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投信託和私募基金哪個更好?

SXDG258369


投信託和私募基金哪個更好?很難推薦一個標準化的答案。

需要根據經濟形勢、投資人的投資風險偏好,等等來分析判斷

信託公司產品:由信託公司發行,收益率跟投資期限都固定的產品,跟銀行存款、國債等類似,屬於固定收益類產品中的一種。

信託產品特點:收益穩定,投資期限1-3年。


私募基金,是指通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投資者募集資金而設立的基金,其銷售和贖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過私下與投資者協商進行的。

私募基金有證券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等


對於投資人來說,兩者最大的不同:信託:對於未能履行受託人義務而給受益人造成損害的要用自有資金進行賠償;證券基金只要管理人不存在違約情形,一般不會賠償。

股權投資基金收益高風險大。

投資探討(不構成投資建議):

1、即可以投信託產品的同時投私募基金。風險和收益互補;

2、若您的風險偏好較高,在A股牛市或熊牛轉折期,可全部投陽光私募基金,可能會有較好收益;

私募股權基金最好的時期已經過去,可以考慮參與頭部GP設立的項目式基金,這類基金一個項目設立一個基金,投資人知道投的項目處於什麼行業,行業增長的空間有多大,項目公司在行業的地位、退出路徑。風險可以適度判斷。並有可能獲得較高回報(前幾年有可能獲得N倍)

3、若您屬於厭惡風險的投資人,還是選擇信託產品,畢竟是固定收益,目前收益約7-8%左右。

投資有風險,決策需謹慎。歡迎在評論區發言探討或加關注。


貝蒂A


  信託和私募基金作為比較熱門的投資產品,一直受很多投資者的喜歡。那麼,200萬費用投信託和私募基金哪個更好?下面就來為您介紹一下吧!

  200萬費用投信託和私募基金哪個更好?

  1、信託——是信託公司發行固定收益產品,信託由中國銀監會監管;

  信託產品要看兌付風險,收益能否實現,本金是否安全。

  信託屬於固定收益產品,年化收益在10%左右;

  信託是信用委託,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是將你的資金委託給信託公司給你打理。信託理財產品一般是做政府的一個項目而募集資金,期限一般在兩年到兩年半,利率一般是8%-8.5%,有時甚至到9%。信託公司一般都是從銀行脫離出來的,所以資質好,人員素質高,我一般都是在從銀行脫離出來的北方信託,做了這麼多年還沒出過風險。

  2私募基金——是由基金管理人私下針對特定投資群體募集的資金;

  私募基金的最大收益不封頂的,貌似收益有超200%的,當然也有負收益出現,據統計2017年私募基金收益平均率是9.3%;

  私募基金是指非公開方式向少數投資者募集資金而設立的基金,其銷售和贖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過私下與投資者協商進行的。我的一個朋友投資私募基金100萬,利率10%,期限一年,結果到期,私募基金公司的老闆,攜款外逃了,我朋友的錢血本無歸。打官司還找不到人。

  私募產品要看私募基金的能力,確定投資能力確實很強,私募的可能收益,遠大於信託,選擇好私募的難度也很高。

  所以,普遍情況是信託收益的確定性大,私募基金收益確定性更小。

  以上就是關於200萬費用投信託和私募基金哪個更好?的全部內容介紹,更多金融投資知識,請繼續關注!


記錄生活中的細節


答案:這個問題比較寬泛,前提條件不同,選擇會大不相同

1.如果你的金融資產只有200萬,那我建議你還是投銀行的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或者投一些極好標的物的信託(具體產品可以私信我,幫你分析)

2.如果你300萬甚至更多的金融資產,我覺得可選的就很多,
1)信託的選擇還是看標的物,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必須以安全為主的資產為優先前提,現在的信託產品不比10年前,也存在兌付風險
2)如果你是風險偏好比較高的客戶,那可以選擇私募產品,如何選擇這樣的產品呢?主要看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能力,過往業績,這是一個2/8分化嚴重的市場,極其優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獲取了市場絕大部分的收益,同時這也是一個資源稀缺的市場,並非每個人都有機會能投入到私募產品當中,份額有限,私募股權基金對於高淨值客戶來說,是一種資產配置重要的環節,幫助客戶解決財富增值的問題


歡迎您把有困惑的私募產品與我分享,幫助你分析產品,不再掉坑,私信聯繫


直言理財


信託和私募基金,雖然都是“受人之託,代人理財”,但清檸更推薦題主200萬選擇信託產品!單從二者的風險承受能力上來講,信託公司是有賠償能力存在的,而私募基金方真心不好說嘍!

清檸和大家聊聊信託和私募基金不相同的各個方面

1、根本概念都不同:

  • 信託——是信託公司發行固定收益產品,信託由中國銀監會監管;

  • 私募基金——是由基金管理人私下針對特定投資群體募集的資金;

2、風險承擔能力不同:

  • 信託是有一定規模和資金實力的資本組成,信託管理方法規定有:如果給受託人帶來資金損失是要由信託公司進行賠償的;而私募基金就很難確定了;

3、資金池和操作模式不同:

  • 信託設立後是有一個固定的資金池,不存在放大資金池;

  • 私募基金——有可能無限放大資金池,原計劃是1000萬,給投資人一定的承諾收益後,資金池可能變成5000萬,再用5000萬去找1個億甚至更多的資金;

4、資金投資方向和期限不同:

  • 私募基金——資金主要投向證券市場,期限一般比較短;

  • 信託——它投向範圍就廣的多,信託在外國是非常成熟的產品,信託和私募基金起投都是100萬,一般家庭很難介入;信託計劃週期長,一般一年起跳;

投資就是為了收益回報,這個當然要比較下( 感謝Mr.Song提醒,漏寫了)

  • 信託屬於固定收益產品,年化收益在10%左右;

  • 私募基金的最大收益不封頂的,貌似收益有超200%的,當然也有負收益出現,據統計2017年私募基金收益平均率是9.3%;

信託100萬起投,已經攔下了我們大眾理財人群,對於普通投資者,清檸建議還是選擇公募基金更為妥當!!!


夏天的清檸


信託和私募基金有很多共同點和不同點。

共同點:1.起投門檻都非常高,100萬起,信託產品現在基本200萬起了。從固收信託和固收私募基金產品看私募基金略高。也都是都不能保本!

不同點:1.信託產品是信託公司發行,屬於國家頒發金融機構牌照,私募基金只是證監會基金協會備案審查,屬於備案金融產品!

2.私募基金範圍更廣。有證券投資基金,股權基金,其他私募基金,資產配置基金。類型不一樣風險不一樣。

3.如上所說金融監管不同,同為固收產品下,私募基金的風險更大,源自於其他類型私募基金的設計風控規範性不夠。


光大金控理財規劃師


200萬資金是投資信託還是私募基金,當然是投資信託理財產品了。

信託是信用委託,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是將你的資金委託給信託公司給你打理。信託理財產品一般是做政府的一個項目而募集資金,期限一般在兩年到兩年半,利率一般是8%-8.5%,有時甚至到9%。信託公司一般都是從銀行脫離出來的,所以資質好,人員素質高,我一般都是在從銀行脫離出來的北方信託,做了這麼多年還沒出過風險。



私募基金是指非公開方式向少數投資者募集資金而設立的基金,其銷售和贖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過私下與投資者協商進行的。我的一個朋友投資私募基金100萬,利率10%,期限一年,結果到期,私募基金公司的老闆,攜款外逃了,我朋友的錢血本無歸。打官司還找不到人。


所以僅就這兩款理財產品,我傾向於投資信託理財產品。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大家還可以討論,提出不同見解。

請大家關注金融929,帶大家一起遨遊銀行內部的經營管理和經驗體會。



聊銀行


  個人覺得信託相對安全一些,但私募收益一般高於信託,相對風險也要高些。

  根據個人承擔風險的程度選擇理財產品。

  信託機構具有一定的賠償能力,即使出現虧損,也有能力進行賠付;而私募基金,就難說多了。而且在操作過程中,私募基金也存在不確定的因素。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相關可關注拓天速貸!


曦光生活家


買信託肯定死翹翹,你去查詢下往期的投資記錄就知道了,絕大多數是買垃圾股,清槓桿只是催化劑。私募還不如公募,對大型公募基金來說,買績優股等待公司緩慢成長的果實,是應做之事。不切實際的期待只有惡果。


時間軸1


要具體瞭解投向,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決定投那個,私募基金一般投兩個方向:證券、股權,證券型的要對基金管理人要有一定的瞭解,有那些投資成績,股權型的要看基金管理人做過那些成功的股權投資案例,信託我不太瞭解,凡事都是對比而來的,風險與回報是成正比的,要盡調後做出投資決定,不見得信託比私募安全、收益穩定,也不見得私募回報比信託高,風險係數小,得各方面結合起來,評定那個好本來就是很難的事。


駝城騙子


要對兩種具體產品獨立分析。普遍情況是信託收益的確定性大,私募基金收益確定性更小。

信託產品要看兌付風險,收益能否實現,本金是否安全。

私募產品要看私募基金的能力,確定投資能力確實很強,私募的可能收益,遠大於信託,選擇好私募的難度也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