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訓機構整治之後呢?

在城市,各種校外培訓學校的招牌和廣告,如同牛皮癬一樣,生長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校外培訓學校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在整個經濟形式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校外培訓熱火朝天,家庭裡主要收入投在子女教育上;當經濟形式一片倒滑狀態,校外培訓同樣熱火朝天,甚至超過以往,因為人們對經濟缺乏信任,把錢投在孩子身上,永遠不會吃虧的,否則就不會出現“花費3600萬想培養孩子統一世界”這樣的世界級教育笑話。

校外培訓機構整治之後呢?

校外培訓機構整治之後呢?

校外培訓機構整治之後呢?

人們對教育狂熱的投資,養肥了一個又一個龐大的校外培訓機構。教育問題在資本家那裡,是資本的遊戲。人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校門之外的教育消費。全國到底有多少人把巨資投入到校外培訓,是無法統計的,在大城市,一年花費十萬八萬已經是“家常菜”了,總計起來,將是一個天文數字。我想,這已經影響到整個經濟形勢了。最少,這也是這次全面整治校外培訓學校的一個原因。

這次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力度20年前所未有,一大批在校外培訓機構在在這次整治中紛紛關閉培訓點。這次整治校外培訓學校和1998年北京要求關停所有校外培訓學校有類似之處,不僅僅是某個部門在力主整治校外培訓學校,而是上面有明確要求。

所以,這次整治校外培訓機構帶有明顯的政治任務傾向,不是以規範為目的,而是以關停培訓點為目的。這次的門檻很高,主要是要求所有培訓點註冊辦學場地不少於300平米,會把一大批培訓點幹掉。要知道,在學校周邊要找到這樣的辦學點太難了。

校外培訓學校的生存史,是由於大量灰色地帶組合而成的。遍及北京城的培訓學校的培訓點,只要查處工商的照和辦學許可證,大量的都是違規的。因為跨區辦校的培訓學校或者沒有跨區只在本區內開設多個培訓點的學校,同樣存在證、照不全的現象,這一塊,長期以往,是灰色地帶,管理者和辦學者心知肚明。這次整治,所謂檢查授課內容是否超綱、教師是否有教師資格證、不允許舉辦學前班等都不是致命的,而是證照的問題。我敢拍著胸脯說,北京所有培訓學校各地的培訓點都存在證照不全的問題,所有學校都有關閉培訓點的。不僅一些小的校外培訓學校,一些大牌的培訓學校在這次整治中同樣遭受在關閉各個校區的培訓點。

校外培訓學校具有強大的依附性,即依附於基礎教育的缺陷,現有教育政策滿足不了人們的教育需求,校外培訓機構就會越發達。如果優質教育資源沒有均衡化,這些在缺陷中肥碩的校外培訓機構不可能自生自滅,因為有巨大的剛需調節。所以,校外培訓學校不是教育的原罪。

校外培訓學校遭受一場大清洗之後呢?是否能滿足人們子女接受優質教育的需求,這是必須要嚴肅考慮的問題。客觀而言,校外培訓機構黑白名單公佈之後,會整體提升區域內校外培訓學校的辦學檔次,校外培訓學校趨於規範化。

整治之後,倡導把學生放學後留在校內,就能消除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