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和外國人進行日常生活對話需要多少詞彙量?

新美啟培訓


2000詞彙量。



基礎詞彙,也就是能夠滿足大多數情況的核心詞彙數量是2000。這就是多數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概詞彙量。 在語言學習者的詞典中定義用詞彙也是2000個詞左右。認識英語中這2000個最常用的詞彙後,閱讀大多數書面文章時就能夠認識其中大約80%的詞彙,應付日常交流更是不在話下。

一、深度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過度關注詞彙量會導致忽視詞彙深度的重要性。詞彙知識不是一個非是即否的問題。也就是說,不是或者掌握一個詞或者不知道這個詞的問題,而是分不同層次和程度的。比如可以從高到低分為:

1.能夠理解,可以毫不費力地(口頭和書面)運用。

2.能夠理解並運用,但是需要想想它的不規則形式。

3.能夠理解並運用,但僅限限於它的主要意思和非習語的形式) 。

4.只能在上下文中理解,如果有提示的話(比如給出首字母)可以運用,但是不太確定正確的單詞重音。

5.只能在上下文中理解,即便有提示也無法運用。

6.可能在有上下文的情況下也無法理解,當然也不能運用。

對這2000個詞的掌握應該達到第1條規定的標準。

估算詞彙量的時候至少要考慮輸出性知識和接受性知識。然後,還有拼寫和發音知識、它的派生形式和意思的細微差別。最後是駕馭這個詞彙的程度:這個詞彙是可以隨時運用的,還是需要提示才能使用的? ( 想想做縱橫拼詞時的提示:有些詞只有當幾個字母都填人後才能猜到,而有些詞完全不需要提示。)從這些“掌握”詞彙的不同方面可以看出,學會一個功能詞彙比僅僅是記住詞表中的這個詞要複雜得多

二、廣度問題。

2000詞彙聽來不多,但是義項之多十分驚人。《朗文當代》用2000詞彙作為釋義用詞,解釋詞典上所有詞彙。編輯的水平高超不可否認,但你知道這2000個詞有多少個義項嗎?


2000個詞有2.4萬個義項!

總結:日常生活對話,需要的基礎詞彙是2000左右,但是這2000個詞必須要掌握得好,無論在深度還是廣度方面。


樂在英語


這個問題我覺得很難給你一個數量的回答,因為也許你有8000詞彙量,考過了GRE,到了美國卻仍然跟“聾啞人”一樣。因為你會的8000英文詞彙,跟地道美國人使用的8000詞彙量完全不同。於是,你跟老外,還是在兩個軌道上運行的生物。

我第一次到紐約的飯店吃飯,很自信的坐下來拿著菜單準備點菜,然鵝…..我發現沒有一個詞是我認識的。從初中起我們學的單詞是什麼?beef、tomato……等等,然而真正看到菜單時候,你發現每一個詞你是認識的,甚至會覺得自己這麼多年來學到的都是假英文。

當然,除了詞彙量還有另外四個因素影響著日常溝通交流,那就是連讀、省略以及口音和俚語。中國南方人和北方人都很難溝通,國外也是一樣,不同的州,不同地區發音也有很大差異,要聽懂就更困難了。老外說話很多時候是不符合語法的,這對我們這些在嚴格應試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們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痛上加痛,因為你找不到主謂賓,都不知道對方在說啥,對方一旦省略或者連讀,更是百臉懵逼……再遇到俚語就更是苦不堪言,舉個例子,Bigcat可不是大肥貓的意思哦,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查查。對方跟你說誰誰誰是bigcat你要是認為那個人很肥,那你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跟老外進行日常對話,靠得可不單單是詞彙量,而是一顆勇敢的心,如果你的心是玻璃做的,那你可要帶好膠水。


不倒翁小姐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英文到現在,我都一直堅持一個理念,就是發音地道、說話流利、情緒表達到位,比語法和詞彙量都重要。

我的英語一直不錯,但如果非要分聽說讀寫這幾樣去分析,我的聽力和口語是最好的,而閱讀和寫作就差一點,這與詞彙量有關係。

來英國以後,在沒有刻意挑剔和選擇之下,我交的男朋友都是外國人(英國人/美國人)。我不太確定他們在跟我溝通的時候有沒有刻意放慢語速或者換成一些我比較容易懂的詞語,反正溝通起來沒有造成過太大的麻煩。

當然還是會因為詞彙量不足,很多時候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會很急,特別是吵架的時候 LOL。可是總體來說溝通交流甚至談戀愛都是沒有問題的,只要把對話放在具體的語境當中,再加上談話的上下文,對方當然是可以理解你的意思。

所以,我始終堅持詞彙量多少不是最重要,語法是否精準到寫論文的地步也不是最重要,關鍵還是你的發音是否地道,說話是否流利,還有情緒的表達是否到位。


Yuri在英國


雅思口語評分標準詞彙量

5分 使用小學或初一單詞過多,這是其中一種可能,另一種可能就是,字典英語痕跡明顯,使用大量在國外生活裡從來都用不到的大詞

6分 用詞比較準確,在適當時候可以用出來一些有難度的詞彙,但是遺憾的是,這些難詞大約有1/3是被錯誤使用的

7分 可以分辨在哪些地方用小詞,哪些地方用大一點的詞彙,偶爾有用詞不當,但是不影響整體意思的表達


1. 初中2000上下詞彙就可以滿足基本外語對話的輸出需要

2. 但是輸入需要--就是聽的能力--比說更重要, 想要聽無障礙,那就遠遠不止兩千詞彙,比如問路時,一些指路短語further up to (在...往上一點)、branch off to (分支到...), just over the ... (比...稍高),covered ... spot (有屋頂的...)等等,這些由小詞組成的短語,看似簡單,並不易懂

3. 好的木匠並不是看工具的多少,而是看使用工具的技術,好的口語對話不是看詞彙量的多少,而是看使用的是否準確:

中式英語:Play with sb.

地道英語:hang out (玩兒,~ with 和朋友一起逛街)

中式英語:use time, learn knowledge

地道英語:spend time, gain/acquire knowledge

中式英語:I like here.

地道英語:I like it here.

中式英語:Is Friday OK for you?

地道英語:Is Friday OK with you?

中式英語:You are impatient/unreasonable

地道英語:You are being impatient/unreasonable

中式英語:This is my picture.

地道英語:This is a picture of me.

中式英語:I only stay here for two days

地道英語:I stay here for only two days

4. 英語詞彙更具體,中式詞彙偏概括

舉個栗子,中國人口語中形容笑為大笑,苦笑,乾笑,英語中形容笑就很豐富了:有smile, laugh, giggle, grin, chuckle, snicker, roar, guffaw等等,而且不同詞有不同意思和使用情景,還是瞭解的更加精準使用越達意。


Nightsafaribu


首先我不是很清楚題主目前的英語水平哈,但是根據我的經驗來講,如果想要只是做到問候,自我介紹,問路等等這些簡單的交流,其實講道理,高中畢業的詞彙量甚至可能,如果,可以的話,初中畢業的詞彙量基本足夠了(前提是好好學英語了哈)。一般在英語學習裡面,詞彙量是在聽說讀寫有排序的,即你的閱讀詞彙量>聽力詞彙量>寫作詞彙量>口語詞彙量。也就是說,你能看出來的你不一定能聽出來,也不一定能說出來。所以題主想要提高詞彙量的話,首先要把自己的閱讀詞彙量變為自己真正熟悉能用的詞彙。這樣做的有兩個好處,第一,轉化快,畢竟你熟悉。第二,有成就感,會形成一個積極的良性循環。

這裡我再補充一個很好玩的東西,那就是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確是有文化上的差別的。一方面是口音,這個我不多談了。其次對於一些單詞的用法也是比較有趣的。比如說,cheers這個詞。這個詞大家看到第一反應絕對是乾杯,cheers up之類的。但是在英聯邦裡面,cheers這個詞,可以用作感謝。驚喜不意外不?我一開始也是不知道的,是第一次在英國坐公交車的時候才知道,原來,cheers man/mate是表示對公交車司機一種禮貌的感謝,到站下車基本所有人都會說的(不管雙層還是單層,公交車都是一個門進出的)。後來我也學會了,下車自動說,cheers man(覺得瞬間有一種酷炫美國黑幫的感覺。。。)。結果就有一次碰到了女司機,然後cheers man。。。所以其實文化上的差異,可能也會導致一些交流上的誤解和不便吧。望周知,喜歡的點了個贊咯~


喵小鼠


最多需要多少?作為一名英專,答案肯定是越多越好,語言這種東西,見過就知道了,沒見過的詞第一次見還是不熟悉。詞彙都有自己常出現的領域,例如菜單上的詞彙我保證你認不全,哈密瓜說honeydew你可能會冷漠,但是說hamimelon 是不是認識了。所以一回生二回熟,多看多學,必要的時候找些特定領域的詞彙,不遠的將來你會用到!


Witherspoon


進行簡單日常對話,2000單詞就差不多了,生活中很多高頻詞彙或短語足以應付簡單交流。就算你單詞量達到4-5000個,很多也用不上,除非是參加一些比較專業的話題。學英語如果只是為了普通交流,沒必要先死磕詞彙量,把會的那些am, is are, that, this那些簡單句或是常用短語熟練運用,你的口語就很不錯了,然後再慢慢拓展和精進。


Danica新美啟英語


考完GRE你也不一定能正常對話,因為首先你都先聽懂,外國人說話並不是像復讀機那樣一個詞一個詞的蹦出來,而是一串串的,各種連讀在裡面,所以要對話先學會聽力吧。

舉個很不恰當的例子,美國的五歲小孩可以和所有人對話了,可是他的詞彙量真不比一箇中國高中生詞彙量大,可是你讓一箇中國普通水平高中生去和外國人對話,絕對說不來那麼溜,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既然如此,肯定有更容的方法學會和外國人交流,先聽懂,然後學會組合已知的詞彙,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