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戰蘇聯沒有加入軸心國?

要啥自行車7


當然了,如果蘇聯真的加入了軸心國,世界歷史肯定是會改寫的。但仔細想想就知道,這種設想純屬無稽之談。

這個問題就跟“美國為啥不加入華約”或者是“蘇聯為啥不加入北約”一樣蠢。雖然蘇聯和德意日一樣都屬於獨裁統治,但是雙方卻有著對立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因此兩國之間的結盟是不可能的。雖然德三號稱是“社會主義”,但其本質卻還是由壟斷資產階級獨裁領導下的資本主義國家;單憑這一點,蘇聯和法西斯國家之間就根本不可能互相結盟。

其實說的通俗一點,德三所謂的“社會主義”,其實就是披著社會主義外衣的壟斷資本主義(又稱帝國主義);但蘇聯卻是貨真價實的社會主義國家。而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自從俄國十月革命後就一直有著不可調節的矛盾(兩邊都認為對方是邪惡的),更何況德三還是貨真價不實的壟斷資本主義國家。所以,蘇聯加入軸心國的行為就如同上述的“美蘇結盟”一樣的不切實際。

而納粹在德國之所以能有那麼大的支持率,其實就是靠打著“反對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大旗來獲取民眾和大資本家們的支持;德國一旦與蘇聯進行同盟,那麼這對德國國內的形勢或多或少都有著一定的影響。畢竟你納粹黨是打著“反共大旗”上臺的,結果現在跟蘇聯達成了軍事同盟,跟民眾和背後的大資本家交代不過去,那你這獨裁政府還想不想在德國混下去了?

並且,蘇聯跟軸心國主要成員德國之間的利益一直都存在著強烈的衝突,這就使得蘇聯加入軸心國變得更加不切實際。希特勒曾經不止一次的提到過,德國要“以劍為犁”,要向東擴張自己的生存空間;在希特勒《我的奮鬥》一書中,也多次提到了“德國應該將打敗俄國作為既定國策”。所以在希特勒的擴張計劃當中,德國的最終目標就是在解決英法這兩個後患之後,再入侵蘇聯以佔領東歐來實現“擴張生存空間”的計劃,並且還要徹底將俄國政權趕到烏拉爾山以東,使其徹底無法再幹預歐洲事務。


而蘇聯的目標,則是要聯合資本主義國家來徹底消除德國這個大隱患。但由於英法兩國實現“綏靖政策”,試圖將戰爭禍水引向蘇聯;所以蘇聯只得單獨收拾德國。而又由於蘇聯剛剛經歷過大清洗,目前又恰好正在進行軍隊現代化改造。因此為了拖延時間以等待蘇軍的現代化改造完成,蘇聯才會和德國、日本等國分別簽署了互不侵犯和中立條約以轉移德國的注意力,讓德國先將英法兩國滅掉,而給蘇聯騰出時間來進行改造並打德國一個措手不及,在一勞永逸的消滅這個隱患的同時,將蘇聯的意識形態傳播到整個歐洲以確立蘇聯對歐洲的絕對霸權。所以,蘇德雙方都互相將對方列為最後的大BOSS的情況下,加入軸心國顯然不符合蘇德兩國的既定國策,因此所謂的結盟就更不可能了。


當然了,蘇德之間也並不是完全沒有進行過同盟行為。在閃擊波蘭時,蘇德雙方就曾進行過短暫的軍事同盟以共同夾擊波蘭。當然了,這種同盟行為只是出於一時利益而結成的軍事同盟;簡單的說叫做臨時合作,並沒有任何的可靠性和長期性。而那個被無良自媒體吹上天的,被認為是差點讓蘇聯加入軸心國的“四國同盟”其實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帶有一定試探性的會談,將其放在實際中並不現實。並且光德意日三國的軸心同盟都各懷鬼胎,再把蘇聯加進來豈不是更亂了套?再加上意識形態的對立,以及蘇德兩國都拿對方當最終BOSS的情況下,這種設想就更不可能了。


二戰吐槽君


蘇聯倒是想跟德國聯合,但德國同意嗎?

希特勒的德國被稱為納粹德國,同時也被稱為第三帝國。

其實德國並不自稱為帝國。而且希特勒的黨叫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也叫德國民族社會主義工人。裡面有工人,有民族,也有社會主義。但納粹德國的本質還是反社會主義的。

在一開始,蘇聯跟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此間,還試圖搞過一個四國同盟,德國也提過,讓蘇聯加入進來。日本尤其熱心,他們特別想跟蘇聯聯合,原因很簡單,跟蘇聯聯盟,日本侵略中國將變得更為容易,而且免除了東北的威脅。日本在整個二戰中,一直在我國東北保持著百萬軍隊,就是因為蘇聯的牽制。而最後讓日本徹底絕望的,也是蘇聯紅軍向關東軍發起攻擊。

但是,這個四國同盟沒搞成,因為蘇聯提出了,要自己參加,必須滿足下面這些條件,一是德國從芬蘭撤軍,因為芬蘭對蘇聯的戰略安全太重要了,蘇聯為此曾跟芬蘭打了一仗。另外,要德國承認蘇聯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建立軍事基地的權利,以及承認蘇聯對保加利亞的領有權,還要日本放棄在庫頁島的開採權。

最後一點,日本倒可能會同意。但上面三條,德國人是不會同意的。德國提的方案是隻允許蘇聯向印度方向擴張,就是讓蘇聯去中亞、去阿富汗、去伊朗……

相差太大,兩者當然談不擾,最終只簽了互不侵犯條約。

看上去是利益分配問題,其實是德國根本沒想讓蘇聯進來。德國納粹的本質,或者說希特勒的目標之一,就是消失蘇聯。在希特勒的計劃,是征服歐洲,征服法國,征服英國,但有一些民族,希特勒要實行種族滅亡的,一個是烏克蘭人,一個是波蘭人,一個是猶太人,一個就是俄羅斯人。

希特勒就是玩得太野了,瘋狂的要消滅一些人,要不是他們一意要滅絕烏克蘭人,可能烏克蘭還會站到他們一邊。

可見,在希特勒的長期計劃中,跟蘇聯開戰就是一個既定目標,早或者遲而已。他跟蘇聯是沒法調和。這裡面除了種族主義,也有生存空間的問題,德國要稱霸,那必然要擊敗蘇聯。

這跟中日一樣的。

近代中日在面對西方列強時,還曾經相互合作過,兩者更是簽訂了一個相互不平等條約,這其中,李鴻章希望跟日本達成同盟,借日本之力一起對抗西方列強。但是,對日本來說,他想稱霸,第一個目標就是針對中國,所以,李鴻章想跟日本籤同盟條約,日本卻遲遲不肯籤,因為他知道,自己總有一天要對中國動手,簽了反而受制約。而清朝直到甲午戰爭才清醒過來,明白跟日本同盟就是自己一廂情願。而這時,清朝日本的國力已經逆轉。

希特勒同樣如此,只是德蘇兩國都明白,自己不是一路人,遲早要打仗,但又有共同的對手,所以一時之間沒有相互下手。

而隨著德國跟英國陷入僵局,希特勒就不可避免的要對蘇聯下手。拿下蘇聯,不僅是德國一貫目標,對其繼續戰爭也是極其有利的,他可以佔有蘇聯廣闊的土地跟資源,然後跟英美打持久戰。這是德國取勝的唯一機會。

只是蘇聯不是白給的,凜冬將至副本的難度不是吹的,德國最終敗給了蘇聯。


腦洞歷史觀


蘇聯沒有加入軸心國,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希特勒在臺上,如果沒有希特勒,蘇聯其實是有可能跟德國結盟的。

1936年10月,德國和意大利簽訂了同盟條約,建立了柏林-羅馬軸心,這是軸心國說法的由來。當年11月,德國和日本簽署了《反共產國際協定》,《反共產國際協定》針對的對象是蘇聯。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反共產國際協定》,三國軸心正式成立。但是1939年8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瓦解。1940年9月德意日三國在柏林簽訂《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針對的主要對象卻變成了美國。1941年3月,日本和蘇聯簽訂了中立條約,雙方的關係一直維持到1945年8月。《反共產國際協定》只是一個政治聯盟,而《德意日三國盟約》卻是一個軍事同盟,兩者含義差別很大。這種變化充分說明了20世紀30年代國際局勢的複雜性,而這種複雜性又為蘇聯的外交政策帶來了影響。我們可以結合當時的國際局勢來看看蘇聯的選擇。

一、國際政治中的兩大矛盾

20世紀30年代,國際政治存在著兩大矛盾。一是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二是資本主義國家與蘇聯的矛盾。這兩大矛盾下,主導國際政治的有三大勢力,第一股勢力是英國、美國、法國為代表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第二股勢力是德國、意大利、日本為代表的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第三股勢力是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法、美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德國由於是戰敗國遭到了極大的限制,因此德國人視為屈辱,一直想擺脫這個屈辱。意大利和日本是一戰的戰勝國,但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沒有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反而對他們進行了限制,比如華盛頓會議上的海軍條約,對各國海軍進行了限制,意大利和日本就覺得很屈辱。如果從更深層次的動機來分析,德國、意大利和日本都有一個共同之處,他們作為新興資本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以滿足他們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需求。而世界已經被英國、法國和美國瓜分完畢,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本質是為了維護英國、法國、美國的既得利益。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只是暫時掩蓋了矛盾,並沒有解決矛盾。1929年的世界經濟大蕭條,沉重打擊了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英、法、美維持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力量遭到削弱。德國、意大利和日本就開始蠢蠢欲動,妄圖突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重新瓜分世界。

三股勢力中,蘇聯作為一種全新的社會模式,人類理想的試驗田,引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恐慌。1918年-1922年,幾乎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出兵干涉,企圖推翻紅色政權。蘇聯挺過了那段艱難時刻,建立了紅色堡壘,但這並不代表仇視就會消失。蘇聯的存在引起了世界工人運動的高漲,尤其是大蕭條之後,工人運動此起彼伏,被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視為洪水猛獸。但是如果拋開意識形態,只從國家利益出發,蘇聯存在跟任何一方結盟的可能。而事實上,蘇聯在1922年之後,也確實是基於國家利益制定外交政策的,雖然被孤立,但依然儘量跟資本主義國家保持友好關係。1922年,蘇聯就跟德國簽訂了《拉帕羅條約》,在經濟上互相幫助,向德國出口原材料,同時進口工業品。1932年的時候,蘇聯從德國的進口量佔進口總量的一半。

二、蘇聯外交政策的變化

內戰結束後,蘇聯的外交政策就已經開始了變化,充滿了理想主義色彩的“輸出布爾什維克革命,推翻世界資本主義”的目標很快就被放棄了。取而代之的是傳統外交思想,也就是基於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20年代中期,蘇聯的對外關係有兩個指導思想。一個是帝國主義在為爭奪全世界的資源而互相鬥爭,列強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這對蘇聯的利益和社會主義革命事業是有益無害的,但是帝國主義野心家敵視蘇聯,戰爭依然會直接威脅到蘇聯。第二個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必須儘快在蘇聯國內建成,不能期待世界革命,蘇聯必須儘快強大起來,在帝國主義的威脅面前變得不可戰勝。

1922年的《拉帕羅條約》就是這兩種指導思想的產物。一戰後的德國非常孤立,因此蘇德走到了一起。條約簽訂後,蘇德雙方簽訂了秘密軍事協定,繞開了凡爾賽和約的限制。比如說,德國容克飛機公司在蘇聯設立飛機制造廠,雙方合資製造毒氣。不過這兩項沒有得到實施,真正實施的是化學戰實驗和情報交流。1926年,德國加入國聯,走出了戰後的孤立狀態,逐漸向西方靠攏,但是蘇德雙方軍事合作依然在繼續。

希特勒的上臺改變了這種關係,希特勒的遠景目標是消滅蘇聯,雙方關係惡化。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也讓蘇聯感受到了強烈的危機。蘇聯的外交政策隨之也發生改變,決定跟西方民主國家合作。1934年,蘇聯加入國聯,強烈呼籲要建立一個“國際和平統一戰線”,對抗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的侵略威脅。1935年,蘇聯和法國簽訂了互助條約。1936年,蘇聯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對抗法西斯。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蘇聯立即向國民政府提供援助。

不過蘇聯並不覺得這種統一戰線有用處,統一戰線只能推遲帝國主義戰爭,而戰爭爆發後肯定會把蘇聯捲進去,而這場戰爭將會是一場世界大戰。蘇聯希望跟英法訂立攻守同盟,無論德國進攻哪個國家,其他國家都要全力援助。但是英法反應很冷淡,他們在骨子裡希望禍水東引,最後就是德國和蘇聯打起來。而蘇聯本來就懷疑英法有這種想法,看到英法不斷對德國妥協,甚至犧牲捷克斯洛伐克,更是加深了這種擔憂。英法是不能指望了,為了自己的安全,蘇聯就決定跟德國緩和關係。蘇聯的決定得到了德國的響應,1939年,雙方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震驚了全世界。

三、德國的戰略分歧

熱衷於跟蘇聯結盟的是德國外交人員,代表人物是裡賓特洛甫。裡賓特洛甫的想法是建立一個大陸同盟,這個同盟包含德國、意大利、日本和蘇聯。日本外相松岡洋右也非常認同這個設想。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當時的外交官相對來說頭腦比較清醒,但是他們說話不頂用。德國海軍也支持裡賓特洛甫的方案,他們並沒有想過要進攻蘇聯。後來德國擊敗法國之後,海獅計劃無法實施,海軍提出了地中海方案作為替代進攻蘇聯的方案,不過這個方案被否決了。德國海軍倒不是因為頭腦清醒,而是因為有利於海軍本身的發展,德國的資源可以向海軍傾斜。

但是希特勒的戰略構想很早就定了,他的目標是進攻蘇聯,奪取所謂的生存空間。生存空間理論不是希特勒的原創,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有了。說白了就是德國作為新興強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問題是要怎麼重新瓜分世界,這就涉及到戰略分歧。當時德國存在兩種戰略思路,一種是發展海軍,跟英法爭奪海洋,從英法手裡搶奪殖民地,這個想法從一戰前就開始了,到了希特勒這裡被拋棄了。希特勒的戰略是大陸戰略,佔領東歐,從而稱霸世界。簡單來說,就是外交部和海軍奉行的是馬漢的海權論,而希特勒奉行的是陸權論。不同的戰略思想就意味著誰是主要敵人,外交部和海軍的主張是先奪取海洋,然後在陸地上跟蘇聯爭雄,而希特勒的想法是先奪取大陸,然後再去海上跟英美爭雄。

希特勒上臺後,建立了獨裁政權,那麼德國的一切都是按照希特勒的意志行事。希特勒不僅奉行陸權論,還把種族主義融合進去,在他眼裡,蘇聯就等同於猶太政權。而希特勒同意跟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只不過是避免兩線作戰的權宜之計,跟裡賓特洛甫的設想完全不是一回事。不過無論是海權論還是陸權論,德國的擴張最終都要跟蘇聯發生對抗。


既然希特勒堅持要消滅蘇聯,蘇聯自然只能選擇加入盟國,但是二戰後,同盟很快就破裂,就說明蘇聯跟英美的矛盾依然是不可調和的。


我是迷蝶夢,以上為個人淺見,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喲。







迷蝶夢文史社


儘管蘇聯和納粹德國以及法西斯意大利,法西斯日本本質上都是獨裁模式,但二者是兩種不同制度的產物,這就註定了蘇聯和納粹德國存在意識形態的尖銳對抗。

希特勒的仇共傾向在他那本《我的奮鬥》中就表現得淋漓盡致,而蘇聯人當初願意和德國簽訂條約,當然不是蘇聯人天真,而是他們知道自己需要時間來加強軍備,他們不願意承擔一戰時那樣可怕的壓力,用1942年8月斯大林的話來說——

法國動員起來以後能拿出多少個師來對付德國,答覆是大約100個,那麼英國人能拿出多少個?答覆是兩個,以後還可以再加兩個。

啊,兩個,以後再加兩個。斯大林重複了一遍,然後他問道:“你知道不知道,要是我們同德國打仗的話,我們得在俄國戰場上投入多少個師?”

停了一下,他自己回答說:“300個以上”


第二,希特勒曾經無數次強調過,所謂的生存空間,他認為偉大的日耳曼民族不應該只擁有現在這麼點的土地,他要用德國的劍開拓德國的犁。而日耳曼民族生存空間的擴張首先就要向東發展,也就是去搶斯拉夫人的土地。蘇聯人不可能不明白,但只能揣著明白當糊塗,現在就同德國翻臉,到時候壓力最大的就是蘇聯,先讓德國把戰火燒到西線去再說。

在希特勒的民族觀念中,以及後來的實踐中,可以發現俄羅斯民族,波蘭人,烏克蘭人相對法國,比利時,丹麥等國家的人民,其地位還要低一些。

也就是說,蘇聯這個國家的政體,以及執政黨是希特勒仇視的,而且斯拉夫民族也是前者所鄙夷的,希特勒要來搶俄國人的土地,奴役俄國人的自由,所以雙方之間永遠不可能結盟。


大唐安西節度使


道理其實很簡單,不是蘇聯想不想加入的問題,而是它能不能加入的問題。

就像冷戰結束以後,俄羅斯向要加入北約一樣,人家根本就不收留它。

而在二戰之前的德國和蘇聯的關係,比冷戰結束之後的俄羅斯和北約的關係還要糟糕。

這就是它不能加入軸心國集團的原因!

蘇德兩國有著很嚴重的意識形態的不同和利益之爭,用後來評價美蘇爭霸賽時一樣,既互相爭奪又互相勾結!

說的直白一點,一隻老虎和一頭北極熊相互為鄰,兩者之間只能相互爭奪食物,而不可能團結在一起去打獵。

德國的敵人是英法兩國,而蘇聯與英法兩國的關係其實也是真的不怎麼樣好。

但蘇聯有和英法兩國聯手的積極因素,而德國是和誰也不可能搞在一塊。

因此才會出現了當德國對不列顛進行大轟炸時,蘇聯沒有對英國落井下石。

而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後,丘吉爾這個頑固的反蘇人物立即對蘇聯發表了支持聲明。

其次是如果蘇聯有加入軸心國集團的打算,納粹德國也不會吸納它入隊。

兩個沒有共同語言的人強行裹在一起遲早一定要生亂,誰是老大都會成為問題。

所以德國所率領的集團之內的小兄弟都要聽德國的,換做北極熊這根本就不可能。

如果不是德國太過於強大,蘇聯和英國還有美國根本就沒有聯手的可能。

所以德國一垮臺,蘇聯與西方陣營的關係便立即出現了裂痕!

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德國、也沒有後來的核武器,那麼發生戰爭的國家就會是蘇聯和英法兩國。

也正是因為有了一個強大的德國,才會有了後來的同盟國。

聯手和合作,不是你說聯手就聯手,也不是你想合作就合作,最關鍵的一點是彼此之間的利害關係,還有意識形態。

因此,德國不會接納蘇聯加入軸心國家集團,而蘇聯也不傻,它也不會自己主動的提出自己要加入軸心國家。


東方中華不敗


呵呵,柏林—羅馬—東京軸心,是因為什麼而來的呢?

源自於1936年10月的德意同盟條約,1936年11月德日簽署的反共產國際協定。1940年9月三國正式簽訂三國公約,建立軸心國體系。

蘇聯加入進去?

你確認蘇聯加入一個反自己的國際協定?


四川達州


德意日結成軸心國,主要就是反蘇的,它們也不可能讓蘇聯加入,蘇聯也根本不會去加入,因為信仰和意識形態的不同,希特勒發誓要把蘇聯從地圖上抺掉,這兩個水火不相容的國家怎麼能結到一起呢?


東方敏鑫


英法明明說如果捷克斯洛伐克不接受慕尼黑,要聯合蘇聯抗德,就要和德國結盟,為什麼最後沒有參加軸心國?

那是因為帝國主義狗咬狗,沒機會參加了。


為平746


這個問題就是利益分配的問題,其實我想說的是,如果德國保持好當時的戰果,再發展十年二十年,著重加強下海軍,那時他們的導彈技術應該也成熟了,更有可能還會看到他們的飛碟在天上戰鬥,想像一下,德國應該是無敵的存在吧,沒有任何國家能夠阻擋,因為科技水平跟他差距巨大。當時戰爭進展太快,希特勒還是太自信,太心急了。


一心成魔


俄國十月革命後,協約國一直組織武裝干涉,雙方矛盾一直未化解、怎麼可能成為戰友?何況蘇俄在十月革命後給德國大量割地、賠償;日本是武裝干涉出兵最多的,而且其對俄德法三國干涉、迫使歸還中國遼東半島,一直耿耿於懷,隨時準備報復和獨佔滿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