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孩對學鋼琴的興趣?

albert職場二胎媽媽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提煉成“如何提高小孩對學××的興趣”,其中的××可以是鋼琴、英語、編程、樂高機器人、芭蕾舞、數學、籃球……等等任何一個,這就變成一個普世的問題,下面我來說說普世的方法,不說100%有效,也是屢試不爽。


如果遇到孩子對某個方面不感興趣,我們先牢記八個字——改變環境,及時反饋


這八個字包含了深刻的人性,只要你是個人,你就很難違揹人類的本性。那麼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人性,只要我們不做或少做反人性的事,就可以輕鬆達成心中的目標。

人性——就是千百萬年來,人類進化形成的一些特點。這些特點就像是自然界的物理定律一樣,很難違背,例如你不可能克服地球引力,在不依靠外力的情況下走上90°的牆面。人性也讓一個人不可能毫無緣由的主動坐在鋼琴前,對著只有黑白兩個顏色的琴鍵按上幾個小時。人們生來就是喜歡新奇的事物,討厭一成不變的事物——連剛生下的嬰兒都喜歡追著移動的、色彩鮮豔的東西看。但大部分事情,例如坐在鋼琴前一遍又一遍地彈琴、坐在電腦前編程、做枯燥的數學題、對著鏡子一遍又一遍的練習舞姿,這些事情都是反人性的,如果沒有一些特別值得堅持的理由,人們更喜歡做輕鬆的事,讓身體舒服的事。


你肯定經常能聽到有人告誡,“你要克服人性的弱點,不要怎麼怎麼樣!”說這話的人,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如果一件事需要用“克服”才能做,那這件事一定不能長久。


言歸正傳,怎麼能堅持去做這些反人性的事情呢?那就是利用人性,而不是反人性。

1、通過改變環境,利用人性。

我們都知道孟母三遷,才出了中國歷史上的二聖人之一——孟子。其實孟母所做的就是和現如今大多數家長努力去做的,送孩子到好的學校學習。孟母們不自覺地利用了人性裡一條——希望自己受人尊敬的需求(馬斯洛需求第四層)。當一個人周圍都是優秀的人,他自己也會努力優秀起來,希望得到別人的讚許。

在游泳池游泳是反人性的,你可能1小時也堅持不下去,因為那樣做很枯燥。但是如果你換個環境,讓你在金色的沙灘、溫暖的陽光、碧藍的大海中游泳,恐怕遊一天你也不覺的累。這是利用人類充滿好奇的心理,因為在大海中游泳,你能遇到小魚小蝦,珊瑚螃蟹,你能領略海上的日出日落,這些都在不斷變化,帶給你驚喜。當然,還有人是為了看美女帥哥,這就是利用了人的另一個本性了。

2、通過及時反饋,利用人性。

我們大部分人喜歡打遊戲,而且一打就上癮,為什麼?這是因為遊戲設計者利用了人們喜歡得到及時獎勵的心理。你打死一個小怪獸,就會獎勵很多金幣,讓你的心裡得到暫時滿足。你為了得到更多獎勵,就會繼續不斷的玩下去。

綜上,你要想讓孩子或者自己堅持一件反人性的事,你可以把它轉變為順人性的事。例如,你想讓孩子對鋼琴感興趣,那麼你可以這麼做:

1)讓孩子沉浸在一個周圍有很多人學琴的環境中,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孩子會主動學琴;

2)讓孩子在不同的場合練琴,例如琴行租琴/家裡練琴/學校琴房。避免單一環境引起的枯燥感;

3)讓孩子多參加表演,即使是初學者,也可以在家庭聚會中讓孩子露一手,親朋一定會大加讚許。孩子在學琴的過程中,及時得到表演的機會,反過來會激勵孩子主動去學琴。

最後,上面的“學琴”可以換成任何一件你希望的事。


記住,不要克服人性,要利用人性。


電子琴lala桑


我們家孩子五歲學鋼琴,到了小學五年級那個暑假,考過了英皇8。

現在在他們那個高中,算是比較出名的鋼琴手吧。學校的活動,能經常看到我仔出來彈琴。

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你家小朋友,怎麼保持彈琴的積極性的?

我笑曰:虛榮心。

在搞文藝活動這裡,虛榮心是好東西。你去唱卡拉OK,唱大廳,唱得好人家給你掌聲,你就有唱下一首的慾望。經常有很多掌聲,你就有經常去唱的慾望。

吃專業飯的也一樣。梅蘭芳在臺上演貴妃醉酒,最大的動力不是演戲的酬金,是滿堂彩。如果臺下噓聲一片,誰也沒法演下去。

彈鋼琴也是表演藝術的一種。小朋友學會了演奏,也需要掌聲作為他繼續學下去的動力。

我當時就是這樣做的,在他學琴這個過程裡,我不斷創造讓他表演的機會。參加比賽,參加琴童的聚會活動。有時候去旅遊,住酒店的大堂有鋼琴,我也會去求大堂經理讓他彈一曲。有一次在北京玩,在一個酒店大堂彈琴,彈著彈著,幾個老外拿出他們的手機來拍攝。

彈得好,有機會在彈琴這裡讓人欣賞,這是我們家琴童學彈琴最大的動力。現在讀高中,他也是學校琴房的常客,他一開彈,旁邊就會有一些彈琴的同學來聽,還有不少的迷妹。

在表演藝術這裡,虛榮心不是壞東西。試試吧,這裡動力澎湃。


春暖花開003


應"悟空小秘書"邀答!

如何提高小孩對學鋼琴的興趣!

人的大腦分左半腦和右半腦,各有分工、左半腦管記憶,計算,語言、書寫等、右半腦管視覺,知覺,音樂,舞蹈及心理思維活動,因為腦神經的支配是左右交叉的。為了激發左右腦的平衡,對兒童通過彈琴對十指的靈活動作,對兩手的協調配合,是一種十分值得提倡的腦眼耳手多器官協調運動的,這就是學了鋼琴以及二胡等器樂的孩子比沒有學藝孩子聰慧的原因之一。




作為父母對孩子選擇學鋼琴之前就要先估算孩子的智商,手形特點等是否是彈鋼獨特的先天條件,這尤如選老師一樣,也要先對自己孩子的素質做個總結,要因材施教。這就牽涉到胎教和學前的幾年中家庭對孩子要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為孩子進入學琴前就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

孩子屬於幼稚的,喜動好奇,但不能持久,對接觸過的新事物後易產生厭倦、家長不能採取打罵訓斥的強制手段來壓制孩子,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在學琴中碰到複雜的,幾次課程都不達要求後容易產生望而生畏,不圖進取,只圖應付練琴、孩子一旦有了這種心理,就不去主動專心按老師的要求和示範動作去訓練,長此以往,孩子就會出現多處毛病,改也難。

凡逆反心理養成了,孩子就會出現我行我素,你說你的,我做我的,那老師怎麼教?所以家長要幫孩子端正好學習態度。

我總結出教學中那些終無成績的孩子除了智商差些的以外,有些是家長粗暴教育使孩子產生了逆反情緒造成的,這是學習的大敵,這不僅學不好琴,而且也是人生的絆腳石,為什麼有"藝術人生"一說,看你的學藝,就能看出你的人生。為了把孩子引向正確的學琴道路,家長和教師都要做好正確的引導。

1⃣️控制學琴時間,剛啟蒙的孩子不要無限要求孩子長時間的枯燥練習,把控在半小時就差不多了。如果向時間要效率,不如縮短些,少磨洋工,貴在堅持每天都有雷打不動的半小時彈琴習慣。好多家長認為每週一課是老師的事,為了自己的事業和應酬把孩子的每天練琴習慣不當回事,沒有持之以恆的練習,孩子就完成不了上一課的任務,老師只能不斷的糾正和補課,那孩子的彈奏靈活性就會趕不上同批學員。

2⃣️家長不要有空了來管一下孩子,發現孩子彈不順暢就責罰,要以鼓勵為主,天天堅持練琴的孩子都會能流暢的,如果孩子能彈幾首曲子了,要營造讓他在一定公眾場合露一手的機會,有了掌聲也能激發孩子的上進心。所以千萬不要責罰孩子,不良的教育方法就會使孩子產生逆反,不思進取的心理,那也是家長對孩子的失敗教育。



3⃣️如果孩子太小,剛接觸鋼琴,作為老師的教學要結合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施教,採取分解法,一步步講解示範,模仿,比如放些視屏給孩子看,通過視聽模仿,效果會更好。有條件的家長要陪孩子在玩中學,通過家庭的音樂薰陶,使孩子產生濃厚興趣,不感到枯燥無味。


在要求孩子正確的彈奏方法時,讓他欣賞高水準的演奏是多麼好聽,教學中老師都要有反覆的示範,講解,只有打好基礎才能在後來不走彎路。

家庭教育和老師的正確教學方法都是孩子成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謝謝🙏!


許科雲


這個問題你不能簡單的回答;

首先要確定孩子是否真的喜歡鋼琴,這是前提,不要以孩子隨口的回答作為依據,那麼怎麼判斷呢?要家長一段時間觀察後得出結論,例如:會自覺去彈琴,經過琴行會拉你進去看看,看見鋼琴節目比較感興趣,喜歡聽有聲鋼琴的音樂等。

第二:確定他喜歡,但可能新鮮期過後就沒那麼感興趣了,這時候家長可以適當引導一下,例如陪他練琴,傾聽他的彈奏,討論指法和音符等,看電視有意去看音樂臺,給他講某個曲子或作者的故事,有條件還可以去聽現場音樂會,最好聽熟悉的曲子,至少提前瞭解下曲子的背景故事,不然聽不懂;

第三:讓鋼琴老師在教學方法上用點心思,例如穿插一下他熟悉的兒歌彈奏,講課不要太死板,多給孩子示範,老師跟學生配合彈一首曲子等。


廣州世豪文化


鋼琴看起來高大上,鋼琴曲聽起來美妙,很多小朋友最初就是因為覺得鋼琴好聽才高高興興去學琴的。可為啥慢慢就沒興趣了呢?

學好鋼琴不容易。對於小孩來說,很快就發現彈出美妙的旋律並不輕鬆,最初學鋼琴的新鮮勁過去了。每天都得做大量的重複練習,音符,節奏,指法都不能錯,手型要時刻保持,除了寫作業就是練琴,基本沒有自由玩耍。這使孩子本能就想逃避偷懶。


每週的琴課,老師檢查作業,彈的不好要挨批,學不了新課還得重練。學費很貴,時間很緊,家長也著急趕課,就會逼著孩子加油練,有的自己看著練,有的請個陪練老師。不練夠幾個小時不許下凳,可能還會捱打。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真的挺難過的。興趣在壓力之下慢慢變成了負擔。學琴沒有自由,總是挨批受苦,那還不如不學。這也是很多孩子堅持不下去的原因。

學琴不僅考驗孩子,更考驗琴童家長的耐力。

一,多強調孩子彈的閃光點,別吝嗇對孩子的誇讚鼓勵。比如手型好啊,節奏準啊,指法沒有錯啊等等。先肯定進步,再提出怎麼彈更好的建議。

二,平時可以把好聽的鋼琴曲做背景音樂。最好找到孩子正在學的曲子,跟孩子一起聽,一起感受。告訴孩子你好好練習也能彈的這麼棒!

三,只要孩子認真練琴,不要太苛責時間,非得彈夠幾個小時再下凳之類的。更不要用暴力強迫孩子練琴。我有個朋友,小時候日記裡寫自己媽是後媽,太狠了。就因為練琴,她小時候的大腿經常被媽媽掐的青青紫紫,連上廁所都計時。現在回憶起來都難受。

四,家長別太著急考級,尊重孩子意願。孩子一般看到別人的考級證書,自己也會主動考級的。

五,學校的小演出或者比賽,鼓勵支持孩子去參加,孩子會有成就感。還可以把孩子彈的曲子錄下來做手機鈴聲。

多以孩子心態考慮問題。家長都是望子成龍,但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更重要。順應孩子天性去因勢利導,可能孩子更容易接受。

兔只兔子~


兔只兔子愛生活


家長要想培養孩子學習鋼琴,首先要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這樣他們的音樂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其次是如何正確訓練孩子彈鋼琴的技能技巧,由於孩子有各自的特點和差異,不能用一個一成不變的模式去教育,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因材施教。

一、從訓練聽覺開始

音樂和鋼琴是聽覺的藝術,又想讓孩子掌握音樂的奧妙,必須要先具備音樂的耳朵。多帶孩子去聽一些鋼琴音樂會,或者是學校幼兒園搞的一些鋼琴演奏活動,讓孩子提前多聽一聽鋼琴美妙的音色。家裡若是有條件,可以在學習前就買好鋼琴,對孩子進行一些生動的訓練,讓孩子在遊戲中不知不覺的接受。

二、創造家庭音樂環境

環境的薰陶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兒童可塑性很大,環境對他影響很重要,如經常在家裡播放好的音樂和鋼琴曲,支持並鼓勵孩子參加校內外各種音樂活動。

三、選擇一個好的老師

選擇一個好的老師是很重要的。好的鋼琴老師不是隻指鋼琴教授,只要老師用心負責,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孩子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於鋼琴入門來講,只要是正規學校畢業的鋼琴老師都可以,關鍵是適合孩子,孩子喜歡鋼琴老師鋼琴的學習就比較輕鬆。找到一個適合孩子的鋼琴老師,一定會事半功。

四、選擇適當的教材

有些傳統教材實踐證明是不錯的,但是用於啟蒙教育有點深了就不適合。作為孩子的啟蒙教材,一方面要有足夠的基本技能技巧訓練,另一方面也要有趣味性,可以加入學校裡學的一些歌曲的改編曲,是家庭音樂教育和學校音樂教育有機地聯繫起來。

五、家長陪同學習

家裡面家長陪同孩子一塊去學習鋼琴最好是媽媽,首先老師在上課時,家長可以做一些筆記,練琴時如果有錯誤,可以及時糾正,其次上課時家長在旁邊也可以學一些小曲子,練琴時和孩子進行一些小比賽,比如誰先練會,誰先練熟。比孩子一個人在那裡練習鋼琴要有趣多了。

六、適當表揚和鼓勵競爭

適當的時候給予孩子一些表揚,可以增強小孩得自信心,讓其對鋼琴學習更加有興趣,促進學習。或者特意創造一些小機會讓孩子與其它小朋友一起練習,為其設置一個小小競爭者,激發孩子的動力和目標。當孩子有了自我表現的需求時,學習鋼琴時就會更有動力。

七、給孩子開小差的空間

想要孩子集中精力和注意力好好彈琴,首先要給予他開小差的時間和空間。孩子愛玩和好動是天性使然,即使坐上了琴凳上還是會有各種的小藉口(如喝水、上廁所等)提出來不專心練琴。這是小孩在故意拖延時間,逃避面對害怕的事情。其實不僅是小孩,成年人也會如此。這時候,就要給小孩留一點空間,讓小孩把這些事情都愉快地處理完。

八、不搞填鴨式教學

學習鋼琴等樂器技巧性很強,孩子在接受能力有一定限度,不要有不切實際的要求,家庭音樂教育也應採用啟發式,家長要有耐心,調動孩子學習音樂的主動精神,才能取得好效果。


不對之處,敬請指正。歡迎轉發和點贊。


鋼琴調律工作室


平時多播放一些關於各類鋼琴的音樂,培養孩子對鋼琴的興趣;選擇專業的培訓中心,五六歲學比較合適,需要專業的老師有效的指導;有空帶孩子多參加一些鋼琴老師的演奏會,能激發孩子學鋼琴的慾望;帶孩子參加同齡孩子的演出,讓孩子早早樹立正確的信心;家長平時也要加強鼓勵,有了家長的陪伴和激勵,孩子會越發自信堅強。


巧影之星


第二個方法是自己也學一段時間鋼琴,等自己在家可以彈曲子了,就可以帶動小孩也慢慢喜歡學了,因為學鋼琴對於一般家庭投入比較大,這樣鋼琴的利用率也比較高。希望您能採納


星光吉他手



凌源生活網


先要確定孩子是否有興趣愛好學習,若有,平時應多帶孩子參加一些音樂會活動,耳睹目染對提高孩子愛好有幫助,在家聽音樂,經常和孩子談論有關音樂,鋼琴方面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