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銘記那些在戰火中飽受苦難的婦女兒童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1937年12月,在南京持續數週轟鳴的戰火中,夾雜著多少婦女、兒童的哀呼?

81年前的今天

30萬同胞慘遭殺戮

那是罄竹難書的罪行

今天,2018年12月13日

第五個國家公祭日

你是否有記得這場民族之殤?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油畫:南京大屠殺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書認定:被佔領後的第一個月中,南京城裡發生了將近 2萬起侵犯婦女的案件。

大屠殺倖存者趙金華老人回憶,當時年僅十三歲的她親眼目睹父親因拒絕向日本兵交出家中的女孩,而被抓走殺害。(趙金華於2018年12月2日逝世,享年94歲。)

親歷者約翰·拉貝在他的《拉貝日記》中記載:1937年12月25日:20萬人!整批年輕力壯的男人已經被拉了出去,他們的命運不是做奴工就是死亡。還有整批的年輕女子被拉出去……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永遠銘記民族之殤

南京那段人間煉獄般的往事是侵華戰爭中最慘痛、最具代表性的剪影。

當醜惡的戰爭來襲,一切社會公理都會瞬間崩潰,婦女、孩子那些弱勢無助的群體將毫無保護地暴露在邪惡威脅之中。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戰火中的孩子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戰爭之中所有的人都會遭受苦難。但女性降臨在女性身上的,除此之外還多了一份性的盤剝。

韋紹蘭是目前中國唯一帶有日本血緣孩子且公開身份的“慰安婦”制度受害者。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鏡頭下的韋紹蘭老人

1944年一天,20歲的她揹著不滿週歲的女兒一路狂奔,試圖躲避日本人的掃蕩。但未能倖免,她被關進一間泥土磚房,開始了三個月夢魘般的生活。

後來她逃出來卻發現自己懷孕了,生下了個“日本崽”。提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韋紹蘭一直沉默著,兩眼無神地發著愣。良久,她才哆哆嗦嗦開了口:“我傷心啊……到現在還經常做噩夢。”

她是紀錄片《三十二》、《二十二》的主人公。(“三十二”和“二十二”分別指代影片拍攝時,登記在冊“慰安婦”受害倖存者健在的數量。截至2018年1月,中國大陸登記在冊的“慰安婦”倖存者僅剩14人。)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紀錄片《二十二》手繪版海報

不僅在中國,朝鮮、東南亞和歐美部分國家的大量婦女也深受其害。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韓國民眾就“慰安婦”問題示威抗議

自2014年首個公祭日以來,12月13日,每一年全國上下都要為在那場浩劫中遇難的30萬同胞祭奠,在響徹天際的警報聲中沉痛哀悼,扒開傷口,追憶那段慘痛的歷史。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悼念者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前的“12·13”花壇上敬獻鮮花

在今年的家祭活動現場,“哭牆”又新增了26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通過歷史比對、口述調查、史料研究等多種方式,越來越多的遇難者被鐫刻在“哭牆”之上。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遇難者家屬送上鮮花

我們生在一個和平與發展的年代,我們正在為婦女兒童的福祉而奔走。但是無論如何,我們不應該忘記,我們必須銘記,那些“無法長大的孩子”,那在戰火中飽受苦難的婦女。

國家公祭日,願逝者安息,和平永存。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

在公益路上

我們需要您的支持

更需要您的參與

長按二維碼關注

關愛婦女兒童疾苦|保障婦女兒童權益|發展婦女兒童事業

国家公祭日:铭记那些在战火中饱受苦难的妇女儿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