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為什麼不大力發展珠海和中山?

歷史小小達人


在過去的2017年,廣東省各市的GDP座次排行是這樣的,深圳繼2016年首次超越廣州後既然位居榜首,GDP總值達到了22438.39億元,而廣州以21503.15億元位暫居第二,佛山名列第三(GDP為9547.6億元)。

題目中提到的中山和珠海兩市,一個第六一個第九,只能算作是第三梯隊。

1. 珠海很受重視,但不可能成為第二個深圳!

珠海2017年的GDP為2500億左右,差不多至相當於深圳的九分之一,發展水平也差了好幾個檔次。其實,廣東省和國家並不是不想大力發展珠海,反而對這座城市非常重視。早在1980年,珠海就被劃定為改革開放初期的4個經濟特區之一;這幾年,國家斥資上千億修建了人類歷史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連通的也是珠海而不是深圳。

毫無疑問,珠海在政策層面是很受重視的,但是在其他方面卻有一大“硬傷”。截至2017年末,珠海市的常住人口僅有176.64萬人,相比之下廣州和深圳的常住人口分別達到了1450萬和1253萬。沒有人就沒有生產力,珠海無法發展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也沒有人才去搞高科技產業,完全沒有辦法和深圳競爭。

2. 曾經的廣東四小虎,中山的“位置”很尷尬!

中山和珠海一樣,也是有著輝煌的過去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是它的“風光”時刻。當時,中山的民營經濟非常活躍,製造業實力也很強,與南海、順德和東莞併成為“廣東四小虎”。但時過境遷,東莞已經成為“世界工廠”,GDP直逼1萬億元,而中山已經被這個小兄弟甩在了身後。

與珠海的人口硬傷相比,中山的常住人口超過了300萬,但中山也有自己的“短板”,那就是交通。從地圖上看,地處珠江西岸的中山是典型的“無依無靠”,再加上外部交通基礎設施較為不暢,接受珠江東岸的廣州、深圳和香港的輻射比較弱。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深圳發展起來之後,緊挨著東莞能夠接受深圳的部分製造業迅速崛起(全球每四部智能手機就有一部產自東莞),而中山就做不到。


3. 珠海中山怎麼發展?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來了!

那麼,未來珠海和中山該如何發展呢,,是不是就永遠也追不上曾經同一起跑線的深圳和東莞了呢?事實上,我們應該以更加全局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前段時間,國家發佈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珠三角的各個城市將實現高度產業鏈協同,做到各司其職。屆時,廣州將成為政治中心、深圳是科技中心、香港是金融中心、東莞是製造業中心......

而珠海和中山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部分,就需要更好地融入這一大城市群,抓住這一次發展的良機。據媒體報道,珠港澳大橋已經建成通車,從深圳到中山的深中通道也億開工建設。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灣區,與東京灣區、和舊金山完全媲美;而珠海和中山要發展,應該對標的也不應該是國內的兄弟城市,而是橫濱和奧克蘭這樣的城市!


金十數據


好巧,我在中山生活了十年,應該比較有發言權,怎麼說呢?中山,珠海同是珠三角城市,現在的情況是珠海的發展是如火如荼,中山則明顯掉隊,昔日的“廣東四小虎”之一的中山,其最近這幾年的發展可謂相當的艱難,自GDP2015年被有“深圳後花園”之城的惠州超越之後,中山的經濟便一直是不溫不火,增長緩慢,增速乏力。



中山是廣東省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民營經濟可謂是中山經濟增長的重中之重,中山和佛山,東莞一樣,在民營經濟漫長的發展道路上形成了許多聞名全國的特色鎮,沙溪的T恤牛仔服飾,大涌的紅木傢俱,小欖的五金,東鳳的小家電,古鎮的燈飾等,小欖,古鎮,坦洲,三鄉,東鳳,東昇,南頭等很多鎮都是全國千強鎮的常客,作為外貿大市,中山走過了出口訂單的巔峰時期,到了經濟轉型重要節點的時候,中山沒能走出舊有的經濟發展模式,連續四年經濟低迷,與惠州的差距越來越大,2017年中山全市共實現GDP3450.31億,增速僅為6.6%,而同年惠州的GDP3830.58億,增速達到了7.6%,兩市之間的差距達到了380億,中山的衰弱已經顯而易見。



與中山緊挨著,曾經與中山同屬古香山縣的經濟特區珠海則情況完全不通,粵港澳大灣區,橫琴新區,港珠澳大橋,澳門大學新校址,每一個大項目對珠海來說都是送到家門口的機遇,珠海的軟肋是面積小人口少,所以城市體量和發展空間並不大,但珠海就算是小城市也能夠做出大文章,看看橫琴新區,看看港珠澳大橋,再看看近在咫尺的澳門,還有深耕珠海幾十年的格力,你們就會知道這座小小的城市的內心是多麼的強大。

作為廣東省的兩座民營經濟強市,廣東並沒有拋棄中山和珠海,但中山目前已經到了經濟發展的拐點,未來並不是很明朗,本人倒是會有一個大膽的猜測:本來同為古香山縣的中山和珠海,會不會有重新融合為一體的一天呢?


大國布衣


中山人回答一下問題吧,廣東不是沒有大力發展中山,而是用力過猛了。中山在改革開放到90年代初之前都是全國最先進的城市。全國第一個高檔酒店、溫泉旅館都在中山,小霸王、威力洗衣機都是中山出的。但中山的發展其實是由當時國營企業和市政府統一控制的,輝煌時並沒有迅速的讓企業進行現代化管理改革和上市,導致小霸王、威力這些龍頭企業失去競爭力。而保守的教育政策使市內居然沒有好的高校,致使人才短缺。近幾年中山市長基本一年一換,沒有穩定的政策,也使得發展經常改道。也就幸好中山是僑鄉,地理又有優勢,沒有折騰倒。不然這個交通不便捷、稅務沒優惠、人才缺乏、土地不多的城市,再不扶持改善環境,也就剩個適合養老的宜居城市的名頭了。


高冷笑生


珠海和中山,發展是很好的。

同在珠三角,珠海是臨近澳門,和深圳同為最早一批的經濟特區。中山是全國少有的不設區縣的地級市,還是曾經的“廣東四小虎”之一。
它們的經濟實力是很強的,發展是很好的。

之所以有人覺得中山珠海發展不好,那是因為在和周邊的廣深莞惠對比。

要是和內陸省份比,就不會這樣覺得了。

一個城市的發展,需要多方面的條件

在網絡上,很多人一說到某某城市發展不夠好,就怪省和國家沒有大力發展它。

城市發展,確實需要政策支持,但是還要看自己的優勢。

這不是扶貧救助,光有政策支持不夠。跟何況,珠海也是經濟特區,政策支持力度也很大啊,中山也一樣不差。

  • 珠海


珠海雖然也是經濟特區,靠近澳門這個特別行政區。這兩點和深圳十分類似,但是發展卻和深圳差距懸殊。

珠海和深圳的差距,某種角度講,就是澳門和香港的差距。

澳門以博彩業和旅遊業為經濟支柱,經濟體量和香港差距很大。香港金融和現代服務業發達,給深圳帶來了充足巨大的資金資源,發展動力充沛。

  • 中山

中山雖然也和廣州還有澳門為鄰,但是對比佛山,中山就沒有很大優勢了。廣佛同城搞得火熱,佛山的轄區更大,發發展空間巨大。再加上佛山還有順德和南海這兩個傳統的經濟強人。

也不能怪別人,只能說自身地緣優勢不如別人。

對比東莞,東莞緊挨著廣州和深圳這兩個一線城市。東莞夾在中間,處於廣深經濟走廊之上,近水樓臺先得月。尤其是深圳溢出效應的影響,給東莞帶來很大好處。

最後,總結兩點:

  1.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2. 打鐵還需自身硬

我是東莞魚小智,歡迎留言討論,謝謝關注我!


東莞魚小智


珠海與中山都是廣東城市規模較小的地方,但人均gdP都非常高。廣東為什麼不力發展珠海、中山呢?這問題就不能埋怨省了,政策與資本都給了珠海與中山。那麼只能埋怨自身了!是不是小富則安(或是比鄰賭城的原因,嫌發展實業掙錢慢)?沒有像深圳那樣大膽創新呢?

以珠海看,人均全國第八(比北上都高),而中山排第二十六。人均都很高,加上比鄰澳門的優勢,第二、三產業都十分發達。就是沒有太多大型裝備製造業,較有名的科技企業只有格力了。產業較為單一,規模化產業少,這也是無法聚集人氣的原因了!隨著港珠澳大橋落成與深中通道的建設,那麼珠海及中山有可能成為珠三角下一個增長點的。因此,珠海、中山應該大力加大人才隊伍的建設,打造成珠江西岸的另一顆明珠!


直觀點說,深圳的產值是珠海的近十倍。珠海、中山要成為第二個深圳很難!不過按人均看,珠海與中山距離深圳並不遠!個人看法,珠海與中山要發展出另一條路子。成為世界科技文化娛樂之窗也蠻好!與賭城(澳門)共舞。與澳門一體化配套建設,讓更多的富人在珠海、中山消費。


嚁月


這個問題問的不客觀,廣東並沒有忽視珠海與中山這兩個城市的發展。其中珠海還是最早那一批經濟特區之一,與深圳、汕頭、廈門並列早期的四大特區。

而從城市本身來說,珠海與中山也是屬於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

2017年,中山以3500億元GDP名列全國城市是百強62位,廣東省第六位。中山人均GDO為9.83萬元,排名全國第31位,廣東省第五位。

珠海也在全國百強城市,以2494億元GDP總量,排名全國92位,廣東第十位。在人均GDP方面,珠海更是以14.85萬元的人均GDP,排名全國第七,廣東第三,僅次於深圳與廣州。

所以珠海與中山,其實也是發展的非常快速。國家統計局珠海調查隊分析,2017年珠海GDP達到2564.73億元,比1986年增長98.8倍,年均增速達到16%。數據顯示,2017年,珠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6826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3%,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8.7%,在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中排第四,比1986年的1484元(珠海於1986年開始開展城鎮居民收支調查)累計增長了30.6倍。

題主問“廣東為什麼不大力發展珠海和中山”,主要應該是與深圳進行對比。但深圳是不可複製、無可比擬的一個獨特城市發展歷程。

深圳就是香港的鄰居,這一優勢是獨一無二的,在改革開放初期,大量外資進入中國,其中深圳就是橋頭堡。

其次,深圳成為超級城市,是市場的選擇。因為深圳是從寶安一個小縣城發展起來的,具有大海般的包容性。而廣州作為廣東的省會省市,具備先天優勢。這樣,深圳珠玉在前,大量的外資以及人才,都向深圳集中,這樣越有越有,深圳一枝獨秀就能夠理解。廣州作為歷史以來的超級城市、廣東的省會城市,具備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從經濟學上來說,資源總是有限的。而資源總是向優勢區域集中,用馬太效應就很好解釋: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廣東省已經有深圳與廣州兩個超級城市,這樣基本上不可能再誕生第三個超級城市,所以珠海與中山是不可能再出現一個深圳這樣的一個超級城市的。因為連廣州都被深圳超越,珠海與中山怎麼搶奪資源。

所以,並不是廣東不大力發展珠海和中山,而是在多種規律的作用下,珠海與中山無法成為類似深圳這樣的超級城市。這是歷史、經濟、政治、市場等綜合因素決定的。


波士財經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山人,我很肯定的很大夥說,廣東是有很大力扶持發展中山的!

為什麼給人的錯覺是廣東沒有大力發展珠海和深圳呢?這就好比建房子,30年前建房子跟10年前建房子,你說哪個看起來好看?當然是越晚扶持的地方看起來發展越快,好比現在的深圳。

對於中山,個人還是覺得挺不錯的,每年都會拿到全國宜居城市的名額,中山是屬於第一批廣東扶持發展的地區,畢竟地名中山就起源於歷史名人孫中山,而且是孫中山的誕生地,所以省內早就對中山扶持了。為什麼發展沒有其他城市快?我覺得這跟很多因素有關:

1.以珠三角總體地理位置看,中山算是偏的了。有個最大的痛,四不靠!不像深圳,珠海那樣靠著澳門和香港,也不像佛山那樣靠著廣州,也不靠海,各個主要的大城市對中山提攜不大。

2.產業沒有集群化,發展不平衡,有些鎮區像小欖火炬都基本全面超過城區了,而各個鎮區產業又不一樣,東鳳電器,小欖五金,古鎮燈,黃圃臘腸等等,各自有各自的發展,不能形成集群效益!發展很不均衡!

3.城市規劃沒有前瞻性。住在城區的人,第一個感受是堵,第二個感受是,修!路那是年年修,年年都修不好,一個地方,挖了又挖,不僅處理不好,還嚴重妨礙了交通,你說,這部分錢,投入到經濟發展或者是民生,那得是多大的一次發展基金啊!

4.人少!相對其他大城市來說,確實少人。人口也就300萬左右,跟其他大城市動不動就上千萬人口來說,簡直小巫見大巫。得益於少人,中山才能一年又一年獲得宜居城市。

大概就這幾點吧,不過中山,宜居是肯定的,節奏不會太快,生活挺舒服,歡迎各位來中山體驗一下。

喜歡我的文章的夥伴們,歡迎關注和轉發。

另附昨晚看孫文公園花燈的一組圖片,帶你們看一場視覺的盛宴!


















喜歡看的頭條夥伴們,可以私信我,我告訴你們地址!


梁Tiger888


珠海是中國最早的經濟特區之一,而且環境優美,緊鄰澳門,地理優勢得天獨厚,但是珠海的工業薄弱,主要靠發展第三產業和旅遊業,這個跟毗鄰澳門也有一定的關係。因為澳門的博彩業和旅遊業非常發達,一定程度也帶動了珠海的旅遊業。


而中山市,作為一個廣東省的地級市,地處於珠三角城市群中,最近幾年的發展勢頭也是非常的強勁,而且每個區都有它的特定功能。屬於製造業非常發達的城市,而且常住人口也非常多。

每個省市或者地區,都不可能全部重點發展特定的城市的,中國有句古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今天還沒有發展的,不代表以後發展不了,經濟好不代表什麼都好,珠海和中山希望都可以保護好環境,留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給我們的子孫後代。


相約悅讀


珠海和中山發展的沒有那麼好,罪魁禍首在廣州。看看地理位置就知道,珠江口將珠三角分成了兩岸三弟,中山,珠海澳門在西,深圳香港東莞在東,廣州佛基本算中間。

廣州的發展模式是讓整個廣東圍繞著廣州發展,無論交通運輸還是工業佈局,但其實廣州輻射周邊的能力很弱,這是產業決定的,無論廣州願不願意,認不認同。

看看佛山,雖然佛山最近這些年發展的不錯,已經超過東莞,坐穩廣東第三。但是好了這麼多年的廣佛同城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佛山更多的還是依靠強大的民營經濟,鄉鎮企業,製造業在發展。

輻射能力強的是四十年前的香港和現在的深圳,看看東莞,惠州,再看看中山珠海就很明顯了。實事求是的講,深圳的早期發展完全靠香港帶動。當然深圳也很爭氣,近二十年走出了自己的發展模式,並且越走越好。記得當年深圳你被誰拋棄這篇文章出現的時候,深圳GDP不要說跟廣州香港比,就是蘇州天津也大有趕超之勢。可現在再看呢,深圳不僅超越了廣州,跟香港也已經不相上下,蘇州重慶天津更是連尾燈都看不見。

而珠海地理位置有先天不足,澳門無法跟香港相比,除了少的可憐的旅遊業,對珠海毫無幫助。西邊是相對落後的粵西,東邊是珠江口,交通只有向北走,還有一個英雄難過的虎門大橋,與近在咫尺的深圳香港難以取得緊密聯繫。

政治上珠海只是地級市,處處要聽廣州的,毫無自主權。港珠澳和深中通道一拖再拖,如果當初深中通道或者港珠澳能夠早點上馬,珠海的今天絕對不止是現在的樣子。港珠澳總算通了,到底對珠海中山有多大幫助不得而知。但可以預見的是,五年後的深中通道將給中山珠海帶來巨大的機會。


shhsu31677753


中山的公路,讓人有好感的應該只有沙古與博愛了吧。中心石岐落後太多太多了,大力發展火炬是重中之重。你看看蝴蝶橋下來的路多爛,看看南外環,開車經過都怕斷軸,看看民眾!!!不忍直視,修多少年了,陽光大道是上民眾高速的必經之路,那裡壞多少車了?真的,單從馬路上來講,中山如同小縣城。再說中山大橋(中山港去民眾),那個橋的下坡,竟然是光滑路面,跑過的都知道,那裡下雨不敢深踩剎車,還有,石岐全都是雙向兩車道,坦白說,能不堵嗎,再說說火炬工業區,路看起來是新,全都爛了!!看看南朗,路看起來新,全都是坑坑哇哇的。再說沙溪,導航都導進村了,說明走大路撓得太遠了。我已無力吐槽了。一個城市好與不好,從馬路出發最為直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