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身家過億了嗎?

老狼1705878


題主好,各位讀者好。

馬未都漢族,1955年3月22日生於北京,祖籍山東榮成,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收藏專家,觀復博物館的創辦人及現任館長,曾任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

馬爺,別人們所熟知其實就是最近幾年再電視熒幕上出現的多了,才被大家所知曉,也是中國隱身富豪中的一位,目測身價幾百億。毫不誇張,都知道他收藏著很多故宮博物館都沒有,都是獨件。


在富蘊


馬未都的身家怎麼可能不過億呢?

現在所謂“身家過億”,在北京根本不算什麼天文數字。五環內一套宅基地也就過億了,四環內一套四合院也就過億了,位置好的幾套學區房也就過億了。北京家產過億的土著只怕沒有一百萬也有十萬吧,何況是馬未都這種土豪呢?

所以這麼計算,馬未都在北京的房產,價格起碼在20億左右。

另外,還有觀復博物館的大量文物。當然,這些文物並非都是價值連城,但肯定有不少值錢的。此外,觀復博物館是一個企業法人,不能把整個博物館的估值放在馬未都一個人身上。但是,馬未都算是觀復博物館的最大股東,那麼裡面的資產他是可以分一大塊的。這麼綜合加起來,馬未都的資產達到50億甚至上百億也很正常。

你若問我馬未都身家是否過百億,我沒法回答。問是否過億,那絕對過億啊。而且單位是美元也可以!

當然,這些資產是不可能立刻變現的,不過這也沒關係,反正老馬又不缺錢花。


巴山夜雨涮鍋


0.很多朋友侃侃而談,卻忘了一個重要的基本常識,個人資產和法人資產是獨立的,而馬未都創辦的觀復博物館是一個民辦非企業法人,其資產是不能算在馬未都個人身上的。

1.誤算的方式有兩類,個人資產的統計,往往要統計有形資產和權益資產兩類。一些人不知道民辦博物館是法人,誤認為法人資產就是創辦人資產,所以把觀復博物館的館藏都算到了創辦人頭上;一些人認為博物館是企業法人,馬未都是董事長,所以把博物館資產按企業股權拆分的方法算到董事長頭上,這都是錯誤的。

2.《博物館條例》規定,非國有博物館的設立,要具有相應數量的藏品以及必要的研究資料,並能夠形成陳列展覽體系;博物館依法管理和使用的資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在《非國有博物館章程示範文本》中有明確要求,舉辦者向博物館提供的藏品,應依法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舉辦者提供的開辦資金,應通過會計師事務所辦理驗資。開辦藏品、資金轉移手續完成後,相應藏品、資金等資產即為本博物館法人財產;舉辦者在博物館辦理登記註冊手續後,不得抽回、撤回、轉移所提供的藏品、資金等資產,不得要求分紅。

3.綜上,所以馬未都個人的財產要和觀復博物館的財產分別計算,至少明確為觀復博物館收藏的文物,是不能算到創始人、理事長馬未都頭上的。


螺旋真理


恐怕上百億還差不多。他的身家由三部分組成,古玩、房產、品牌。古玩方面,光觀復裡公開的藏品,不論是質還是量都非常可觀(注意,這些藏品都是可以變現而不是禁賣文物)據說零幾年的時候就有三千多件,估值70多億,到現在2018年了,藏品數量肯定有增無減,觀復也開了三家了,去掉其中絕大部分經濟價值低的、去掉炒作水分,又考慮通脹因素,當前估值50億當然是沒什麼問題。這個估值不包括他的壓箱底不公開收藏,這個肯定有,且很多。

房產方面,據公開消息,馬爺是有四合院的,北京觀復的8畝房產,加上數量不明的小房子,估計價值20億以上(外地觀復都是租的,忽略不計)。

品牌方面,馬未都個人品牌和觀複品牌都可以估值,都有很大品牌影響力,這個各渠道的估值不同,但估值品牌價值30億應該恰當。

以上總計,馬爺的資產總值應該在100-130億之間,跟所有的富豪一樣,他的資產也不能迅速變現,那會導致貶值(人家為啥要變現呢?)。他需要資金的話,不要忘了,他有大量的合夥人(人脈、同好、觀復理事等等),都能大量聚集資金。不過老北京嘛,習慣就是低調,不會誇耀自己有多少多少身家,馬爺的收藏,一般也不搞公開鉅額收購這種扎眼球的事情(所有鉅額公開收購都是意在題外)。


雲峰FishHunter


玩收藏,到了馬先生那個級別,錢多少都已經不重要了。馬先生收藏了那麼多古董,有很多今天拿出來隨便都能拍個幾千萬和過億,但馬先生不會那麼做。一個收藏家肯定會去思考將來自己收藏品的歸宿問題,擺在面前的無非是三條路: 變賣、捐贈和留給子孫,很顯然馬先生是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的,他選擇了捐贈,他曾在電視節目中坦誠的說,這不高尚不高尚的問題,確實是走投無路。可見,馬先生為人坦誠,不說假話,而且他的就這麼做了,僅憑這一點就足以令人欽佩。不明白為什麼網絡上還有人對他進行攻擊和辱罵,說一些酸溜溜的話,是覺得自己比馬先生厲害呢還是覺得永遠不如他?真搞不明白,要麼你搞一個博物館試試?要麼你把你的藏品捐了試試?

不管怎麼說,在古玩收藏領域,馬先生就是好樣的!他是睿智的長者、收藏家。



走街串巷吊兒郎當


這也是馬老師最喜歡的藏品之一。





九龍玉佩1


如今社會是一個看錢評地位的時代。例如某些大人物動不動誰身價幾億,幾十億,幾百億,我不否認他的實力,但完全不應該用錢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特別是馬未都,馬爺這樣的收藏大家。幾點分析。

第一,馬爺的身價已經不是過億來形容了,博物館過億的藏品不多,但有那麼幾件。用馬爺的話說,他有的一些東西不是錢能夠衡量的,裡面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歷史,太多的不為人知。



第二,如今的馬爺即使不靠這些古董,他的影響力也絲毫不亞於一位大牌明星,而且要比所謂的大牌明星有文化,有底蘊,有涵養的多,真正的靠自己所學所見所聞,贏得了觀眾的喝彩。這可是真才實學,不是緋聞炒作。


第三,不止一個電視臺,一個綜藝節目來請馬爺去做評委導師,但馬爺每次無不例外全部都拒絕了。他拒絕的理由也很簡單,自己有多大的能耐,吃幾碗乾飯自己心裡門清,連自己這攤還沒琢磨明白,憑什麼跨行業給人當導師。這幾句話不知道打了多少自以為是的偽導師的臉。

馬爺的身價不是錢能衡量的,他的藏品是歷史的見證,是文化的傳承,是國家的瑰寶。這些藏品和馬老自身獨到的見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更大的價值。



火星生命


馬未都多少,這個不好說,過億不過億我們不去評判。以他四十多年在收藏的古玩,估計拿出來幾件,拿到幾家知名拍賣公司,拍出個上億元那還不是小菜一碟。


光老馬的觀復博物館,恐怕估值就不得了了,裡面的明清老傢俱、瓷器,重量級的精品不在少數,以老馬在古玩圈的地位,件件都可以賣出天價,而且還有很多富豪爭相購買,一個億真不算啥。畢竟這些東西本身價值就高,再粘上老馬的名人氣,價格說不定會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然而,老馬最大的財富並不是他手裡的古玩,古玩雖然值錢,但是對於擁有它們的人來說,只是一個過客而已。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收藏了一件古玩,我們就永遠擁有了它,因為總歸有一天,它還在,我們沒了。它們終究還會屬於別人,金錢也無非一個道理,人生最大的悲哀不就是人沒了,錢沒花完。



那麼什麼樣的財富才是永遠真真實實的屬於我們呢?那就是知識。老馬最大的財富就是他的博學,這個巨大的財富能讓他即使在百年以後仍然能讓所有人記住他,以及他的藏品,就算他的這些藏品轉手他人,那個人也會無不自豪的說這件寶貝是馬未都的,而且幾千年後,人們還會記得這件東西是馬未都的。


所以,我覺得人最大的財富並不是你有多少錢,而是你能給周圍的人帶來多大的影響,而有多大的影響,取決你有多大的知識量和人格魅力。


風雲說收藏


我收藏了10多年了,我的古董都值10多億了!











世界總統特朗普


收藏界提起馬未都,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空軍大院出身的紅二代,與王朔、馮小剛、高曉松等人都有不錯的私交。數十年的收藏史,名下已是珍寶無數。

對大眾而言,認識馬未都,大多都是從《百家講壇》開始,在人們印象中他是一位作家、專家。但馬末都的百億身家其實都來自於他撿的那些“破爛”。

從破爛王到大收藏家!

據馬未都本人講述,他的收藏經歷開始於70年代。那個時候,正是中國藝術最不值錢的時期。當時,馬未都在青年文學裡當編輯,自己也寫過小說、報告文學,每月工資並不高。不過當時東西也便宜,年輕的工人階級成員馬未都,就把抽菸的錢省下來買地攤上的那些“瓶瓶罐罐”。

馬未都說:當時在國營文物商店內銷部買舊瓷器,清三代的碗非常精美,一摞摞擱地上,任我挑,10元錢一個,現在這樣的碗在拍賣會怎麼也要三、五十萬吧。

到了80年代後,馬末都成了著名作家,又有了讓人羨慕的編輯工作。這個時候他可以賺取稿費,有更多的錢可以花費在古玩上。所以,當週圍的朋友們努力在攢錢買電視機、錄像機的時候,馬未都卻仍為那些古老的玩意兒“執迷不悟”。

不過,按照1982年的國家規定,收藏古玩只能由國家指定的單位收購,個人不準私自經營古玩,嚴禁倒賣牟利。所以,對個人收藏而言,政策環境並不太理想。

馬未都描述,當時的古玩地攤就跟今天過街天橋上賣DVD的似的,地上鋪一塊包袱,把東西擺好,隨時準備著警察來了捲包袱跑人。但是,
那時文物價格低,真品多,很少偽造,因為偽造的成本更高。

日積月累,滴水穿石。就這樣,馬未都走在其他人的前面,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規模,陶瓷、古傢俱、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在古玩界已經有一定的影響力。

1996年10月,在馬未都的奔走下,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終於獲准成立。它是國內第一家成立的私人博物館。

據馬未都所說,80%的藏品其實都曾是“地攤貨” ,都是”撿破爛“來的!

2008年的百家講壇的《馬未都說收藏》更是讓他被人廣為熟知。他也成為了中國古玩界的第一號好代言人。這時的馬未已經有上億的身價。

從各個地攤上收藏來了今天博物館裡大多數寶貝,用價值連城來形容應該也不為過。但是,這只是今天的事實,退回到80年代,在國家嚴禁買賣的環境中,買家寥寥無幾,所有的收藏家誰都不會料到,幾十年後,這些玩意兒竟變成了財富。

馬未都是一位很接地氣的大收藏家,他碰瓷幾多,撿漏幾多,豁得出去,也捨得銀子,勤快跑腿逛園子逛地攤,修得一雙火眼金睛,最重要的是:他有決心,很堅定,知道自己要什麼。收藏,到了一定的時候或者說階段,就是注重靈魂上的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