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鄉村校長可不簡單:堅守山區校38年,把村小建成“黃埔軍校”

堅守山區學校38年,自力更生讓烏龍壩完小“鳥槍換炮”——

常德亮:把村小建成“黃埔軍校”

這名鄉村校長可不簡單:堅守山區校38年,把村小建成“黃埔軍校”

茶志慧到學校的第一天就哭了。

從縣城到山腳下需要一個小時,從山腳到山上,還要繞一個小時山路。當天下著大雨,茶志慧在車裡問了同行的老師多長時間能回一次家,被告知“一般半年下一次山吧”。進了學校,看見簡陋的校舍,茶志慧實在忍不住哭了起來。

那是2016年,茶志慧剛從雲南滇池學院畢業,成了雲南省大理州賓川縣賓居鎮烏龍壩完全小學的一名教師。當時賓川縣還是國家級貧困縣,烏龍壩海拔2000餘米。當地人這樣描述烏龍壩:“賓川有個烏龍壩,苦蕎粑粑羊皮褂,屋中烤火背脊冷,十人上山九人怕。”而這也是烏龍壩完小校長常德亮從教一生的地方。

關心教師,讓教師留下來

兩年過去,當年哭鼻子的茶志慧留了下來,已經成為學校骨幹。“是常校長給我們創造了留下來的環境和空間。”茶志慧說。

烏龍壩完小條件艱苦,155名學生,16名教師中有7名是30歲以下的年輕教師。茶志慧說,大部分年輕教師都是被校長常德亮的精神所感動,願意留在學校的。

烏龍壩完小是賓川縣高寒貧瘠山區民族小學。以前沒有汽車,從山下到山上,成人要步行四五個小時。

“三支一扶”教師張瑤第一次到烏龍壩完小時,印象最深的就是“山路十八彎”,從鎮上翻了三座山才到。她聽村裡老人說,以前出山全部靠走,走的還是土路,遇到下雨還有滑坡危險。

38年來,每個被分到烏龍壩完小的新教師或特崗教師,都是常德亮親自去接。自1980年到這所學校,他先後接來200多名教師。以前,常德亮需要找村民借馬去接老師,馬馱著老師的書和行李,從山下走5個小時才能到學校。當時學校的所有設備,包括圖書館的書,都是常德亮用馬一趟趟馱上來的。2013年,烏龍壩通了公路,常德亮買了一輛麵包車,老師有事或學校大小事情需要用車,都是他開著車跑來跑去。

前些年條件艱苦,留不住老師,常德亮就動員自己的兒媳婦停掉鎮上的生意到學校教書,後來兒媳婦沒能轉正,繼續回家務農。常德亮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有點對不住她。

2012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營養改善計劃全面實施,學校沒有廚師,住宿生和教師的吃飯問題如何解決?常德亮又動員妻子到學校做飯,早上四五點就要起床,一天三頓,忙得停不下來,收入又微薄。烏龍壩山多,家家戶戶承包的山頭,靠山貨收成,年收入也能有六七萬元。而在學校做飯,從早到晚,每月只有2000元工資,一年10個月,怎麼算都虧本。

38年來,常德亮像操持自己的家一樣守護著烏龍壩完小,學校從最初的32名學生髮展到現在的近200名師生。

培育教師,讓教師走出去

“我們已經累計培養了15位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輸送到其他學校。”迎著初冬的陽光,常德亮說。雖然烏龍壩完小是一所邊遠山區的小學,但在常德亮的帶領下,新教師成長很快。當地戲稱烏龍壩完小是縣裡鄉鎮學校校長的“黃埔軍校”。

一所村小,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從前的烏龍壩完小,好的公辦教師調不上來,招聘的教師多數只有初中學歷,教學水平不高。為了提高山區教育教學質量,常德亮總是吃不香睡不好,冥思苦想了無數個夜晚,終於想了一個“辦法”——拿出自己的工資作為生活費,帶著老師們走出大山,到大理市的滿江完小、雲浪完小和縣內先進的學校參觀學習。他還邀請了優秀教師來校上觀摩課,開展教研活動。同時,不斷研究教法、學法,制定了一套適應山區教育發展的管理制度。

“良將底下無弱兵。”張瑤說,“常校長非常有教育教學經驗。每年新老師過來,他都能準確判斷新老師適合做什麼,並按照特長給老師分配工作。”90後教師張瑤2016年9月入職,現在是六年級語文教師,同時負責學校黨建工作。在常德亮的指導下,兩年過去,張瑤負責的黨支部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學校16名教師中有7名正式黨員、2名預備黨員、2名積極分子。從全體教師進村入戶宣講扶貧政策,到教師對留守兒童“一對一”課外輔導、為殘疾學生送教上門、家訪,烏龍壩完小的黨建工作開展得紮紮實實。

為了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常德亮積極開展教學研討,每週進行一次教研活動。教師上公開課,大家一起聽課、研討、相互啟發。在教學工作中,常德亮秉持“愛生在先、因材施教”的理念,團結上進成了學校最好的校風。

在常德亮的帶領下,烏龍壩完小的教導主任魯翁圓成為一個“什麼難做什麼,什麼缺做什麼”的教師。魯翁圓2014年成為特崗教師,2016年來到烏龍壩完小,不久後,魯翁圓就要到鄉鎮學校當教導主任,“烏龍壩完小就像我的第二個家”。

現在,學校每年都會把成熟的教師輸送到鎮上的學校,也都有新教師入職,形成了良好的老中青教師隊伍梯隊。多年以來,烏龍壩完小的入學率100%,鞏固率100%。

38年堅守,村小迎來跨越發展

38年,對於一個人來說,幾乎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這38年,常德亮都獻給了鄉村教育。當地人都說,常德亮像一棵大樹,撐起了偏遠山區的小學教育,讓烏龍壩的教育邁入了一個新時代。

在常德亮心裡,這38年的風風雨雨,甘苦自知。

1980年,剛滿17歲的常德亮,從鄉中學初中畢業回到家鄉,是當時烏龍壩幾個自然村中學歷最高的青年。正當他憧憬繼續外出求學的生活時,卻迎來人生第一次艱難的抉擇。

一個初秋的夜晚,烏龍壩大隊隊長專程到他家,昏黃的煤油燈下,道出一番肺腑之言:“村小學有一名代課教師下學期辭職不幹了,要回家,這些讀書的娃可咋整,這裡的娃需要你啊!”那一夜,常德亮從未感覺到如此漫長。

就這樣,常德亮放棄繼續求學,迴歸大山,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教書育人的重擔,一晃就是38年。

回憶當時的情景,常德亮說,他接手時,5個年級只有32名學生。山區學校條件差,常德亮從來不抱怨。他知道,要讓一個地區真正脫貧致富,首先就要辦好教育。

1989年,常德亮被任命為烏龍壩完小校長,學校發展成下轄李子園、大箐、新村等5個校點的村級完小,有120多名學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教育投入有限,常德亮產生了靠山吃山的念頭。他向村委會申請到學校周邊的30多畝荒地作為勤工儉學基地,帶領教師利用勞動課和週末把荒地變成農田,種上反季蠶豆、玉米等作物,因地制宜開展勤工儉學。

2010年底,隨著國家校安工程項目的實施,一幢投資120萬元、800多平方米的三層教學綜合樓拔地而起,烏龍壩完小實現了新的跨越。現在,學校變美了、教學質量提高了,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了大山。

由於工作表現突出,常德亮被評為雲南省師德標兵、大理州優秀教師。已經55歲、本可以安逸下來的他又給自己找了一個活兒——為烏龍壩完小建設新校區。“我們想把烏龍壩完小辦成縣裡比較有名、有特色的一所山區學校。”常德亮說。

38年中,常德亮有很多次離開鄉村、到縣城工作的機會,他都沒有走。“面對青山不退卻,奉獻教育從不悔”是常德亮的寫照。他說,退休後,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還想到學校當義工。

“我只有一個願望:讓更多的山區孩子通過學習知識改變命運,走出大山。”常德亮說。本報記者 張春銘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10日第1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