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撫養一個安全依戀型的孩子?

朱維妙


嬰兒在6、7個月的時候,開始對特定的人產生特有的依戀,如果這個依戀對象離開了,嬰兒就會表示抗議。以孩子和母親為例,如果孩子的母親離開了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孩子會憤怒地抗議,然後會安靜地絕望,最後會表現地冷淡疏離,彷彿對母親毫不在意。這種抗議→絕望→疏離的順序,是孩子對依戀對象離開後的標準反應。

與成群結隊的動物比起來,離群索居的動物更容易遭受到天敵的攻擊。無論是人還是動物,年幼、生病和懷孕的時候,特別容易產生依賴行為,因為這些情形下個體面對攻擊的時候會顯得更脆弱。在遇到危險的情況下,人們會傾向於尋找能夠和自己共同面對危險的對象。

依戀並不等同於依賴。嬰兒剛出生的時候對於外部世界是最依賴的,但是,依戀卻要在嬰兒6、7個月的時候才出現。依賴會隨著人的成長逐漸減少,而依戀則會伴隨人的一生。如果一個成年人依賴別人,我們會認為TA不成熟;如果一個成年人無法與他人建立依戀關係,我們會懷疑TA是否情感成熟。

親密的人際關係被認為是人類健康和幸福的基礎。交通工具越來越便利,社交軟件越來越多樣,我們與周圍人之間的人際關係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並且會因此而產生焦慮。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和那些關係並不親近,卻有助於我們建立自我意識的人打交道,比如,鄰居、快遞員、售貨員等。這實際上也是一種依戀,因為習慣了和TA們之間的互動方式,如果換一個人的話,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


智來智往


估計很多人看到“安全依戀”這幾個字一頭霧水,所以我們首先需要弄明白什麼是“安全依戀”,然後再談如何撫養一個安全依戀型的孩子?

孩子和撫養者之間的依戀關係有四種:安全型依戀,抗拒行依戀,迴避型依戀和混合型依戀。安全型依戀是最健康最理想的依戀關係,這裡只詳細介紹“安全型依戀”,其它三種依戀關係中,孩子會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問題,這裡不再做具體介紹。

什麼是安全型依戀?

發展心理學家安斯沃斯設計了陌生情景實驗,實驗過程如下:第一步:媽媽和小嬰兒進入一個陌生的房間,讓嬰兒自由玩耍。第二步:一個陌生人進入這個房間,媽媽離開房間。第三步:陌生人離開房間,媽媽返回房間。


實驗過程中小嬰兒的反應變化非常明顯,安斯沃斯和她的研究者們將小嬰兒的變化都記錄下來並進行分析。

具有“安全型依戀關係”的小嬰兒的表現是:媽媽在時,小嬰兒能很好的適應陌生環境,並能自由的探索環境周圍的事物。媽媽離開,陌生人進入後,小嬰兒會表現出不安的心理。但媽媽返回房間後,小嬰兒會立即向媽媽尋求安慰和抱抱。

而其它三種依戀關係中的小嬰兒表現的有些複雜:媽媽在或不在,都不能自由探索環境,媽媽離開時反應漠然,媽媽回來後不會尋求安慰,可能會對媽媽拳打腳踢,可能會一直黏在媽媽身邊不去探索,對媽媽的情緒會有些矛盾等等,小嬰兒的這些表現說明沒有與媽媽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戀關係。

如果沒有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對孩子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依戀關係糟糕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會不合群,沒有辦法融入群體生活,性格冷漠,攻擊性很強。

安斯沃斯和他的研究團隊所得出的安全依戀型孩子的表現是一種

非常理想的狀態。現實生活當中,只有極少的孩子才能建立這種理想的安全依戀關係。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儘量的能夠給孩子最高質量的陪伴,在養育孩子時,讓孩子儘量朝向安全型依戀關係發展。


到這裡,終於談到了題主的問題。

如何才能撫養出一個安全型依戀的孩子?

一、照料者或者撫養者不要變來變去

在孩子不到三歲時,撫養者最好是媽媽。媽媽上班後沒時間怎麼辦?最好選擇固定的撫養者,儘量不要這周外公外婆,下週爺爺奶奶,孩子越小,適應能力越弱,如果頻繁的更換撫養者,會讓小嬰兒缺乏安全感,無法跟撫養者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

二、給孩子提供安全的心靈港灣

父母或者撫養者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基地,孩子在外受到挫折,遇到困難時,家裡始終都有一個溫暖的人會安慰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不要讓孩子陷入孤獨的境地。

三、及時滿足小嬰兒的需求

小嬰兒不到一歲時,哭了,餓了,困了,尿了,大人儘量及時滿足他。不要以為滿足小嬰兒是溺愛,不到一歲的寶寶還沒有心智能力能夠要挾父母,小嬰兒的需求基本都是圍繞生理需求展開的,或者說是條件反射展現出來的。大人越及時滿足寶寶,小嬰兒越能跟撫養者建立起安全的依戀關係。

四、養育孩子不要太粗糙

大人要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敏銳的回應孩子,孩子出現問題時及時幫助孩子,正確引導孩子。陪伴孩子時,儘量做到全心全意,好的陪伴重視質量而不是數量。父母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來至少半小時,高效的陪伴孩子。

精神分析學認為,孩子的人格在六歲就基本定型了,六歲後的人際關係、性格、能力等都是在重複六歲前跟撫養者建立的內在關係模式,所以,孩子越小,越需要精細的養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