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用戶遠超支付寶達9億人次,為何微粒貸無人問津?

星期日的金魚天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釋:術業有專攻。

支付寶給用戶的印象就是消費和支付,而微信的主要作用就是聊天,雖然微信支付和微信紅包也普遍存在,但對於大額消費,相信大多數人會選擇相信支付寶。

再就說到微粒貸,其實用途和支付寶的螞蟻借唄差不多,但區別在於平臺不同,雖然用戶超過支付寶達9億人次,但大多數是用來聊天的。畢竟在一個聊天軟件上借貸總讓人感覺不放心,用起來也比較彆扭,就像你一般不會在支付寶裡和朋友聊家常吧(⊙o⊙)…。

二者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區別在於支付寶有“餘額寶”功能,把錢放到裡面不僅有比銀行高的利息,還可以設置自動還款,不會有逾期的風險。

而微粒貸消費之後,你要先綁定銀行卡,然後到期手動還款,操作便利性遠不如支付寶。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微信號被盜的風險比支付寶高。

一旦手機被盜或者丟失,又或是被黑客侵入,通過微信竊取你的錢財更為便利,畢支付寶有多層密碼,還可以電話即時掛失,保險係數更高。所以很多人不會選擇微信綁定銀行卡。

對比之下就可以看出,微信的聊天功能註定了它龐大的客戶群體和數據資源,但微粒貸給消費者的感覺就是風險較高,操作不便利。
再加上支付寶經常推出的各種紅包活動,最近的就是全民火爆的“花唄月”,讓全民使用花唄掃紅包,也讓更多的人選支付寶,而不是微粒貸。


鎂客網


這都啥說法,太扯了。微粒貸我上次聽說的用戶也有九千萬了,屬於民營銀行裡做得最扎眼的明星業務。

邏輯上大概就是優選了十分之一用戶,提供給對方貸款額,根據個人的各種信用值、使用記錄頻次等,提供不同的貸款利率。這擱哪個銀行的信用卡中心不得眼氣到哭啊。

資金來源怎麼辦?自籌的少,否則自有資本金根本扛不住飛速增加的業務。一般是走聯合貸款模式。早期好像只選了一家城商行。雖然大家所知的聯合貸款普遍都是針對某家大公司,大家為了集體抵禦風險才採取了聯合貸款。但從聯合貸款的條款中摳,即使是小額貸款,也不是不可以聯合。

現在就更容易拓展了,合作伙伴遍及全國城商行,對於城商行來說微粒貸用戶是極其優質的貸款資源。只需要提供資金,剩下的解決方案微粒貸自己就可以搞定。


程蟬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王天天:

微信確實有著極多的用戶,據最新統計微信用戶已經達到了9億,但為什麼微粒貸競爭不多螞蟻花唄/借唄,其實原因有下列幾條:


用戶習慣

大家已經習慣了微信的社交功能,支付功能,也習慣了支付寶的金融功能,因為兩者並沒有很大的差距,一般一個人習慣了用螞蟻花唄,螞蟻借唄,就代表著已經大部分的個人負債已經在裡面了,個人負債是一個循環,不是說想換一個借貸平臺就換的。

而且支付寶在人們心中金融,借貸,理財地位更加穩固,大家更加願意相信熟悉的支付寶,而不是不熟悉的微粒貸



微粒貸開放方式限制

微粒貸開放的方式限制太多,為邀請制,短期內根本無法普及,芝麻信用的評級標準並無法提供給微信來進行用戶評估,相比之下,支付寶有芝麻信用,只要是沒有不良記錄的人,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用上螞蟻花唄和螞蟻借唄,只是額度不同,這一種方式把大多數用戶拒之門外。



螞蟻金服的強大

阿里巴巴的金融服務已經遠遠領先於騰訊,螞蟻金服的強勢,已經讓馬雲和阿里的實力提升了一個大層次,所以無論是在金融圈,還是在普通民眾心裡,螞蟻金融服務的地位不可動搖,所以微信與螞蟻金服的競爭會在長期處於劣勢。




首席投資官


用戶習慣

很正常,支付寶是支付工具,微信是社交工具,從屬性上,用戶也更願意把錢放在支付寶裡。雖然微信支付也有支付場景,但用戶慣性還是喜歡把大多數錢放在支付寶裡。

所以支付寶的支付場景更豐富,理財渠道也多,用戶也願意去挖掘它的一些平臺新產品。餘額寶,餘利寶,包括支付寶上很多理財產品,保險產品,都是用戶自發安利的,口耳相傳,我媽就是被我姨安利的,此前無論我怎麼跟她說,支付寶很安全,讓她使用,她都不肯,但是我姨告訴她怎麼用,她立刻往裡面存了些錢,每天打開看收益。

而微信,則更多是承載了社交和娛樂場景。最多在裡面放個幾百塊,發發紅包。至於微信裡的理財產品,入口隱藏太深,普通用戶根本難以發現。微粒貸我還是偶爾聽朋友說起才知道的,也沒有看見它的推廣,身邊也沒有像餘額寶一樣有大量用戶使用。


微粒貸使用門檻高

微粒貸使用是有一定門檻的,不像花唄、借唄,保持一定的螞蟻信用積分就能開通,微粒貸需要有白名單用戶邀請,也就是平臺認可的優質用戶邀請你,你才能開通。

而要獲得這個白名單,不那麼容易,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信用良好

就是微信、QQ用戶貸款、信用卡等正常還款,沒有不良記錄。

2、實名認證

財付通、微信、QQ已經通過實名認證。

3、購買騰訊理財產品

就是通過財付通、微信支付,購買過騰訊系的理財產品。

4、在騰訊旗下軟件消費

微信紅包、微信支付、QQ紅包、QQ轉賬、QQ會員購以及和騰訊系產品,比如京東的消費記錄。

別小看這些條件,能滿足的別說微粒貸了,放到銀行貸款領域,也算優質客戶了。所以說,微粒貸它是自身有意識地進行篩選,為平臺篩選優質客戶。畢竟騰訊不像阿里,要為電商業務服務,將平臺門檻放低。對騰訊來說,一個優質客戶產生的收益,抵得上十個普通客戶,畢竟壞賬風險也算成本損耗。


不過,金融這塊蛋糕,互聯網企業都不想放過,京東、蘇寧都在做自己的金融平臺和支付工具,銀行等傳統金融企業也不肯輕易將這塊市場拱手讓人。騰訊已經拿到了一張船票,憑藉騰訊系產品潛移默化中發展用戶,也不失為一種方式。

畢竟整體經濟不好,地主家也沒餘糧,良性發展才是王道。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吳懟懟


還用想嗎?微粒貸是窮人看不到影子的產品,有人問津才怪,說白了微粒貸並非無人問津,只是相比支付寶借唄用戶更少。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微粒貸的開通門檻高,開通條件模糊

微粒貸的開通是白名單邀請制。即騰訊方面對你經過全面的考核,認為你資質達到要求,就會主動為你開通,只有這一種開通方式。

但這個考核標準是什麼?不知道,很模糊,沒有量化的數據。2017年底騰訊嘗試上線“騰訊信用分”,但很快關閉了,應該是由於監管上的某些不可抗因素。

目前,微粒貸也只有少量的微信用戶有,相比它的總用戶量,實在是不成氣候。

與支付寶的芝麻信用分超過600分就可開通借唄、且芝麻分有很多明確的增加方式相比而言,微粒貸的開通條件實在過於模糊,讓人找不到規律,也就不知如何提升了。

眾所周知,微信是一款社交APP,主要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朋友之間發紅包、去便利店買瓶可樂掃碼支付一下,這些簡簡單單的消費行為和較小的額度符合人與人之間社交的心態。這也是微信在用戶心中最顯著的特徵。

所以這樣一款APP,卻要通過它進行貸款,少則數千元,多則上萬元,多少有點......感覺怪怪的。

3、微粒貸貸款條件太嚴格

這是微粒貸為人詬病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騰訊給你開通微粒貸入口之後,第一次進入微粒貸,需要查看額度,但僅僅是“查看額度”,它就已經悄悄地默認你同意了徵信查詢,同時強制性在你的央行徵信上留下“微眾銀行貸款查詢”的字樣——是的,你只是查看額度而已,實際上等同於貸款,且上了央行徵信記錄。

這是很多人所無法接受的,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比如我本人,在第一次查詢額度之後,至此再也不用微粒貸。

的確現在微信支付寶金融服務已經慢慢的融入到我們生活當中成為我們的一部分,而然支付寶的借唄雖好,但是要求卻也不低,只有芝麻分在650分以上才算達到了開通的基礎,比起借唄,微信的微粒貸更不堪,基本上不是幾張或者消費特別大的用戶根本看不到影子,反觀同在微信上網信金融的“網信免息”公眾號來說,不僅500芝麻分即可免費申請,還在原額度上增加了20萬,也就是可以申請1-50萬的額度,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大福利!

另外,微粒貸給的額度太低了。

我的初始額度是1000元,實在讓人大跌眼鏡——誰要為了1000元上徵信貸款記錄呢?

而兩年前我的借唄開通時,初始額度是15000元。

我自問使用微粒貸並不少,但為何額度如此低?這也涉及到本文的第一個問題:開通的標準是什麼?額度又是根據什麼來設定的?很遺憾,沒有具體的量化標準。


用戶101244988482


騰訊金服和螞蟻金服相比確實有一定的差距,畢竟騰訊不是專業搞金融的,而支付寶是專業搞的。

雖然騰訊現在的安全係數也是非常高的,但是人們的習慣還是“小錢用微信、大錢支付寶”,這點就算是我也是如此。

微粒貸無人問津其實並不是個例,微信的所有借貸產品和支付寶比起來基本上都是如此,我們來看看微信有什麼。

1、微粒貸

騰訊的主打產品,額度達到20萬,利息0.05%,單筆最高可借4萬,2小時內到賬。

2、備用週轉

如果是微信老用戶的話可以直接搜索關注此公眾號拿來應急,額度最高30萬,利息處於0.02-0.05%之間,秒到賬,通過率高,所以備受青睞。

3、週轉

騰訊理財通近期更新的新作,額度達到30萬之巨,利息處於0.02-0.05%,騰訊理財通最低鉑金級別可以使用,級別越高利息越低。

我們看看支付寶的經典之作——螞蟻借唄

借唄,額度30萬,利息0.02-0.05%,秒到賬,沒有最高限額,芝麻分越高利息越低,開通容易,芝麻分達到650的人基本上都會開通。

可以說支付寶的借唄就完勝所有微信產品,不得不說支付寶在借貸這方面確實霸主地位不可動搖。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牧馬使者


每次聽到“微粒貸”,很多人就會說這東西只聽說過沒見過。

確實,微信一直以來對“微粒貸”都是白名單制,是邀請了才能開通,是通過你使用微信/QQ的時間、頻率、日常支付流水、朋友層級等多維度評判的。

雖然微信有接近9億用戶,但真正獲得微粒貸額度的用戶不超過十分之一。所以,這也是為了很多人對微粒貸不感冒的原因。

當然,跟支付寶的螞蟻借唄相比,微粒貸除了在開通難度上更難之外,使用體驗上也比較麻煩。

螞蟻借唄的額度是循環使用的,就是說,給了你1萬額度,你分12期還款,每個月還888元,當你還一期,你的額度就會恢復888元,當出現資金困難的時候,你可以重複使用恢復的額度。

而微粒貸的額度不是循環使用,必須每一筆還清之後額度才能恢復。

這樣會大幅度減少用戶的使用率和體驗感受。


數據蛇


這兩者的用戶體系是完全不一樣的,支付寶的用戶全是消費型的精準用戶,螞蟻金服的旗下的借唄又是個人消費型小額貸款,而且借唄的使用門檻有比較低,只要你芝麻分在600分了就可以開通使用了,借款非常迅速,沒有審核電話,隨借隨還,再加上支付寶在移動支付行業以安全著稱的知名度,以及馬雲在任支付寶時,紅包行為,所以除了消費,人們借錢的時候更願意去選擇支付寶內的借唄。

騰訊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主營業務是社交倆天軟件,遊戲等,雖然說騰訊微眾銀行是國內第一家民營銀行,所推出的線上小額貸款微粒貸,比借唄的週期更長,但是他的開通是個問題,只有騰訊邀請了,你才能使用,不想急需週轉只要申請就能使用急需週轉,額度30萬,如果是微信老用戶的話可以直接搜索關注此公眾號拿來應急,利息處於0.02-0.05%之間,通過率高,所以備受青睞。

在者經常使用微信的用戶雖然在線下更容易接受用微信支付,是因為微信這款社交軟件的強大之處,如果說線上線下綜合消費的話,微信一定是比不過支付寶的。到借款這方面來講,除了微粒貸高逼格開通門檻,用戶更習慣了,從支付寶這個以安全著稱的支付軟件內借錢。

用戶基數的多少,並不能改變用戶的正確選擇方向,用戶真正願意使用的依就是方便安全,便捷的軟件,就拿借錢來說,想從微粒貸借,但是騰訊沒給開通啊。總的來說吧,要是微粒貸取消白名單邀請制,在強大的用戶基礎上,微粒貸也是可以和借唄一較高下的。


黑山老妖一號


微粒貸也不能說無人問津,只能說同時又借唄和微粒貸的時候必選借唄!


這是為什麼呢?微粒貸和借唄的差距在哪裡呢?
為什麼微信擁有10億用戶微粒貸卻完敗於僅擁有8億用戶的支付寶呢?

這要從幾個方面說起!

產品硬性屬性

支付寶的借唄額度達到30萬,日利息僅0.02-0.05%,獨立信用評判機制,芝麻分達到650分以上既有機會開通;微信的微粒貸額度達到20萬,日利息0.05%左右,介於騰信信用分的曇花一現,具體開通方式不詳。

知名度

提起微粒貸和借唄人們就會想到馬化騰和馬雲,馬雲是專業做互聯網金融服務的科技公司,手握借唄、花唄、網商貸三大產品,而馬化騰只有微粒貸,雖然現在又有了主動申請制的京東金條和百眾小匯額度均達到30萬之巨但是與老牌的支付寶相比差距不小。

徵信問題

這個問題一直是借款人最關注的的問題,由於微信沒有自己獨立的信用評判機制,所以點擊微粒貸查額度的時候都要上徵信,支付寶卻不一定上,這是人們選擇借唄的首要原因。

以上三個方面對比之後,你還會選擇微粒貸嗎?這些也是人們更願意使用借唄而不用微粒貸的主要原因。

歡迎在下方多多補充,留下你對微粒貸的看法!


萬里週轉君


首先更正一下:微粒貸不僅可以在微信找到,還可以在QQ找到。

“微粒貸”採用用戶邀請制,受邀用戶可在“微信-我-錢包”或“手機QQ-我-QQ錢包-資金理財”中找到“微粒貸”。

什麼是用戶邀請制?也就是說微粒貸對你的開通並不是我們常見的那樣,只要有需求就可以去申請!而是需要QQ或微信對你進行大數據分析,分析出你有還款能力,你的信用良好,受教育程度等等,微粒貸才對你開通。不然你就是想開通也沒地方開。

我看了下我的微粒貸,我只能在QQ上找到,微信上沒有。可能我的錢沒放在微信上,人家怕我沒還款能力沒對我開通。QQ開通,可能是和我受教育程度有關,因為我財付通也沒錢。

另外,微粒貸使用場景也是不一樣的。除非你確實沒錢了,你猜需要去借微粒貸,但是目前我們基本上都在用花唄,京東白條,銀行信用卡這些。需要借款的場景很少,如果你是需要生意週轉的話,那麼根本不是微粒貸能解決的!

所以微粒貸的“無人問津”是基於騰訊的風控體系,他們的壞賬率可能非常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