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家蕩產的“魅力”——賭徒心理一瞥

傾家蕩產的“魅力”——賭徒心理一瞥


傾家蕩產的“魅力”——賭徒心理一瞥

傾家蕩產的“魅力”——賭徒心理一瞥

風險越大,賭徒越能堅持,越賭越輸,越輸,越賭,賭徒的主觀願望與客歡規律已抅成無法解脫的二律背反,這是否———傾家蕩產的“魅力”

  ——賭徒心理一瞥

傾家蕩產的“魅力”——賭徒心理一瞥


  人們的每一種社會行為只有得到適當的強化,才可能得以保持和發展。賭博作為一種社會行為當然也不例外。捏著大把鈔票,惴惴步入賭場的賭徒無不認為自己手氣好,正是受這虛幻的一廂情願所驅使,賭徒才會慷慨地下賭注,希望藉此而一舉成為富豪。殊不知,在這願望的背後,隱藏著一條客觀規律:賭場的無窮魅力就在於當贏家的機會非常渺茫,但這微弱的概率已勝似一針興奮劑,能極大限度地強化賭博行為,使賭徒喪失理智,置傾家蕩產於不顧,而瘋狂地沉迷賭博遊戲之中。

  賭場上的這條規律把賭徒拋向了一個難以自拔的窘困境地,從主觀上看,賭徒希望自己能當贏家才會下賭注;客觀上,正是因為當贏家的概率微乎其微,才使得那些輸紅了雙眼的賭徒再也不願離去,一次又一次地賭,直至錢囊空空。正所謂賭場無贏家。這貌似怪誕的“悖論”卻得到了實踐的檢驗,放之賭場而皆準。

傾家蕩產的“魅力”——賭徒心理一瞥


  現代心理學認為,雖然個人的社會行為需要得到社會或他人的強化,才能保持和發展,但這並不苛求社會行為的每一次嘗試都需要強化,間斷的強化更能調動人的主觀積極性。雖然賭徒無不抱有贏錢的希望步入賭場,然而實驗研究證明,贏錢的機會越小,賭徒的動機越強,越能長時間地堅持賭博。一般人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風險越小,賭博的持續時間會越長,因為有機會賺取更多的錢。亊實上,風險越大,賭徒堅持的時間越長。在賭博過程中,賭徒所擔風險越大,而且一旦成功,所獲頗豐,其部份強化物有很大的誘惑,因而才有賭徒通宵達旦,夜已繼日地沉浸於賭場。

  在賭博行為中,其部份強化物有長久的效應。為什麼賭徒能屢輸屢賭,他們通過借、典當,甚至偷盜、搶劫等,以籌賭資,他們能忍受貧乏的物資生活,為什麼卻不能抵擋賭場的誘惑。現代心理學認為,人的行為受理智和情感的雙重調節。在賭博過程中,情感的作用尤為明顯。滿懷希望的賭徒一旦輸錢,內心不免產生挫折感,而且輸錢越多,挫折感越強。這種激烈的消極負性情緒時時左右賭徒的日常行為,正是受這種情緒的支配,賭徒可以拋棄一切而置身於賭場。賭徒不僅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而由此引發的不良情緒對人的心理健康更有很大的危害,且不說因賭博而引起的家庭危機和社會問題。

傾家蕩產的“魅力”——賭徒心理一瞥


  在賭場中,賭徒的主觀願望與客觀規律已構成無法解脫的二律背反:儘管賭徒在賭博過程中,無時無刻不祈求好運降臨,然而,風險越大,賭徒越能堅持,況且賭徒認為一旦運氣好轉,成為贏家,頓時能彌補以前的所有損失,因而越輸越賭,失去理智的他們,必然越賭越輸,一旦形成這樣的惡性循環,離傾家蕩產的悲劇不遠了。賭場正是在這條規律控制下殘酷地運轉,它恰似一把達摩克利茲劍,懸在每個賭徒的頭頂。

   醒來吧,賭場中的迷途者,難道傾家蕩產的苦果是你們的初衷?剛步入賭場的朋友聽一句勸吧,遠離賭博!

傾家蕩產的“魅力”——賭徒心理一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