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改革中,差額事業編制的人員怎麼改?

不暗的黑夜784


事業單位改革,將所有事業單位都納入了改革範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差額事業編制的人員怎麼改,主要看所在的差額事業單位怎樣變化。主要是三條途徑。

第一條途徑:轉為全額事業單位。之所以定性為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主要是因為這類事業單位成立之時,具有一定的收費職能,或者說一定的收入方式。這樣,財政保障一部分,事業單位收入一部分,就可以滿足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轉,以及人員工資的發放。隨著時間的變化,這種情況可能發生了變化。例如,有的地方取消了大量行政性收費。相關的事業單位變為純粹的公益服務機構,這類機構有可能轉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也就是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所說的公益一類。這些單位的人員,可能相應的就會轉為全額撥款事業編制人員。

第二條途徑:維持差額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無論職能職責上,還是運行方式上,都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受改革的影響比較小。既承擔一定程度的公益職能,又有一定的收入來源,這類事業單位將維持不變,依舊是納入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序列,也就是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所說的公益二類。最具代表性的單位就有公立醫院、高等院校等。這些單位的人員,可能還是保持差額撥款事業編制人員。

第三條途徑:進行整體轉企改制。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原有一定收費職能,有的也可以參與市場經營,而這類參與市場經營的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很有可能將進行轉企改制,變成國有企業。也就是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所說的經營類事業單位。最具代表性的單位就有賓館、酒店、招待所等。這些事業單位今後將退出事業單位序列,這些單位的人員,也將取消事業編制,轉為國有企業人員。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供大家參考交流,歡迎留言與評論!




憑欄思君TT


只知道事業單位改革是三個方向:一是確實必要的,直接改為政府機構;二是屬於公益性的,改為公益性單位,政府撥款;三是企業性質的,直接改為企業。您說的差額性質事業單位,我理解為自己有部分收入,不足部分由政府補貼。如果是這樣的單位,改為企業的可能性較大。但是具體改革步驟,中間有無過渡期,人員具體上如何安排我不清楚,也可能根據行業不同、地區不同,實際作法也不同。但是總體上是2020年改完,好象也應該有方案了,還是問問本單位領導吧。僅供參考。


長金老者


差額事業編制。從題意是按編制財政只給部分工資,差額由地方其他收入補上。例如IO個人的事業編制,財政上給8個人的工資,地方補2個人的工資。(或按總工資百分比)。實際上的事業單位沒有收入就無法補。


喜歡百科知識


差額單位一部分全供,另有一部分差額單位轉企,就看你是什麼單位了。


滿天雨hui


建議百度一下發改委網站相關的文件,裡面應該有你需要的資料。


綻放人生82847334


哈哈哈哈!問的好!只有頭兒知道!不會是收點好處費,走個後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