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技工學校的學生相當於現代什麼學歷水平?

高山流水crcc


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之下,討論不同等次的學歷相關性,顯然要受到社會背景的限制。如果真的要把八九十年代的技工學校學生與現在的學歷相比的話,單純比較知識水平的話,可能現如今初中畢業生的知識水平就可以完勝八九十年代技工學校的學生。因為當今學生的知識水平已然提高了很多,在八九十年代,高考中的數學成績不及格的人大有人在,但與現在高考相比,明顯高考成績的水平要差很多。

雖然在知識的寬度與深度上,八九十年代的技工學校學生無法與現代的學生相比,但是他們畢業之後的待遇可並不低。雖然他們屬於技工學校,但是畢業之後包分配,可以到國有企業、國家機構等成為正式工人或者事業編制人員,也就是說可以直接端公家的飯碗。曾經一度,技工學校非常搶手,很多學生為了儘快工作拿工資,即使學習成績很好,也不願意去上大學,而是去上技工學校。他的熱門程度可一點不比現在的重點院校的競爭激烈程度低。

如今的學生知識水平比較高,無論是知識的寬度還是深度,都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但我們現在的學生即使到了本科、研究生學歷,也必須自己找工作,自己的未來並沒有得到國家的安排,而是由自己去決定與奮鬥,如今的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與工作壓力也要比八九十年代技工學校的學生要大的多。

綜合來講,無論出於什麼角度對比不同年代的學歷水平顯然無法說明什麼大問題,只能說時代不同,學歷的重要程度或者受重視程度發生了改變,無法做到同日而語。因此,我們無論出於什麼時代,具有什麼學歷,都必須立足當下,認真工作,積極努力的為自己的未來奮鬥。


東愛雨小公


本人94年大學畢業開始在技工學校任教,對那時期的學生還是比較瞭解的。當年的技工學校數量真不多,一個地區(相當於現在的地級市)差不多有一兩所政府主辦的技工學校,更多的是廠礦企業辦的技工學校。



對於此前的技工學校招生不是很清楚,但對94年及以後的情況是親身經歷,所以比較瞭解。聽說此前的技工學校招收的高中畢業生水平還是很不錯的,大家也知道,因為當年上個高中都是成績非常不錯的學生了,而大學錄取率更是太低了。對於城鎮戶口的高中畢業生來說,考不上大學可以報考技工學校,可以分配工作,而農村戶口的高中畢業生,如果考不上大學,只有務農了。說句實話,那時即使落榜的高中畢業生,那智力真不不比現在二本學生差。看我們學校不少留校的當年的技校生,大都成為技師、技術能手,也有些繼續提升學歷後,走上了領導和管理崗位,那素質還是很高的。



我94開始帶的學生就是從全國各地企業來的初中畢業生以及城鎮來的初中畢業學生,企業來的學生成績都不太好,學習也不是很努力,也不太遵守紀律,大都比較活躍。他們都是各單位的子弟,畢業就可以回原單位就業,不擔心就業問題。而非企業子弟來源的學生大都成績比較好,人也很踏實,技術水平較高,也是有單位分配的。



96年開始,我們學校開始招收中專生,那時的中專雖說不再包分配工作,但學生都還是需要考進來的,成績都非常好。這些學生畢業後大都發展得很好,有繼續深造上大學的,有出去工作在單位混得風生水起的,也有創業成功的。直到2000年以後,招收的學生素質越來越差。


結論:八九十年代高中畢業上技工學校的學生的智力水平不低於現在的二本學生。當年初中畢業上技工學校的學生,水平一般,估計放在現在也只能上個高職專科。而九十年代的中專生,我感覺放在現在應該可以考個二本以上大學。

這只是我個人的感覺,你們怎麼看呢?歡迎大學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我是1979年參加中專,中技考試被錄取到大型軍工單位技校的,那個時候高考錄取率太低啦,用現在的語言來描述就是學霸才能上大學,所以高中處於中上水平的學生都去報考中專,中技。我們那批中技學生在當時是屬於優秀的,雖然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不如現在,但是所學到的知識是非常紮實的,並且具備再學習能力,為後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一個班50人,畢業參加工作後,近一半都參加成人高考,經過多年的鍛鍊,都成為技術業務骨幹,我大致統計了一下,我們49人(1人因三門功課不及格被退學)中16人成為技師,13人轉入管理或技術崗位工作,6人進入工廠中層以上領導崗位,其餘因調出或離職情況不詳。我在中層領導崗位幹了近20年,去年從質量部部長崗位退居二線。所以我認為那個年代的技校生綜合能力比現在的二本生不差。


lfllx


以前的技校也是挺水的,就相當現在高職吧,不過大多改成了職業學院。現在職業學院也很水,基本是免試入學。

以前的技校為什麼說水平很一般,那是因為,技校主要解決工作問題,所以會限制特定的人群,比如很多技校是行業內的技校,那麼這個技校招生也針對行業內的職工子弟,別的行業的職工子弟是不可以考的,而農業戶口就更別談了。所以技校的錄取分數都比較低。所以說,技校屬於照顧性質的學校,主要解決就業問題。

那時,普通大中專和技校畢業都包分配,但大中專是全國統招,屬於學歷教育,分配的身份是幹部,而技校是定向招生,相當於崗前培訓,分配時身份是工人。

總之,那時技校水平也就那樣,水平不高。😬😬😬


用戶851106204679


八九十年代的技工學校相當現在什麼學歷水平?

那時的技工學校都是各系統為培養對應的技術人才而設立的,與中專招生一樣面對初中畢業學生為主,但技工學校初始都是為本系統工礦企業培養技術人才,畢業後基本回本系統廠礦擔當技術工人,對口性比較強,原則上都是哪裡來的畢業後回哪裡去,學校設置的專業都是廠礦的主要技術工種,技工學校與中專的區別就再於,技校畢業出來是回所在系統當技工,中專畢業出來是面向社會,屬幹部性質,在工廠是當技術員。

技校最初幾年都是招本系統人員,畢業後鐵定回本系統工作,如電力技校面對電力系統,鐵路技校面對鐵路系統,水力技校面對水力系統,軍工系統也有自己的技校叫兵器工業學校或國防工業學校。後來各技校招生也開始面向社會,各縣市學生也可以報考位於本縣市的技工學校,考上經過兩年的學習,其中有3個月是到相對應的廠礦實習,畢業後分配進廠礦工作。

這個情況到了九十年代中後期就逐漸的不再包分配工作了。當年的技工學校的學歷也差不多相當於中專學歷,但有本質區別,技工學校培養的是技工,那麼相當於現再的什麼學歷呢?應該屬現再的大專性質,當年的技工學校也就是如今的職業技術學院,性質差不多,只不過現再的職業技術學院綜合性要更強些,專業更全面,更系統化。


wang_H


時代不同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高校沒有擴招,能夠考上大學本科、專科寥寥無幾,考上中專的也是屈指可數。當時選拔十分嚴格,生源用百裡挑一一點也不過分,不僅嚴進而且嚴出,不象現在上了大學就成了自由兵,混上幾年,拿到招牌就算有成就了。當時中專生為什麼優秀?可以用三點來概括:一是生源質量高,百裡挑一;二是學生的刻苦學習,學校的嚴抓重管,同時學生十分珍惜學習的機會,進了中專校就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三是社會大環境,好的社會風氣,知識改變一切的氛圍,中專生成了用人單位的香悖悖。真才實學不比現在的二本院校差。僅為本人見地,不代表他人觀點。





飛天524


我認為,這個沒有可以跟現在什麼學歷可比的,畢業就是技校水平,為什麼呢?

我參加過95年的技校考試,好廠子的技校不是本廠之弟確實很難考,很多考上了重點高中的學生都考不上,我印象裡當年只非子弟只招了6個,但如果是子弟,那就很容易了,很多現在所謂的“學渣”都能考上。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八九十年代的技校,入學考試內容跟中考就有差別,比如考試的時候要擰小螺絲,還有邏輯題考試,跟中考差別很大,還是很有意思的。

但從他考試內容來看,其實也能看出去別來,技校本身相當於高中水平的教育,他確實學一些專業知識,但主要是在初中的基礎上,所以本質上,技校培養的是技術工人,就是說,一個合格的技校畢業生,是一個很好的技術工人。

如果非要跟現在的教育找一個對比的話,可能就是“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但這種學校也是在高中教育的基礎上進行的教育,但從目前高考錄取成績和這些學生的學習狀態來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未必能學到什麼基礎知識,技術方面的培訓也未必多好,所以,基本可以認為,八九十年代技工學校的畢業生,可以類比現在的“高職”畢業生,現在高職畢業生未必趕上當年的技工學校畢業生,畢竟那時候能上技工學校的初中生一般成績也不能太差,如果上了高中,按現在的情況看,應該大多數都能考個二本高校。

目前的本科教育,其實大多數還是以培養“科研”人員的方式進行培養,而且是在高中教育的基礎上進行,所以跟當年的技工學校還是有很大差別,幾乎沒有什麼可比性。

所以,我認為,當年的技工學校的學生,應該相當於現在的高職,但理論知識可能沒有現在高職學生學的多,但從目前高職學生的學習狀態看,估計也學不到多少理論知識,所以,八九十年代的技工學校學生應該強於現在的高職畢業生,但跟其他的本科教育就沒有什麼可比性了。


中考研究


技工學校是我們國家培養技術工人的主要基地,在97年之前,一個地區或者叫地級市,可能就一所到兩所這樣的公辦學校。我所在的那個城市。國家辦的學校好像有4所,國有大型企業辦的學校比市政府辦的多,福利待遇和教學水平高的多,有十來所。。我對技工學校的發展,應該是一目瞭然,可以從50年代初一直說到現在。

遠的不扯了,就說80年代以後,90年代之前。中專是隨著大學招生考試,在大專裡第一批錄取,屬於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那個是國家幹部,90年代後不想將來高考的同學在初中畢業後可以單獨考中專。當時國家對初中畢業後的去處,是三分制。三分之一上高中準備考大學。1/3上技校(後又有職業高中),也就是職業學校,三分之一直接進社會找工作。中專的學校基本上都升格為大專,招中專的問題就慢慢消失了。

80年代,90年代,包括2000另幾年前通過技工學校培養了大批的技術人才,以及實用型技工。隨著97年後高考的擴招技工學校招生越來越困難。隨著民營學校的迅速發展,技校學校基本走上了窮途末路。可以這樣說,招進來的學生素質參差不齊。所以說不好辦。將來國家的技術人才是一個硬傷。80年代,90年代代培養出來的技術工人在很多大型企業都是首席技工,而且有大量的畢業生,後來經過深造。都是本科甚至研究生畢業在單位裡都是設計實際雙豐收的人才,8、90年代畢業的技工學校畢業生大部分就相當於現在的二本程度。現在的沒法說。


jpchy6212


本人63年考入中專分析化學專業67年畢業。分配到化工廠後調入機械廠,10年的車間生產小組勞動,後調入車間技術組89年評為助理工程師,93年評委工程師車間技術主任,肩任壓力容器處付處長。2000年後開始講學歷則評高級工程師被排除在外。這就是一個60年代中專生的經歷。現在的中專生……。


品味人生49091382


83年的技校,經過幾年的實踐,再次到企業大專院校進修,畢業後分別幹過操作工、班組長、工段長、協理工程師、責任工程師、副廠長,這樣的經歷,感覺比較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