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是如何影響退休金計算的


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是如何影響退休金計算的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是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的主要依據,直接影響著退休金多少的計算,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它吧。

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構成

企業退休金是由基礎養老金與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所組成。

基礎養老金計算公式為:(參保人員退休時所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可以看出,基礎養老金是以社會平均工資和本人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每繳費1年計發1個百分點,即個人繳費工資越高、繳費年限越長,其基礎養老金待遇水平越高。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是由國家按年齡設定。簡單而言,同樣年齡退休的,計發月數相同,所以繳費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樣個人賬戶積累的,退休越晚,計發月數越少,即除數越小,因而待遇水平越高。

個人賬戶存儲額及計入比例

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的金額是按工資比例的8%計提納入社會養老的個人帳戶。靈活就業託管職工繳費的,是按照社會平均工資的20%繳費,其中8%劃入個人賬戶,12%劃入統籌基金;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為本人工資的18%,全部劃入統籌,個人繳費為本人工資的8%,全部劃入個人賬戶。例如,小王每月繳費工資總額為5000元,單位按18%比例為其繳納養老保險900元,歸入養老統籌;單位從小王工資中按8%比例代扣400元繳納養老保險,這400元會全部計入小王名下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是一個按照不同年齡計算出的一個基準數值,計算的依據是按照國民的平均壽命得出的。特定情況下提前5年退休,即女職工45週歲退休,個人賬戶的計發月數是216個月,男職工55週歲退休的是170個月。正常退休,即女職工50週歲退休,個人賬戶計發月數是195個月,男職工是139個月。在個人賬戶儲存額不變的情況下,退休越早,作為分母的計發月數就越大,其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就越低。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計發辦法的原則是鼓勵多勞動,多繳費。

個人賬戶儲存額不得提前支取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個人工作期間為退休後養老積蓄的資金,是計算基本養老金與個人領取養老金的主要依據,也是退休金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法律規定退休前個人不得提前支取。在職工調動時,個人賬戶應全部隨同轉移。如果職工在職期間死亡的,則個人賬戶中的個人繳費部分本息可以由死亡職工的繼承人繼承。為了退休後能夠按時足額領到退休費,享受應得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保障晚年生活無憂,職工從參加工作之日起,就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同時單位和個人必須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個人繳納部分由所在單位直接代扣代繳。

個人賬戶領取完了怎麼辦

退休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職工退休後,其個人賬戶繳費情況停止計入,個人賬戶在按月支付個人賬戶養老金後的餘額部分繼續計息。按照有關規定,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個人賬戶存儲額除以計發月數,按月發放。而且按照現行國家政策規定,職工離退休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存儲額已經領取完畢時,由社保養老統籌基金按規定標準繼續支付,直至其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