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泥炭土與國產草炭土在栽培種植花卉使用過程中會有哪些不同的表現?

新農微視野


泥炭嘛,其實可以理解為一堆腐化好的草,進口的泥炭對一些理化性質、草籽、物理結構控制的嚴格一些,但是價格也更貴一些,國內的草炭因為成本的限制和競爭,所以很多地方做的也不是盡善盡美,但是好在價格便宜,不過我個人實際使用基質種花,發現只要基質不是那種太垃圾的,種花基本沒問題,如果會種花的,用國內的草炭照樣養的非常好,如果不會種花的,用進口的預混基質也難以養好花卉,所以這就像我以前練書法,覺得自己寫不好字是因為毛筆不行,其實真正的高手用普通的毛筆照樣下筆如神。

所以一般的盆栽花卉基質配比,只要能達到疏鬆透氣、保水保肥的要求即可,沒必要要求必須是進口的,從這個要求出發,基質最好是預混基質而不建議使用單一基質,除非花盆特別小,容易控水,我個人使用基質種花,發現粗顆粒基質和細顆粒基質搭配效果最好,比如泥炭如果打碎之後,和大顆粒的松鱗混合,再加入一些珍珠岩效果很好,基本種絕大多數花卉都沒問題,但是一定要注意一點,那就是泥炭或者草碳本身肥力是很差的,所以這類基質種花,最好搭配一些底肥,比如加一些發酵好的有機肥,平時追肥主要使用氮磷鉀均衡的複合肥或者水溶肥,然後定期再使用一些中微量元素效果比較好。

所以說我個人對基質往往不是特別挑剔,比如草炭土可能過於像泥土了,過於細膩,因此我會經常加入大量珍珠岩、粗椰糠、松鱗等,所以不同基質類型,要進行不同的調配,然後配置成疏鬆透氣、保水保肥的基質,再進行栽種花卉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單一基質進行栽種,那樣往往會出現各種問題,稍不注意甚至造成花卉死亡。


書香庭院的玉痕


國產泥炭土和進口國外地中海泥炭土是兩種不同的泥炭土,國產的一般是內陸性泥炭土,屬於千百萬年沉積半碳化一種植物纖維的泥炭土,而進口的泥炭土主要是苔蘚類泥炭土,二者區別很多,導致的應用選擇也有區別,如下:

1、在規格上,國產泥炭土幾乎都是細規格的基質,進口的泥炭土的規格表格非常豐富,各種規格都有。

花卉種植方面,介質的規格決定很多事情。

2、國產泥炭土很複雜,終端市場上叫著“泥炭土”這個名字基質非常多,國人總有一些人要吃飯,把國產泥炭土的水攪得特別混,不是有相當經驗的花友都不確定在市場裡能買到正宗的國產泥炭土,此處對比我僅對比最好的國產泥炭土和進口泥炭土的對比。相對而言,國外的泥炭土廠家都是有數的那幾家,很集中很專業,各方面的那種專業,國產泥炭土和進口泥炭土的產品等級都不一樣。這在泥炭土應用選擇上也會決定很多事情。

3、國產泥炭土和進口泥炭土在產品獨特特徵上也有不同之處,所以在種植採用方面也有一定的獨特考慮。國產泥炭土腐殖酸方面比進口泥炭土有優勢,腐殖酸的存在是使植物更容易吸收肥料,單純使用百分之百的進口泥炭土保肥力有點欠缺,不過進口泥炭土的純淨,在扦插方面進口泥炭土有優勢。在透水方面,因為國產泥炭土基本上都是細規格的基質,又是植物纖維類型的泥炭土,所以進口泥炭土透水性有優勢,這個指標非常重要,意味著國產泥炭土適合育苗,國產泥炭土做育苗苗床非常好,但是如果做種植基質時,單獨使用國產泥炭土不是一個好的方案,還要珍珠岩配比進去,總體來說,作為種植基質,國產泥炭土大多數的泥炭土產品不宜比例太高,進口泥炭土要好一些。還有一個問題是,國產泥炭土易發病菌,滋生蟲卵,國外苔蘚累泥炭土在這方面有優勢。

4、從成本方面來論,成本也是決定種花的主要條件之一,買花不貴,土貴,土的成本是每一個種花的人不得不考慮的因素。很多人說國產泥炭土價格低,成本低,其實不見得,如果二者成本有差距,我個人覺得差得非常小,國產的都是小蛇皮袋子簡易包裝,國外的都是一大包,如果會買,二者相同費用所購得的分量其實相差不是很大。

綜上,從種花角度來說,二者都是非常好的選擇,正確使用都可以最省力、最輕鬆地種出心目中的好花。不過種花使用泥炭土時一般都不是單獨使用,都是使用複合配比型的基質,講究的是粗細合理,講究的是有機與無機的搭配,只是國產泥炭土作為細規格基質在種植基質裡確實不能佔比太大,要不然植物長大了,植物根系容易出問題,是不透水,不透氣,肥料鹽分積累造成的。






董園花卉董文進


沒必要啥也用進口的吧,我有一種花土配比方法,無償貢獻:松樹底下的松毛土跟院土一半一半配比,燒蜂窩煤的再砸碎幾個燒過的蜂窩煤,既保水又有勁,盆重還輕!任何花卉都適用!


一木難做人


其實就是粗細問題,進口的比較細,用著的時候比較舒服,對花卉的根系比較好,國產的很多里面有大木頭疙瘩,反正用著的時候挺糟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