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易俗社劇場的修葺 文

再談易俗社劇場的修葺 文/封五昌

西安晚報《西安地理》版曾刊登的孫永寬先生《50年前,易俗社劇場的那場大修》一文,稱“在這一百年中,易俗社劇場曾經歷了三次大規模的整修。”時間分別是在1917年、1964年、1992年。其實,除過這三次大修外,易俗社劇場還進行過大大小小的多次修葺。

易俗社劇場,始建於1906年,初名“宜春園”,以演二黃(京劇)為主。1914年後,陸建章督陝期間,低價購得“宜春園”,並斥資修葺一新,仍為二黃戲演出場地。1917年,易俗社以6000元(其中時任陝督陳樹藩捐助了2000元)從“陸尚友堂”(陸建章私產)購得包括“宜春園”在內的兩院房產,並對其劇場經過維修,正式命名為“易俗社劇場。

1933年,由著名戲劇家封至模先生(乃筆者之叔祖父)進行總體設計並親自監修,易俗社對原劇場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改良”。這年,利用當時主要演職人員赴河南、北平、山東等地演出之機,封先生與時任社長鬍文卿,向陝西省主席楊虎城將軍請款,仿照北平中和劇場樣式,對易俗社劇場翻修,改進的東、西、北樓廳是兩層:前層是雕花飛簷,排位獨椅,上層是條凳,可售丙票,座位後是站票,可容納三四百人;池廳是紅條椅,間隔可坐四人,有背案,可放茶具食品,對號入座,分甲乙丙三種票價。池廳外圍有邊座,這樣一來全場座位增到855席。邊座後是站票柵欄,可容千餘人站著觀劇。值得指出的是,修葺後的劇場實行了對號入座,當屬首創,令劇場秩序井然。再就是,改原汽燈照明為電燈,並安裝了電扇、吊燈等現代設施,在舞臺簷上邊裝了五彩玻璃梅花燈。當“陝西梅蘭芳”王天民等人一登臺,全部梅花燈通明,烘托名角兒。梅花燈的中間鑲著教育部頒發給易俗社的《金色褒狀》,熠熠生輝。1934年,封至模先生在其《陝西四年來之戲劇》一文中說:“(易俗社劇場)二十二年(1933)夏重行建築,改樓座為二層,地基為漫坡,座位為靠椅。廁所、檯面,一一改良。臺下減小燈光,臺上斷絕閒人。文武場面,概行隱蔽。池內先期售票,對號入座。小販叫賣,一概杜絕。空氣光線,極求舒適。”順便指出,1934年,易俗社創始人之一孫仁玉先生病逝,同年10月27日為孫仁玉先生舉行追悼會,會址即在新整修的易俗社劇場。讀者從孫永寬先生提供的照片中,可以看出當年新修劇場之一斑,東西樓座及臺前《金色褒狀》均清晰可見。1939年,日本飛機轟炸了易俗社劇場,炸燬原飛簷八角屋頂,戰後予以修補。

孫永寬先生記述的1964年易俗社劇場的大修後,1966年,易俗社拆除了池廳兩邊的柵欄,取消了站票位,增設了新靠椅,擴大了偏座,使全場座席增至900個。1981年,市政府又撥款對劇場予以維修,北樓更換沙發椅,此後徹底取消了站位。1991年,為了迎接易俗社成立80週年,市政府撥款60萬元,對易俗社及其劇場又進行了大整修。經過改建之後,新增設了貴賓接待廳,拓寬了觀眾休息室。現在劇場舞臺設備經多次更新,已日趨完善和現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