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是什麼含義?

精進學佛改變命運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說法者”中的“法”指的是“無為法”和“有為法”。

“無為法”無形無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由因緣而生。沒辦法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也不能用思想來分別辨識。“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因此“不可說”。


“有為法”有形相,但是它們又萬形萬相,因為他們是由緣聚和而生的,緣一變化,它們也隨之變化。永遠都說不完,“說之不盡”。

“無為法”沒辦法可以說出來,說不得。“有為法”又說不盡。所以說“說法者,無法可說”。

“是名說法”。佛法也是隨緣而生的法,隨眾生心,方便當機施設,隨眾生的根基見地方便接引,為眾生開示悟入。因為眾生各各不同,無量無邊,所以用來教化眾生的佛法亦是無量無邊。因而這個隨緣而說就叫“說法”,“是名說法”。



《金剛經》的主要義旨是用來破相、破執著的。前半截是用來破“我執”,叫我們不要住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是“我執”,都屬於“有為法”,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的,緣聚則生(即是“如來”),緣散則滅(即是“如去”)。認識了這個“有為法”的真相後,就不必要再執著於相,破“我執”。


《金剛經》後半截為我們破“法執”。現在佛為我們所說的這個佛法也是屬於“有為法”。《法華經》上佛說“諸佛為一大事因緣而出現世間,即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出現於世間。”。佛的現身和他說的法都是有它的因緣的。由因緣而生,也就有生滅相。所以對佛法也不能執著。這是要我們破“法執”。


E在想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是出自《金剛經》經文中的一段話。

《金剛經》是大乘的教法,是趨入十地菩薩以上的證量才能受持的。經文的內容也主要是佛陀對弟子須菩提的開示,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記錄並演說的。所以,一般人也無法理解其中的含義!其實前面兩句都是很好理解的, 但是很多人會卡在最後這句“是名說法”的問題上。

現在就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幾句經文的含義:

1、我們先來看看,“說法者”:就是講法的人, 說有資格講法呢?而且是針對十地以上的菩薩,當然是佛陀了。佛法是宇宙大自然本來具有之法, 是眾生因緣的示顯佛陀隨因眾生的祈請而開啟了教法。所以佛陀有什麼法可講?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說“講法者,無法可說”。

2、那麼問題來了, 既然“無法可說”, 又何來“是名說法”?原來無法可說也是一種說法。因為佛陀很多時候是不開士佛理的,佛陀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禪定狀態下,大家看經文也知道,一般都是弟子周匝環繞,頂禮祈請佛陀開示,然後佛陀才開始說法的。但是世間很多眾生不是學佛人, 同樣就是很多學佛或者信佛的證量也達不到十地菩薩的證量,那麼他們的恭敬心是升不起來的,但是他們也會讓佛陀開示。因為不具備恭敬心,所以很多時候佛陀是不講法也不開示的,但是也就是一種開示了。名曰:無言的開示!

3、最後,我們現在就來解釋一下“是名說法”:為什麼佛陀對有些問題很多是不答的?也是說法呢?為什麼呢?是發心的問題:恭敬心和信心。

求法者的發心問題。一個是問題的本身超出了他本身可以理解的範圍。所以對於利益眾生來說, 有些問題本身不能讓眾生受用的,產生不了利益的,就不方便來做開示!如果沒有恭敬心和信心的話,就會帶著挑剔佛法的殊勝性的心態也就是世俗說的吐槽式學佛。這樣的話必然會帶著一種批判性的角度來看待經文!你放心的看, 任何一種教法都能找出他的問題!因為都是有為法;方便說。都是針對性的開示,不是究竟圓滿無漏的。

比如:你貪心就讓你修佈施;嗔心就讓你修安忍。但是反過來如果你沒有嗔心有什麼辱可以忍呢?這都是相輔相成的事情,你說上就遠離下,你向左就遠離右。你想找問題就永遠有問題。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所以這佛法只有在無上恭敬心上來觀照他的目的才能得到受用的。所以佛陀很多都是默然的,沒有辦法給你做開示了。

因為你不想否定自己,沒有一種恭敬心信心的祈請祈願。因為你不信佛,信的是自己。所以佛陀看恭敬心不到位,也就默然不作答了。所以針對這類的信眾也是一種說法“是名說法”!

佛陀最初要求弟子都必須出家,斬斷對世俗的貪戀,升起無上的菩提和慈悲,所以弟子每次都是恭敬頂禮膜拜供養佛陀。 佛陀才開啟教法,名曰:“是名說法”!同樣,佛陀的開示都是針對佛教徒的,具備最基礎都是在恭敬心和信心上增上的。儀軌戒律都要依教奉行, 不能自己定義自己的知見和教法,自定義規則。所以這個佛法的標準就是依止的根本。

《金剛經》 中的經文內容證量極高, 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包括我搜索了很多百度上和一些佛教網站上的關於金剛經《金剛經》內容的開示 ,很多都有偏差。 所以大家一定要找個明師去依止, 依教奉行。這樣才不會在修行路上盲修瞎練,走很多彎路。願大家早證菩提,吉祥如意!



上師壇城


若說是解經,我就不會說。當是文化來講,我就將我所理解的,說與朋友們參考。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這是《經剛經》裡佛對須菩提說的話。是佛在講自己這個說法者,說他說了那麼多法,但無法可說,這就是說法,真正的說法者。這話,很繞,一般還真難以理解了,因為太矛盾了嘛!又是說法,又是沒說法,這是什麼狀況?

原來,這是覺悟的人才這麼說這麼認為的。因為佛陀是覺悟者,已經在無我境界,不會像一般凡夫之人,總以為自己有什麼本事,有什麼智慧,要來教導給大家,要體現出自我和自我的智慧出來。佛陀已經超出這個境界了,所以,雖然說法了,講了眾多法門等,但沒覺得自己有說什麼法啊,也沒有認為有什麼是必須要說出來的。會說法,都是應機而說,有需要就講,沒這個需要,就也不講,都不是自己刻意要做的事情。這才是佛陀的境界,說了,也就過去了,不會停留在我講了什麼法,還要講什麼法的這個分別上。因此,“是名說法”,這就是佛陀說法的狀態。

講這話,是為了表明,一切還是在自心,自心能超脫出來,便是解脫,便是自在。所以佛陀還講了,若是人們認為佛陀覺得或炫耀他自己說了很多法的,那這人就是毀謗了。很多人,也在這裡產生誤解,說那到底是要讚歎佛說很多法的功德呢?還是不可以讚歎佛說法的功德呢?這是沒必要的,我們當然尊重現實,當然讚歎佛說很多法的功德,這是理應承認的。但不要認為佛自己有覺得自己有說很多法,就可以了。

因此,“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這說的就是佛陀的境界,無關別人的認為。【本人悟空問答命理師陳一宏,歡迎關注交流】


命理師陳一宏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這句話就告訴你一個宇宙真相:沒有法。

佛來此土教化眾生,他兩手空空而來,手頭什麼法都沒有。他到了這個地方先去做幾件事情,從中觀察這個地方存在些什麼問題,然後為了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他開始教化。

這個地方的法師從來不去做事情,他根本就不知道社會上存在些什麼問題,他就開始盲目地教化眾生。

弟子凡有什麼疑難雜症去請教法師,法師口裡都能說出長篇大論來回答。這說明法師手頭有法在,一目瞭然他就是外道。


舉個例子:一位學佛居士因隔壁鄰居家著火殃及到她家,她家的房子也被大火燒掉了。這位學佛居士面對飛來橫禍打擊太大以至精神失常。同修去請教當時一位著名的法師,法師天天關在唸佛堂裡連門都沒有邁出一步,他根本就不知道事情造成的原因。按理說他應該先去調查一下然後再來解答。可他卻囗若懸河說出一大堆道理來,說什麼這是過去世業障現前,幸虧唸佛了,業障提前報掉了,而且轉重報為輕報等等他本人想出來的一些歪理邪說。

人家已經遭遇泰山壓頂般不幸,夠慘得了!法師不撫慰對方反而雪上加霜,在她傷口上撒鹽。這是對她的人格尊嚴的最大侮辱!

這個地方的法師居然是這樣子教化人的!佛看了都搖著頭對身邊的弟子說:“這個地方的法師原來都是蛇蠍心腸,太狠了!”

凡是學佛弟子有什麼疑問去請教法師,法師的回答都是千篇一律,差不多都是弟子本人業障深重,過去世業障現前,現世受報了!佛說世間法無常,無常法。法師將無常法當作常法

來講,這就是外道的一種!

再舉一例:一位唸了一輩子佛的老太太有一天上街被車撞死了,同修又去請教法師為什麼佛不保佑唸佛人?法師的回答還是那一套,說什麼這是過去世業障現前,幸虧唸佛了,業障提前報掉了等等。

佛派淨土人來此地教化眾生,他們教化告一段落留下一套經典在此地,他們本人就回淨土去了,不會留下來陪伴我們修行。我們學習了他們的經典掌握了他們傳授的方法,修行要靠我們自己。哪有學生學了老師的本領就要老師日夜保護他的道理?

佛對他身邊的弟子說:“這個地方的法師個個都是小皇帝!學了佛了佛就要做他的貼身保鏢日日夜夜保護他!”

這個地方的法師真是沒大沒小!

這個地方有外道師在說法,這個地方的人真正遭大難了!


話勿信


說法者,佛也,覺悟者也。無法可說,真正的法是肉身佛說不出來的。為何?佛法,語言文字不能表。佛的法身非一非二,離開相對,才是真正的法。法身是空性的,並空亦空,所謂空空如也,是沒有語言文字可以表達的。為何?一有語言文字,就是二,就是相對的,就是五蘊六塵的。故語言文字之表達者,佛之肉身也。是名說法,這就叫說法。

總而言之,`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的意思,實際是告訴我們,佛之法身表法,佛法不可言說。這也解釋了`說法四十九年,未說一字`和`言佛說法即為謗佛`。為何?四十九年是肉身佛在說法,法身佛未說一字。以此對照心經,就很明白了。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柒道友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語出《金剛經》如來在燃燈佛所是否得法之後關於法的開示。我們知道,佛門有許多佛菩薩得道紀念日,比如農曆六月十九日為觀世音菩薩得道紀念日,如不得法,談何得道。關於這句佛說,是就事理而言,而不是說法本身。意思是法有不可思議,無可言說。《金剛經》中雲: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而凡夫之人以為得法。這是如來開示弟子不要背真向妄,虧負經戒。在眾多佛經典籍中都提到一切眾生皆具法性,這才是如來的真實義。一向修持禪宗的蘇軾在《別石塔》中借石塔開言來回答如來的所得法:石塔來別居士,居士雲:遮個是磚浮圖耶?有縫。塔曰:無縫何以容世間口螻蟻。蘇軾這篇短文的主題思想是萬物皆具法性,而佛法為一切眾生存在……南無白衣觀世音菩薩,


搖籃曲573


佛法號稱八萬四千法門,萬法不離其根本,萬變不離其宗,就是一個恬淡虛無的“安靜”。一個心中空空的“安靜”,有何可說?唯故弄玄虛者,才有迷惑愚弄世人的所謂“八萬四千法”!

道家奉為鼻祖的老子說“至虛極守靜篤”,又說“上士聞道,勤而習之。”此處勤之為何?守靜篤也!何為上士?至虔誠的傻子,唯虔誠至極的傻子,才會有真正的內心寧靜。老子還說“中士聞道,若存若罔。下士聞道,則大笑之。”中士者,自以為聰明,總好多疑至詰者是也。下士者,心高氣傲自以為不傻者,其實,就是人群中不辨真假最愚痴的笨蛋。

同理還有一說“上士學道,體之於身中。中士學道,索之於理。下士學道,求之於術。”所謂體之身中,就是內心空靜時久得天啟的感悟。而窮詰索理尋求技術者,終生不得天啟,也斷無覺悟可言。

意境最高也是最通俗易懂最直白的說法,就是現代一“氣功師”說的“上士修道,捨己利人。中士修道,利他利己。下士修道利己利他。”能捨己為人者,心中自無我執。無我執者,就是境界常空靜的人。這樣的人,於時時刻刻無我中,空靜已成自然。也唯有這樣的人,才會得天獨厚的獲得大覺悟。一個釋迦牟尼的修行,那為天下解脫苦難的境界,就是心中無我的最好示範。此後的所謂佛門,皆是我執初心,甚至是耽著我執終生無悟的愚痴遊戲者。

天下無論哪宗哪教哪派的所謂修行,全都離不開最本質的一個內心“寧靜”。道是如此,佛是如此,修道院祈禱後的安寧是如此,穆斯林祈禱後的虔誠寧靜亦是如此。因為天下幾乎都是自認為不傻的聰明人,絕不會、也不願輕易相信至簡樸的真理。所以,才會有那花言巧語編織出的八萬四千歪理邪說的法理,還有那八十萬、八百萬、八千萬……歪門邪道的修煉術,以誘惑遊戲世人。

常言道,佛門即空門。即謂空,又何來八萬四千說?人本皆知空義,一個“空”字,便已了盡其義。又何須諸多法理演繹?皆因人心皆好繁複,皆喜鑽牛角尖而曰窮究奧秘。才有了人類世界如此繁瑣複雜,終究自欺自愚的迂腐理論。而繁瑣複雜不了了之的迂腐理論,又正好迎合了人類學者賣弄聰明的遊戲需要,成就了所謂學者文痞玩弄文字遊戲欺世盜名的功利實惠。

一句“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就是告訴世人,真實讓人明白心空的道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佛法”!除此,八萬四千法皆是誘惑人心的異端邪說和歪門邪道!畢竟,天下所謂的相對覺悟者,沒有一個不是心空寧靜之下的結果。沒有心空的靜定日久,就決不可能會有真正的天啟證悟。故貌似大有法理可說的假說法者,皆是旁門左道迷惑人心的虛謬妄法。而真說法者,無法可說,唯有心中空靜。這就是自古所言“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一語的奧妙所在。


我乃天空


對於古文,要想理解含義,必須先釋義,就是要先消化文字,因為現在好多人受白話文影響太大,所以對於古文的解釋,就會用白話文的字義來說明,因此好多都是漏洞百出,故才有願解如來真實義之說。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這句話出自金剛經,這裡先釋義:

說法者,說就是解說,演說;法就是解說的對象,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就是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解說或者演說具體法的人。

無法可說,無沒有(其它);法,就是同說法者那個法,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法;可就是可以,說,就是演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除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法,就沒有其它的另外的法可以解說了。

是名說法,這個是,是指代詞,就是指代前面的內容,意譯為這,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這(指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法)才是叫說法。

故整句話的含義就是:說法的人,只有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法,才是真的叫說法。


藍天61355


如果要把“法”弄懂,非得不怕走彎路,不怕越活越糊塗的決心才行。

“說法者,無法可說”,就是其中的陷阱。明明在講方法,講路徑,有為什麼偏要強調,其實沒有這種方法、路徑呢?我的理解是,怕學習的人太執著於此,太把這當一回事而否定其他了。

學習了一條,就認定一條,然後否定其他,那樣學習的話,越學習越死。真正的求學之路,應該是學到一門,扔掉一門,不把所觀察到的,所碰觸到的,所想到的都往自己掌握的那個方法門道靠,那可能就真正有點上道了。

我的理解,這句話至少有兩層意思:

1、別執著,各種說法,只是其中很有限的路徑,甚至說,只是一些比喻而已,陷進去會很糟糕的,會越學越笨。

2、最終的結局是統一的,其效果和沒學習一樣,只不過學之前發現不了,覺察不到。學到深時,才能發現這一點,才能覺察出這一點。

就像佛說,要度眾生,大家都是又迷又笨的,但最後佛又說,其實沒有眾生可度,沒有眾生需要度。

這樣的話其實很多,我們一起學習吧。


財經作家邱恆明


說法的人,不要有固執的觀念。要根據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聽法者的受教程度,根器,採用符合實際的教學方法!或循序漸進,或點到即止,或棒打罵斥以警其邪心,或誇讚表揚以植其善念!或群修以共進,或獨學以煉志……法無定法,因材施教!名師出高徒,固守一端的人自己都有障礙,更別說教好別人了!

法無定法!佛說一切法的目的,是為了治療一切(有缺陷,有偏差,不圓滿)的心!而人的毛病各有不同,千差萬別,如何能有包治百病的心藥?!佛法是好藥,但好藥也要對症才能奏效!頭痛醫痛,腳痛醫腳!是藥都有毒,亂服法藥後患不少啊!如果別人沒有這種病,不要頭上安頭卻傷害他!

佛法要根據眾生根器與偏差,隨機而講說!好色者,貪財者,求名者,心狠者,膽小者,急躁者,拖延者,忘恩負義者……都要用不同的法才能讓其放下偏執,得到解脫!

無法可說不是真無法,而是不拘成法,妙用方是正法!說法者要觀機,因材施教,隨機應變!生搬硬套的佛法不是圓融的佛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