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第一天,高管就辭職:騰訊投資的這家電商,鉅虧8個億!

導讀:經過8年長跑,蘑菇街終於登陸紐交所。但是,

上市當天股價開盤大跌12.5%,隱藏背後的深層憂患日益凸顯。

不論是蘑菇街多年來持續虧損的業績,還是公司跨界直播與金融業務的舉措,以及老員工對股權稀釋的血淚控訴,都夠蘑菇街好好消化一陣了。

此外,蘑菇街大股東騰訊一直不遺餘力地為其導流,但近日收效甚微。外界質疑聲起,失去騰訊光環的加持,蘑菇街該如何迎戰未來?

蘑菇街的由來

蘑菇街(股票代碼:MOGU)創立於2011年,創始人陳琪。最初的蘑菇街是一家導購平臺,專門為女性消費者挑選淘寶爆款,消費者在平臺打開淘寶鏈接,倘若交易成功,平臺從中收取佣金。

2013年,淘寶大肆封殺第三方導購平臺,蘑菇街首當其衝。導購生意做不下去了,

蘑菇街開始轉型社交電商平臺,自己做起生意來。

依靠平臺之前積累的大量粉絲,蘑菇街一步一步做大起來。2014年底,蘑菇街入駐商家逾6000家,一年交易額近36億元。

2016年,蘑菇街與同病相憐的美麗說合並,之後淘世界參與進來,三者共同成立美麗聯合集團,集團整體估值近30億美元,陳琪出任CEO。


上市第一天,高管就辭職:騰訊投資的這家電商,鉅虧8個億!


值得一提的是,美麗聯合集團成立後,美麗說原來的大股東騰訊,搖身一變成為集團大股東。從此以後,蘑菇街開啟了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新生活。

除騰訊外,蘑菇街的其他股東也大有來頭,高瓴資本、摯信資本、貝塔斯曼、平安創新、啟明創投、紅杉資本及藍馳創投等,全部隸屬於蘑菇街投資者團隊,陣容十分豪華。

上市首日險破發

鑑於電商巨頭亞馬遜、阿里巴巴、京東等赴美上市的現實,蘑菇街認為美國投資者更熟悉其電商業務,最終選擇赴美上市。

2018年12月6日,蘑菇街成功登陸紐交所,成為“中概科技時尚第一股”

,迎來歷史上的高光時刻。


上市第一天,高管就辭職:騰訊投資的這家電商,鉅虧8個億!


蘑菇街IPO發行475萬美國存託憑證(ADS),發行價為14美元/ADS。主承銷商為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和華興資本。

尷尬的是,上市當天,蘑菇街開盤報12.25美元,較發行價大跌12.5%,最終收報於14美元,公司市值近15億美元。蘑菇街開盤破發收盤持平,算是虛驚一場。


上市第一天,高管就辭職:騰訊投資的這家電商,鉅虧8個億!


實際上,上市之前,蘑菇街的募資計劃已經更改3次,為上市當天股價變動埋下伏筆。

招股書顯示,蘑菇街最初計劃最多籌集2億美元資金;11月23日,公司將發行價定為14-16美元,最大募資金額為8740萬美元;上市當天,蘑菇街發行價確定為14美元,最大募資額約為7650萬美元,前後縮水近六成

業績仍然虧損

蘑菇街的不自信,或與公司業績多年來持續虧損相關。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9月,蘑菇街今年前三季度交易額為23億元,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淨利潤為虧損3.03億元,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7.63億元

除了業績虧損,蘑菇街的MAU(月活用戶數)增長速度也令人堪憂。

數據顯示,2017財年至2018財年,蘑菇街的MAU從5100萬增加至6520萬,增長27.8%;活躍購買者從2440萬增加至3300萬,增長35.2%。

但是,按照2017年9月30日前十二月與2018年9月30日前十二月對比發現,蘑菇街的MAU從6200萬增加至6260萬,增速微乎其微,幾乎停滯不前。

並且,這個結果還有賴於大股東騰訊的導流。今年5月,騰訊開通微信支付與QQ錢包兩大通道,為給蘑菇街導流操碎了心,但收效甚微。

業務轉型遇阻

為改變現狀,蘑菇街業務重點開始轉移,首先是加碼視頻直播業務。但是,在淘寶直播、小紅書等強勁對手的打壓下,轉化率並不高。

上市第一天,高管就辭職:騰訊投資的這家電商,鉅虧8個億!


根據公開資料,以2018年9月為例,蘑菇街平均每天直播產出量達3000小時,相當於125家電視頻道24小時連續不斷地播出,而用戶平均每天花在蘑菇街直播上的時間約為35分鐘。

招股書顯示,蘑菇街視頻直播業務的成交額約為14億元,佔GMV(成交總額)總量的17.7%。相較蘑菇街平均每天3000小時的產出量而言,直播對GMV的貢獻率不足20%確實偏低

此外,蘑菇街還涉足金融領域,旗下金融業務統稱為美麗金融,包括P2P平臺種豆寶,消費分期服務白付美,此外還涉及導流服務,向用戶推薦銀行信用卡辦理或眾安保險的相關產品。


上市第一天,高管就辭職:騰訊投資的這家電商,鉅虧8個億!


需要指出一點,官網信息顯示,截至今年11月底,種豆寶累計交易總額6680萬元,借貸餘額2251萬元,逾期金額為0,累計代償金額915萬元,代償率為20.66%。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已有地方監管部門計劃對餘額在1億元以下的平臺進行清盤。種豆寶因貸款餘額規模較小,加之平臺尚未披露合規備案進程,很可能面臨清盤危機。

股權稀釋風波

即便是赴美上市這樣的高光時刻,蘑菇街的麻煩也沒有遠離,反而更加緊迫。

近日,有蘑菇街3年以上老員工在脈脈上匿名發表心酸長文,控訴公司毫無顧忌稀釋股本,高管套現後買豪車豪宅,

根本不顧及老員工利益,當初的承諾成了一紙空談。


上市第一天,高管就辭職:騰訊投資的這家電商,鉅虧8個億!


通常,公司一旦成功上市,除高管團隊一夜暴富外,堅守多年的老員工也會因為持有原始股而身家倍增,甚至實現財務自由,但蘑菇街是個意外。

原來,蘑菇街上市後宣稱,1股ADS代表25股A類普通股,這相當於26億總股本除以25,老員工手中的期權也要相應除以25

該員工表示,當年花6位數買入的5萬股期權,在公司上市後被嚴重稀釋,不僅沒能獲得資金回報,還賠上了大好的青春年華,錯過了事業的黃金期,感覺被公司利用完了就拋棄。

舉例說明,員工期權價值=(單股票價值/折算美股ADS基數-行權成本)×股份-稅費。按蘑菇街發行價格14美元計算,該員工的5萬股期權上市後價值=50000(期權)/25(基數)×14(股票價格)×6.9(匯率)=193200元,再減去35%左右的稅費,僅剩125580元。

如此看來,蘑菇街3年以上老員工的5萬股期權如今價值只剩12.5萬元,而且還要分4年行權。層層盤剝之後,老員工拿到手裡的錢實在少得可憐,可能還不及大公司的一個年終獎。

憤怒之餘,有蘑菇街老員工選擇辭職。有接近蘑菇街的人士透露,公司內部有許多人提出離職,更有技術部的高管在公司上市當天直接在朋友圈宣佈離職


上市第一天,高管就辭職:騰訊投資的這家電商,鉅虧8個億!


上市第一天,高管就辭職:騰訊投資的這家電商,鉅虧8個億!


結語

蘑菇街之所以成功吸引投資者目光,很大原因是得益於騰訊光環的加持。目前,騰訊對蘑菇街持股高達18%,是公司第一大股東

上市第一天,高管就辭職:騰訊投資的這家電商,鉅虧8個億!


蘑菇街曾坐享騰訊帶來的巨大流量紅利,但眼下情況生變,騰訊自己的日子都已經很難過了,恐怕沒有多餘的精力再去顧及蘑菇街了。

別的不說,今年以來,騰訊股價已經從年初高位475.72港元,一路下挫至歷史新低251.40港元,累計跌幅46.38%,接近腰斬,這也是騰訊上市以來跌幅最大的一年


上市第一天,高管就辭職:騰訊投資的這家電商,鉅虧8個億!


蘑菇街大概也意識到這點,開始業務轉型,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但是,蘑菇街開啟直播業務的時間節點明顯落後,相對競爭對手淘寶直播、小紅書等,根本沒有優勢可言。

此外,蘑菇街目前發力的直播與金融業務,前期都是燒錢模式,而蘑菇街至今仍處於虧損狀態,賬面資金能否支撐直播與金融業務走到盈利那刻,需要打一個大問號。

在經濟預期不確定的大環境下,蘑菇街實現赴美上市實屬不易。如何切實提高盈利能力以支撐公司“中概科技時尚第一股”的形象,才是蘑菇街的當務之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