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老了,是和兒媳一起住好還是分開住好?

溫馨4285


當父母老了,是和兒媳一起住好還是分開住,這要看老到什麼程度了。如果能夠自理,真心建議,還是分開住。

兩代人,生活習慣,生活方式和對人、對事的看法,完全不同,只有真正住在一起,才知道,根本沒有根本性的問題,都是雞毛蒜皮,但雞毛蒜皮很折磨。

如果是老到了半自理,甚至不能處理的程度,那就必須住一起了,老人,需要兒子兒媳的照顧,這時,雙方就要各退一步,或更改或容忍對方的習慣,這也是人生的必修課。

從問主的題目來講,應該是屬於還能處理的一類。建議還是暫時分開住,這樣雙方都自由。


董江波


當父母老了,是自己住好還是和兒媳婦住好,我來做一個回答。

父母老了,在他們還能自由活動的時候,還是單獨住好。這樣他們能拋開家庭瑣事,在自己自由的空間內,輕鬆愉快、自由自在的生活。

如果有一天,其中一個躺倒了,其實也別去和兒媳住在一起。因為他們太忙了,又要上班,又要洗衣做飯帶孩子,還要做家務,那還有時間來伺候老人。如果回去跟孩子們住,非把他們累趴下不可。但是老伴又老了,如果自己住,讓老伴照顧自己,折騰的時間長了,恐怕也會把對方累個半死不活的,到時候兩個人都癱瘓在床,那可如何是好呢!

唯一的辦法就是去住養老院。兩個人同住一室,可以不讓老伴照顧,但只要有什麼可以乾的事,就讓服務員來做。反正就當自己照顧了一樣。

這樣,有一個雖然躺下了,也不給孩子,也不給老伴增加負擔,都彼此能活的輕鬆,活的愉快。

如果一個人走了,剩下一個人,如果身體硬朗,可以找一個保姆或老伴,回家去單獨另住,互相照顧,互相幫忙,再次過上兩個人的互為伴侶的生活,至到自己嚥氣。

這樣的養老生活是比較完美的,如果回兒媳婦處住,兒子、兒媳婦的負擔增加了,老伴的負擔並沒有減少多少,折騰幾年,不定會把誰累倒呢。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我是一位已退休人員,當年在“只生一個好,國家來養老。”獨生子女政策下,只有一獨子。

我們這一輩人,能靠得上“獨子”們嗎?

我六十有餘,兒子三十多,他還要工作三十年才能退休,我還能活三十年嗎?

現實生活中,與兒媳生活在一起,在我們有能力時,他們肯定需要你,可一旦有事牽涉到兩邊家庭時,她就可一腳把你踢開。

真正到了我們老了,不能自理了,兒媳肯定靠不了,兒子能不工作來照顧我倆老嗎?

所以,我真心呼籲,“政府來養老”。當夫妻倆均在時,兩人相依相伴,只剩下一人時,有一個用我們的退休金就能入住的養老場所,希望能略有點剩餘的零花錢就行。至於死後就隨便了。

政府來養老吧!


犀城鶴


我家居住環境是屬於特別讓人羨慕的,既在一起又算分開。

幾年前,對門鄰居因工作調動搬離,我毫不猶豫地讓父母賣了自己的房子,加了一些錢買下對門的房子。裝修好後,父母就搬到了我的對門。

家裡請了一個家政,每天給父母打掃衛生,做做飯。每天我們下班回來,就在父母家吃飯,吃完飯聊聊天,然後回到自己家。平時有個快遞什麼的,我們上班,父母也可以幫忙代收。總之,相互間特別方便。

父母也很開心,生病也不擔心,我們可以立即過來照顧。而且他們也不感到寂寞。住對門最大的好處,是既可以互相照顧到,又互相不打擾,沒有矛盾的產生。如果有條件,最好像我這樣,能和父母住對門。


金石墨韻


我們是住在一起的,本來結婚前考慮分開住,後來想想能相互照應就住在一起了。白天我們和公婆四人都上班,下班回家一起做飯聊一聊時間也過的快點,有了孩子後,一個孩子忙一家人,人多能幫上忙,一個做飯一個陪孩子,也算挺和睦的,我覺得住不住一起都是看個人意願和性格來決定的,自認為處理的還不錯,以後也考慮換個大房子住在一起,至於孩子教育上的分歧,已經和公婆講好了,也主要以我們為主,人和人的相處,主要就是以心換心,相互的,看分開住的同學他們,雖然自己的空間多了,和父母說話的時間也少了,總覺得沒有住在一起親吧!交集只是接送孫子。看個人選擇了。


嘴角上揚樂分享


當父母老了,能自理,那就跟兒媳分開住。

父母辛苦一輩子,到退休時,幾乎是耗盡畢生心血和積蓄,送走爺爺奶奶,養大兒女,買房安家……箇中甘苦,唯有相依相扶的二老體會到。

所以,剛退休時,他們尚有未完成旅遊學習交友健身等計劃,分開住,請讓他們逐步實現,煥發出年青時精氣神。不要讓第三代牽絆。

第二階段,父母身體各種毛病堆集,開始走下坡路,不到臥床不起或大型手術,只要能衣食日常自理,常帶孫輩來看望多照顧,還是分開住。

第三階段,必須隨兒子兒媳同住,因為失智失能,重疾重患已逼近老人,怕孤獨怕被遺棄,怕倒下身邊無人能扶,無論精神上體力上,都需要依靠,想天天看見可愛的孫子,想兒子媳婦恩愛和諧,返老還童,想兒孫哄著自已,孝順自已,雖有重疾,心也安,天倫之樂是最好的良藥。


兒孫繞膝,即使捧著手機,老人也欣慰,因為真切切看到高矮胖瘦的血緣親人。

父母老了,作為兒子兒媳有義務做到孝為先,順為先,分階段跟老人居住照料,直至安然駕鶴而去。


姍姍來遲LHQ


父母老了,和不和兒媳一起住,原因取決於兒媳,要是攤上一個好兒媳,懂事孝順,體貼公婆,心疼老公,當然是在一起住。

父母和兒子媳婦一起住,方便與對父母的照顧,也省得老人孤單。哪一對父母老的時候,絕對都是願意和兒女住在一起的。父母老了,最大的願望就是享受天倫之樂,和孩子們在一起,其樂融融。安度晚年!

但是,有的兒媳婦,真有這樣的兒媳婦。別說跟她們住在一起,看見公婆都會煩。做的不孝之事都會令人乍舌。

路上看見,公婆,都像躲瘟疫似的躲著走,那你還想和他們住在一起?u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分開住,偶然能去看看父母,就做得不錯了,對於她們來說就是最大的仁慈了!


j冬日暖陽


強扭在一起不一定就是孝,若父母能生活自理,尊重老人的意願吧!

作為二胎兒媳,我和婆婆一起住,有矛盾,但雙方還是傾向願意!

之前我是一直和公婆分開住的,去年生了小崽子,婆婆來了,外人羨慕我有個好婆婆,幫帶小孩幫做家務,我安心上班,但是婆婆是一個生活很精細到有強迫症的人,而且是一個爽快的直性子,所以兩輩人的生活方式真的是處處有衝突。

但是想想我這又懷這二胎,大寶也習慣了奶奶帶,婆婆和我們分開住,我一個人搞不定二娃。而且我覺得婆婆和別的農村老太太不一樣,她這一輩子都輾轉各地給自己,給女兒帶小孩,在鄉下老家也沒什麼朋友,並且她非常習慣城市的基礎設施和人際關係。

所以,儘管和婆婆一起住的日子有些壓抑,諸多衝突,我們很清楚,分開住,對大家更不好,也就相互遷就著往好裡過了!

有些老人真心不願意,強扭在一起並不是孝順

我能明白兒女孝順父母的心情,畢竟,我也想著,若我弟弟弟媳將來不孝順,或是我們日子過好了,也把我爸媽接過來一起住,讓辛苦一輩子的他們也好好享受晚年。

可是,我們真的明白父母想要什麼嗎?

你的父母接受得了婆媳矛盾?

我家的情況就是,其實我和我婆婆都有各自的不滿,但是為了孩子,我們都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接受婆媳矛盾,但我知道,等我兩個孩子上學了,公婆與我們還住不住一起,那就難說了。

畢竟,做兒媳的我需要在家的女主人地位,婆婆還是喜歡在自己家“隻手遮天,說一不二”!

你的父母能適應城市的生活模式嗎?

原本你是想把父母接過來享享清福,可當父母每天面對這空蕩蕩的房子,一天所有的操持就是百來平房子的衛生,小輩一日三餐,自己出個門不認識路,小區散個步誰也不認識,對著個電視機也寡淡無味,沒事都能憋出病。

真不如讓他們回到原來的地方,不管是從前的生活是鄉下種菜養雞,還是小縣城廣場舞打太極,至少他們一切都已習慣,心情舒暢,身體更加硬朗!

其實,在生活能自理的情況下,幾乎很少有老人願意和兒媳住一起,只是老人們會權衡生活,做出合適的決定,所以,當面臨要不要一起住的問題,我只會讓老人自己選擇,我尊重老人意願,去調整自己的狀態!


鄔家二小


無邀,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當父母老了,是和兒媳一起住好還是分開住好?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你提的問題已經很明顯了。當父母老了,父母老了,老了,最後只剩下“了”。都說養兒防老。養孩子就是為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人髒點很正常,我們小的時候不也髒嗎?父母怎麼沒有嫌棄過我們?


父母把我們養大不容易,父母送走爺爺奶奶,購置房子,給我們彩禮娶媳婦,購置家當,實屬不易,到老了身體不好,且被丟棄獨處生活?父母只是為了孩子過得更好,其實他們也只是希望我們過得好,也希望我們能夠常常賠他們聊聊天說說話而已。


家產拿完了就不用養父母了嗎?讓他們像上圖一樣,你們忍心嗎?其實父母老了,身體多有不便,如果沒有住一起,我們平時工作又忙,肯定沒空去看,那也只能過年過節才行,等到那時候真有什麼的話都成了白骨了。所以,留在我們身邊多少能照顧一點。所以我建議還是一起住的好,有些說婆媳不合?為什麼不合?你把我媽當成你媽沒有?誰媽不是媽?你作為兒媳是不是應該尊重一下老人?難道你和你媽也是這麼說話的?那證明你不是個好女兒。也不可能是個好兒媳,好老婆,好媽媽。所以老婆可以換。老媽是沒辦法更換的。


民生雜壇


只要父母生活能自理,還是和兒媳婦分開住好。


分析一下不能在一起住的簡單原因。首先,有的公婆把兒媳婦當作外人,愛多管閒事,挑撥離間,導致夫妻不和。其次,有的兒媳婦不孝敬公婆,啃老,打罵老人,致使家無寧日。最後。有的男人不會做兒子和丈夫。要麼偏信父母,要麼偏聽老婆,不會協調兩方親人的關係。會做男人兩頭瞞,不會做男人兩頭傳。


其實父母到了老年十分害怕孤獨,喜歡熱鬧,喜歡兒孫滿堂,希望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和和美美的度過晚年。能不能在一起住因人而異,不必勉強,家和萬事興!願全天下的家庭幸福美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