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建投2019策略會最新觀點

12月12日,海通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兩家頭部券商不約而同在滬舉辦2019年年度策略會。今年以來,全球政治經濟複雜,國內經濟形勢嚴峻,金融監管逐步強化,A股市場表現低迷。機構對2019年宏觀走勢作何預測?A股指數將如何演繹?

來看最新觀點

中信建投:預計明年三季度經濟有望築底

中信建投證券宏觀經濟首席分析師黃文濤預計明年GDP實際增速6.3%左右,名義GDP增速8.5%左右。

他在資本市場年會上表示,“一方面,全球經濟以及國內製造業投資、房地產投資大概率下行,再加上貿易戰的潛在不確定性,經濟下行壓力尚未完全釋放;另一方面,在穩就業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目標的約束下,經濟增長需要底線思維,這意味著積極的財政政策需要發揮更重要作用,而基建投資將是主要抓手。”

中信建投證券黨委副書記、總裁李格平發表觀點認為,明年三季度經濟有望築底。他表示,2019年對中國而言,外部金融環境改善,人民幣匯率壓力將減輕。國內貨幣政策寬鬆的外部制約條件放鬆。隨著融資的改善和政策效果的顯現,明年二季度社融有望企穩,三季度經濟有望築底。

黃文濤補充表示,一方面是由於專項債發行規模增加可能會在二季度支撐社融增速短期企穩,另一方面是貿易戰的不利衝擊可能在二季度體現較明顯,相應可能會帶來之後的政策調整。他預判明年三季度經濟或短期企穩。

海通宏觀固收姜超:減稅是經濟繁榮的基石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經濟不能依賴房地產刺激和貨幣超發,因此在財政政策上值得期待,其中便涵蓋著減稅所釋放的企業盈利能力。目前,中國政府顯性債務佔GDP僅超過30%,即便包含隱形債務,也遠低於美國和日本,政府的債務率還比較低,因此有能力通過短期政府舉債減稅給居民和企業,來改善社會的融資成本。

他認為減稅是未來20年中國經濟走向繁榮的基石,能夠下調增值稅的稅率,是對企業很大的幫助。姜超初步估計減稅一個點可以釋放4000億到5000億資金,所以如果能降低增值稅稅率兩個百分點以上,就可以給企業部門減負約1萬億。而且60%以上的增值稅都是由民營企業交付的,因此減增值稅將對民營企業非常有利。

海通、建投2019策略会最新观点

此外,美國貿易戰帶來的關稅壁壘和技術封鎖,都在倒逼國內的內需發展和自主創新,而要發展內需、發展創新都需要減稅來減輕負擔、給予激勵。

今年以來,已有減稅措施相繼出臺:增值稅下調一個點,個稅起徵點上調並擴大抵扣範圍。三季度開始,數據顯示稅收收入增速已經放緩。但姜超指出,以個稅改革為例,按照財政部官員的說法,在本次減稅之前約有1.87億人交個稅,這意味著雖然有接近2億人可以享受個稅下調的好處,但是其他12億人則與之無關。從企業部門的角度,中國企業部門承擔了80%的稅收,但是我們給企業部門僅僅降低了1%的增值稅稅率,相較於美國企業所得稅率從35%下調至20%,國內的減稅力度還不夠大。

此外,姜超判斷,國債利率將下行 ,風險利率上行。今年中國債市走出了大牛市行情,10年期國債利率從4%降至3.4%以下。姜超認為,其背後的最重要原因就來自於貨幣收縮。而今年債券牛市的結構有明顯的分化,一面是以國債利率為代表的無風險利率大幅下降,但是另一方面,由於信用違約風險上升,以AA-級企業債為代表的風險利率比年初明顯抬升。

他預計,本輪債券牛市10年期國債利率有望下行至3%以下,理由一是10年期美債利率已經降至3%以下,美債利率對中國國債利率的制約減少;二是通縮風險升溫,PPI轉負在即,而CPI也有望重回2%以下,歷史上看這一物價組合對應的中國10年期國債利率往往也在3%以下。

海通策略荀玉根:政策底已出現,市場的黎明信號看這些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指出,A股正處在第五輪牛熊週期底部。今年以來,A股業績仍保持兩位數增長,上證綜指的下跌主要源於殺估值,一是去槓桿導致資金面偏緊,二是中美關係惡化誘發悲觀預期。

不過,他看好未來股市,原因是:從外部環境看,當前美股估值處於歷史高位,而A股處於低位。如果美股牛轉熊,全球資產配置角度利於A股。A股不斷對外開放,預計2019年外資流入規模為4000億。從內部環境看,中國發展股權融資支持產業升級,居民資產配置在緊縮預期下將偏向股市。

荀玉根指出,業績向下的趨勢未變。他預計,明年第三季度的淨利潤同比見底,季度增速在零附近,明年全年淨利同比為 5%。因此,尚需政策落實並對基本面發揮作用。

荀玉根說,政策底已出現,市場短期反彈,但還要經歷政策上業績下的磨底期,黎明信號如廣譜利率下降、信貸放量、改革落地。

市場底出現的信號是政策落到實處,開始對基本面發揮效用,其中重要的是流動性的量價指標。只有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下降時才能真正推動企業擴大再生產,需求才能回升,代表性指標是加權平均貸款利率、銀行理財收益率、貸款類信託產品利率等廣譜利率。此外,新增信貸放量和 M2 同比增速回升能反映企業已經實際獲得資金投入生產經營。

荀玉根認為,市場底大致處於盈利回落週期 1/2-3/4 的區間。之後,隨著基本面逐漸改善,業績底最終出現。

中信建投:預計股票市場在三四季度逐步走高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張玉龍表示,2019年股票市場低位波動,具備中長期戰略配置價值。預期股票市場在三四季度將逐步走高。成長板塊引領的結構性投資機會是資本市場的主線。

他分析認為,首先,通信、電子、計算機和高端製造等行業會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其次,海外投資者偏好的食品飲料等會得到持續配置;第三,銀行地產等廣義金融板塊具有高股息的特徵,在信用利率下行過程中也會受益。隨著經濟和市場觸底,券商也會慢慢凸顯。

李格平表示,明年股票市場單邊下行的過程將會結束,將進入低位波動的企穩狀態。改革、開放和創新是2019年中國資本市場主線。改革開放不僅激發了中國中長期經濟增長的潛力,更給中國資本市場輸送了源頭活水。以減稅降費和保護賦能民營企業為代表的改革舉措,也將有助於提升經濟運行效率,助力消費與民間投資。通信、電子、計算機和高端製造等成長行業會以結構性機會呈現出來。

更多券商年度策略集錦

2019年,宏觀經濟走勢如何?市場底部何時出現?A股市場指數將如何演繹?倍受市場關注。近期多家券商召開了2019年投資策略會,券商中國記者選取一些觀點進行彙總,來看機構眼中的“2019”。

樂觀派:A股將迎復興牛起點

中信證券:2019年將迎來未來3~5年的復興牛起點

中信證券認為,明年經濟中問題凸現,對經濟運行和資本市場構成較大壓力。宏觀政策重新審視三大平衡關係;政策調整催生經濟“轉機”。市場對於中國經濟的預期將發生根本性的轉變,諸多政策措施將助力經濟企穩,預計2019年中國GDP增速仍然在6.5%左右。

對於2018年A股市場判斷和投資策略,中信證券研究部股票策略組認為,A股在2019年將迎來未來3~5年復興牛的起點;在盈利、政策和流動性影響下,預計大盤在明年一季度盤整,二季度開始逐漸進入盈利和估值修復共振的上行階段;配置上聚焦結構轉型,擁抱高端製造業和服務業。

安信證券:A股將走向一個更成熟的牛市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指出,股市至少已處於熊市後期,適宜箱體操作策略思路。在流動性環境、 產業政策與行業景氣共同影響下,結構性行情逐漸展開,重點關注成長,適當關注逆週期。

未來需要關注金融週期的影響,增量資金屬性將使得市場風格更為成熟,核心資產估值將得到更多支撐,A股未來不會簡單重演2012-2015年。預計A股在2019年雖然難免將經歷荊棘與坎坷,但最終將走向一個更為成熟的牛市。

陳果還表示,人民幣金融資產有望在新一輪金融開放中受益。從中期來看,負重於金融週期,中國經濟在新一輪改革開放與轉型升級前行,股權融資市場勢必承擔更多責任。中美構建新平衡,人民幣金融資產有望在新一輪金融開放中受益,在這進程中,A股市場機制、功能、投資者、風格走向成熟;而在短期方面,隨著經濟進入調整期,流動性趨寬鬆,政策有利風險偏好築底回升,權益資產性價比開始逐漸體現。

興業證券:企業明年的感受會比今年好

興業證券首席分析師王涵對2019年作出四個判斷:

1) 明年的海外環境“山雨欲來”。利率上升將成為市場的主要矛盾。看似最安全的地方—美國—可能是全球金融市場中最危險的地方。而中國金融市場,所受到的衝擊可能有限。

2) 儘管明年經濟仍有一定的下行壓力,但當前的主要矛盾實際上是金融,而非經濟增速。隨著金融條件的改善,企業在2019年的感受,有可能會比2018年要好。

3) 中國的政策開始更加關注長期的問題。除了對環保、社保、產能過剩等不平衡問題更加關注之外。在本輪經濟轉型過程中,資本市場的重要性將明顯上升。

4) 金融市場的資金期限將變長,改變市場生態環境。從房市、養老市場、機構市場以及外部進入的流動性,開始拉長整體中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期限。

招商證券:預判2019全年走勢呈現“N”字型震盪上行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根據對增長和通脹的預測,中國政策真正轉向放鬆可能要等到2019年年中附近。隨著政策轉向放鬆併疊加現階段穩增長的積極效應逐步釋放,預計明年下半年經濟增長將較上半年有所改善,全年經濟增速約為6.4%左右。2019年貨幣政策仍將維持較為友好的態度,全年有4次降準的可能性,不排除降息1次的可能性。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認為,對2019年A股走勢判斷相對樂觀,上半年面臨經濟下行和流動性寬鬆的“下行式寬鬆”的局面,若年中社融增速大幅回升,經濟有望企穩。政策“風”漸暖,2019年資金持續流出的局面將會逐漸扭轉。因此判斷上半年A股中小市值風格有望佔優,若下半年社融增速回升,則A股整體都會有更好表現。預判全年走勢呈現“N”字型震盪上行,年度指數關注創業板指。

華創證券:A股市場有望走出不規則N型

華創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牛播坤錶示,進入2019年,在全球貿易緊縮背景下,預計明年將會是全球經濟共振向下的狀態。中國經濟明年同樣面臨下行壓力,實際GDP增長或為6.2%,但基建和房地產有望成為支撐因素。

華創證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認為,在明年全球經濟共振向下的預期下,預計年初市場首先要經歷人民幣匯率波動與利率趨勢的再確認,股債風險溢價將繼續尋頂。而後在投資的韌性以及房地產下行風險可控下,展開中國經濟新一輪短週期尋底企穩的反彈邏輯。預計明年賺錢效應會比今年更多,其中A股市場有望走出不規則N型。“整個行業板塊裡面,在前半場要有一個防禦性思維,以生物醫藥,公共事業,建築裝飾這些逆週期的防禦板塊為主。”王君表示,在後面市場反彈的階段,可以配一些高彈性的科學消費、包括成長科技板塊。

審慎派:2019是“磨底年”,風險繼續釋放

申萬宏源:明年是“磨底年”,結構性機會增加

申萬宏源認為,2019年是市場快速回落之後一個“磨底年”,結構性機會相比2018年會有所增加。“政策底”支撐風險偏好是2019年3月份前的主要矛盾,之後主要矛盾將重回基本面趨勢。

2019年在新經濟方向上尋找核心資產勢在必行,關注5G、光伏風電、遊戲、新能源汽車和軍工。2019年外資依然是主要的增量資金,傳統核心資產仍有階段性機會可能是一個預期差。

華泰證券:預計明年GDP增速回落到6.3%左右

華泰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李超認為, 2019年消費、投資、進出口增速或存在一定下行壓力,預計2019年GDP增速將回落到6.3%左右,基建仍是穩增長的重要工具。在2019年年中附近,如果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加大,有放鬆一二線地產剛需調控的可能性。

李超還認為,2019年通脹的最大上行風險情形是“豬油共振”,即本輪生豬疫情出現加速擴散、同時國際油價在地緣政治事件帶動下出現超預期上行。預計2019年經濟類滯脹結構將表現的更突出。預計2019年名義GDP增速較2018年繼續下行,名義GDP作為影響長端國債利率的重要基本面因素, 10年期國債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間。

中金公司:當前至明年底,股市或經歷風險繼續釋放階段

中金公司2019年展望策略報告稱,受增長繼續下行、政策逐步託底等基本面與政策交互演變影響,當前到2019年底的股市或會經歷風險繼續釋放與機會顯現的階段。

當前債繼續強於股,地產、商品可能承壓,行業配置與主題選擇要注重逆向思維、守正出奇,建議:逢低吸納符合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趨勢的優質龍頭;關注下跌時間長、估值低部分板塊邊際改善機會;相對看淡近年受供給側改革支持、需求放緩明顯、估值風險釋放不充分的板塊。

東方證券:2019年全年A股走勢預計“一波三折”

東方證券表示,2019年全年A股走勢預計“一波三折”:受政策催化的影響,2019年一季度或有春季躁動行情。穩增長政策2019年下半年或見效,盈利增速有望出現觸底回穩,四季度或出現機會。

對於2019年的配置方向,東方證券表示,轉型成長為矛,權重藍籌為盾,把握結構性機會。具體來看,(1)經濟產業轉型、升級和開放方面,醫藥、軍工、通信5G等在科技成長股中更佔優。(2)穩增長方面,重點關注權重藍籌,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以及地產為主。(3)結構性景氣度有望提升的細分板塊同樣值得關注,主要為畜牧業、高端設備製造等。

本文源自券商中國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