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高通專利戰:無關華為,一場事先張揚的美國公司“內訌”

屋漏偏逢連夜雨。

繼新品銷量欠佳、股價跌超20%之後,蘋果因涉嫌侵犯高通兩項專利被訴至法院,其六款產品在華面臨禁售。

雖然蘋果聲稱將上訴,但據福州中院相關人士表示,由於該事項屬於專利禁止令範疇,只有一審,不可上訴,沒有二審。

苹果高通专利战:无关华为,一场事先张扬的美国公司“内讧”

因此蘋果只能提出複議。北京國標律師事務所專代合夥人王春律師表示,臨時禁令沒有二審,只可複議一次,但複議期間並不會影響禁令執行。

據華為此前披露,高通是華為的核心供應商之一,因此不少輿論質疑此案存在諸多商榷空間,比如針對iPhone的銷售禁令屬於《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行為保全”,但在民事訴訟中,行為保全是一個很少被激活的法律裁定。對此,王春回應稱,訴訟禁令最早應用於專利領域,後來民事訴訟法將其應用範圍擴大到整個民事訴訟領域,他表示福州中院對於iPhone的“訴訟禁令”既符合中國的法律規定,又符合中國的政策要求。

隨著裁定書的披露,此次高通與蘋果的專利戰背後,就是一場因兩個美國公司 “內訌”而引發的商業糾紛。

臨時禁令威力何在?

據王春介紹,訴訟禁令最先出現在專利法及其司法解釋中,也就是說訴訟禁令最早應用於專利領域,後來民事訴訟法將其應用範圍擴大到整個民事訴訟領域;現在行為保全已經是知識產權侵權訴訟中應用很成熟的對權利人合法權益的救濟途徑了。

此前有說法認為,福州中院作出禁售裁定是冒了風險的,或者說法官認為侵權的可能性很大。萬一行為保全裁定有誤,蘋果公司期間的損失,誰來負責?

王春介紹,一般法院作出行為保全裁定時,都會要求申請人提供足額的擔保,一旦保全有錯誤,會用擔保賠償被申請人的損失。目前披露的裁定書顯示,本案中高通提交了銀行提供的三億人民幣的保函。

苹果高通专利战:无关华为,一场事先张扬的美国公司“内讧”

高通提交3億元保函

如果蘋果公司最終能夠在涉案專利的無效程序中勝出,三億保證金不夠,蘋果是可以要求高通繼續賠償的。業內人士稱,法院一般不會主動頒發禁令,某種意義上,該案至多就是商業糾紛。

2017年9月,福州中院內設的知識產權法庭掛牌成立,而作出裁定的福州中院亦曾於2018年7月下達“訴中禁令”,芯片巨頭美光的Crucial英睿達產品線被禁止在中國銷售,但目前依舊可以在京東上輕易購買相關產品,未受禁令影響。此次蘋果公司六款產品在華面臨全面禁售,但從各大電商平臺和蘋果直營店的購買情況來看,舊款iPhone的銷售目前亦未受到影響。

蘋果會遭遇致命性打擊嗎?

且不說消費者仍可在中國購買所有iPhone機型,長期跟蹤蘋果公司的分析師對禁令亦不以為然,富國銀行認為它僅僅是“新聞風險”,不影響蘋果在華的銷售情況。

資料顯示,此次蘋果手機被禁售的原因,是其侵犯了高通的兩款軟件專利:

1、調整手機照片大小

2、通過觸摸屏管理App的程序。

這兩項專利之前已被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為有效。正因為蘋果的侵權行為地在中國,所以高通可以在中國起訴蘋果。

具體到本案,禁令本身是針對具體型號的硬件而不是針對軟件,而實現涉案專利功能的卻是操作系統而不是硬件。因此,也有觀點認為,蘋果事後以在售手機均搭載iOS 12操作系統為由,表示沒有侵犯高通的專利,是說得通的。

苹果高通专利战:无关华为,一场事先张扬的美国公司“内讧”

雖然蘋果不會遭遇致命性打擊,不過這很可能是蘋果命運下滑的開始。

自蘋果推出新iPhone以來,訂單不及預期、供應商訂單減少、評級遭下調等不利消息接踵而至。而蘋果與5G芯片領軍者高通不和,讓蘋果5G手機最快要到2020年發佈。而目前5G的商用的窗口期即將到來,多份券商研報顯示,明年下半年正式啟用5G商用化。

蘋果和高通的爭議點在於,高通指控蘋果竊取芯片技術,偷偷交給英特爾,而英特爾8161調制解調器芯片正是蘋果下一代5G手機的唯一供應商。(文/小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