易。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雖然在用戶增長上騰訊音樂的數據已經很漂亮,騰訊音樂旗下的 QQ 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全民 K 歌四款應用月活超過了 8 億,其中在線音樂業務用戶月活佔了 6.6 億,但 3.8% 的付費率決定了付費音樂對收入的貢獻有限。

用戶的付費意願已經不高,騰訊音樂月單用戶平均消費額(Monthly ARPPU)也僅為 8 元,相比之下屬於社交娛樂業務的全民 K 歌這一數字達到了 108 元,這也是為什麼社交娛樂業務憑藉不到 1000 萬的用戶和 4.4% 的付費率卻能為騰訊音樂貢獻 7 成的收入。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 圖片來自:36 氪

除此之外,版權費依舊是騰訊音樂主要的成本之一。在一系列投資併購之後,騰訊音樂已經擁有包括索尼、環球、華納音樂等超過 200 個國內和國際音樂廠牌的超過 2000 萬首歌曲版權。

雖然今年 2 月在國家版權局推動下,各家平臺達成了 99 % 獨家音樂作品相互授權的協議,但實際上能帶來龐大流量的是剩下的 1% ,這也是各家平臺差異化的關鍵,因此騰訊音樂在版權上的支出還在繼續上漲。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目前騰訊音樂的在線音樂的月活已經達到了 6.6 億,而中國網民數量也才 8 億,難以再迎來用戶大規模增長。而用戶對音樂的付費意願是需要長期培養的,同時在還沒完全一家獨大的在線音樂市場,大幅提高訂閱費用也不現實,因此在線音樂短時間內也難以成為騰訊營收的主引擎。

依靠付費訂閱盈利難,這不僅是騰訊音樂一家的困境,也是整個在線音樂市場的普遍現象。

以全球最大的流媒體音樂平臺 Spotify 為例,2 億用戶付費率達到了 45.5%,上季度訂閱收入達到 13.71 億美元,無論是付費率和營收都將騰訊的在線音樂業務遠遠甩在身後。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同等規模的全球同類音樂平臺中,沒有誰取得這樣的付費率,但即便如此 Spotify 也難以真正擺脫虧損。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累計虧損超過 20 億美元,第三季度扭虧為盈也是因為持有了騰訊音樂的股份,與主營業務基本沒有關係。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 全球主流音樂平臺付費率概況. 圖片來自:36 氪

高額的版權成本嚴重拖累了 Spotify 盈利能力,2008 年至今 Spotify 在版權的花費超過 100 億美元,目前版權支出每個月仍達到 2.88 億美元,佔營收超過 8 成,再高的付費率也難以抵消這些成本。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 Spotify 這幾年的虧損不斷虧大. 圖片來自:Atlas

而且四大唱片公司掌握著歐美市場 90 % 的歌曲版權,對於 9 成收入靠付費訂閱的 Spotify 而言 ,這樣單一的業務構成也讓其在面對這些唱片巨頭時失去議價能力。

如果縱向和視頻網站對比,在線音樂平臺無論在付費率和用戶平均消費上普遍都不如視頻網站,但如今國內的主流視頻網站也還處於燒錢爭奪版權、持續虧損的階段。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由此可見,如果不擺脫高額的版權成本的負擔,流媒體音樂的付費訂閱還很難以成為一門賺錢的好生意。

音樂裡的社交娛樂怎麼悶聲發大財

騰訊音樂能在付費訂閱市場表現一般的情況下依然保持高速的增長,社交娛樂無疑是最大的推動力,貢獻了 7 成的收入,毛利率超過 50%,社交娛樂果然還是騰訊的強項。

社交娛樂業務主要由在線卡拉 OK(全民 K 歌)和音樂直播(酷狗直播和酷我聚星)構成,而收入主要來自於平臺上的虛擬禮物打賞。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儘管相比於 QQ 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全民 K 歌這些音樂產品的曝光要少得多,而且看起來聽歌比起 K 歌是更高頻的需求,但實際上 K 歌市場的規模已經達到 995 億元,佔到音樂市場總規模的 52%,全民 K 歌也實現了「悶聲發大財」。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圖片來自:吳曉波頻道

根據 Questmobile 的數據,全民 K 歌在網絡 K 歌行業的用戶份額達到近 90 %,去年用戶數量就達到 4.6 億,超過了《王者榮耀》。

值得注意的是,這款產品老少通吃,全民 K 歌近 70% 的用戶集中在 13 歲至 22 歲之間,而貢獻黏性和在線時長的主要用戶則是 55 歲 至 60 歲之間的中老年。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在知乎「如何巧妙地讓媽媽戒掉全民 k 歌?」的問題下面,最高讚的回答裡這樣寫道:

萬萬年沒想到,這個軟件簡直有毒。本來以為是三分鐘熱度,沒想到小半年了只增不減,一首歌可以從下午錄到晚上……

當然全民 K 歌的崛起有賴於微信和 QQ 的導流和騰訊音樂海量的歌曲版權,但能在網絡 K 歌這個細分領域脫穎而出成為騰訊音樂的營收主動力已經很難得,畢竟享受了同等待遇的微視至今不是抖音的對手。

這些數據也表明,相比起付費聽歌,用戶更願意在直播和 K 歌刷幾支火箭,社交娛樂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承擔騰訊音樂主要的盈利任務。

流媒體音樂平臺都想做「Netflix」

高度依賴付費訂閱的 Spotify 和在泛娛樂領域多線作戰的騰訊音樂,基本代表了歐美和中國流媒體音樂平臺的兩大方向,如今看來,多元化的業務佈局才是流媒體音樂平臺更好的出路。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 圖片來自: Questmobile

前面提到,版權依舊是這些音樂平臺最核心的競爭力,但卻要受制於幾大唱片公司。要擺脫這個困境,要麼自己培育出更多獨家版權歌曲,打破上游的壟斷。要麼進入直播等新的領域增加收入來抵消這部分成本。

無論如何,安安靜靜做一個播放音樂的平臺很難長久活下去了。

這兩年國內幾家音樂平臺都加大了對原創音樂作品的扶持,騰訊音樂推出了「眾創+音樂」計劃和「新聲力量」計劃來扶持音樂人,網易雲音樂則成立了扶持獨立音樂人的「石頭計劃」和「雲梯計劃」,而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還相繼成立了自己的電音廠牌。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丁磊為新上線的「DI 電音」電臺打碟助威. 圖片來自:網易

不過無論是獨立音樂人還是電音廠牌,產出的大多是小眾歌曲,要成為人街知巷聞的流行歌曲還得依靠網絡綜藝節目和短視頻平臺的推廣,這也是音樂宣發渠道的一個變化。

用人盤點了 10 月 9 日 QQ 音樂巔峰榜流行指數 TOP50 的歌曲,其中有 22 首來自同時期播出的網絡 / 電視綜藝節目。而榜單第一名的歌曲《心安理得》恰好也是抖音熱歌榜第一位。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騰訊音樂也是《創造 101》的聯合出品方

而網易雲音樂去年也和愛奇藝達成合作,拿到了《偶像練習生》等綜藝的音樂版權。咪咕音樂內容中心總監梁思梁思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

現在影視原聲、音樂綜藝節目、網綜臺綜等大 IP 佔據了用戶大部分時間,這些 IP 正在取代大牌歌手決定用戶聽什麼。

像騰訊音樂在泛娛樂領域積極佈局的還有網易雲音樂,網易雲音樂在 10 月份上線音樂直播產品 LOOK 直播,在通過直播打賞增收的同時,也為培養素人成為音樂人提供了新的平臺。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繞開唱片公司自己孵化原創音樂,顛覆傳統音樂的製作、發行和消費方式,再通過在泛娛樂領域的佈局打造新的音樂生態,不禁讓人聯想到投入重金拍攝原創影視作品的流媒體平臺 Netflix。

剛上市就值 1500 多億,騰訊音樂憑什麼這麼值錢?


這條路現在已經被騰訊音樂證明可以走通,更多音樂平臺也前赴後繼。目前騰訊音樂旗下三款 app(QQ 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佔據了 76.1% 的市場份額,不過也有數據表明不同音樂平臺的用戶重合度越來越高,而用戶粘性最高的卻是市佔率不高的蝦米音樂,音樂平臺的戰爭顯然還沒到終局。

騰訊音樂之後,下一個能靠主營業務盈利的音樂平臺會是哪一家呢?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