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自行車愛好者都會把山地車換成公路車?

缺鈣少愛1


迷戀速度

這個問題可能我比較有發言權利,我在上初中的時候騎的一輛山寨山地車,因為當時啥也不懂,所以買車也不懂,只覺得山地車好快啊,比普通的自行車快很多,再加上那個時候發動機不錯,所以在大街上笑傲群雄,直到在初二的時候,班上有同學騎公路車,一個捷安特的平把公路,一輛忘記什麼牌子了,那時候還是梁變。之後比賽騎車,就發現他們騎的真快,我一直以為是我自己騎車不行,直到我試了他們的車子,才知道還有一種車子叫公路車,能那麼輕那麼快。之後工作後就給自己買了公路車,就一發不可收拾的迷戀上他的速度

騎車不裝逼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另外一個就是公路車比較帥吧,低趴的姿勢,纖細的車身,感覺就如同開跑車一樣,再加上公路車比較小眾,可以說十臺自行車九臺山地車。再加上本身不怎麼喜歡山地笨重的外觀,所以選擇了公路車

從簡入奢易,從奢入簡難

除非是特別喜歡上山,或者野外騎行,又或者公路山地雙休,我想沒有人會不喜歡這種又輕巧又快的車子

公路和山地如何選

這點主要還是看你自己的定位了,不光如此,還要看你的預算情況,如果4000以下的話,山地車還是很不錯的,因為公路車的話,5000左右能有個比較好的騎行體驗,如果說比較迷戀公路的話,也可以慢慢攢錢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愛騎車的小曹


這個問題我應該有絕對權利太回答。騎車到現在快三十年了,騎這種山地車10年左右,公路車五年左右。看我家裡的車就能看出,公路車騎得多山地車騎得少(掛牆上肯定比放地上更麻煩)。山地車上手容易,有減震,輪胎粗通過性也好,騎車姿勢也不像公路車趴那麼低,總之是好騎一些,所以很多山馬黨(山地車在馬路騎)。但是公路車不一樣,把距窄造成操控更難,輪胎細造成通過性差,佝僂式的姿勢趴的更低造成剛開始騎會覺得很累。可是如果你克服了這些障礙,會發現公路車更爽,更快,更有騎行的樂趣,而輪胎也不會那麼脆弱,通過性也沒有那麼差,一般的馬路牙子還是容易通過的,加上城市建設越來越好,道路也越來越好,以前路面到處是坑的情況也越來越少,當然更多人慢慢喜歡騎公路車了。



老小夥閔同學


這個問題和個人喜好以及周圍的騎行環境有關。

首先說一下兩者的區別:山地車比較容易上手,騎行姿勢比較直立,不會太累,通過性好,適合各種路況;公路車風阻小,更輕,速度快,容易保持較高的勻速,只能騎路況好的鋪裝路面,比較挑路。


下面我來分析一下你該買什麼車。

1.如果你所在地區有山,並且你是一個樂於挑戰,喜歡征服高難度山路,嚮往大自然,樂山好水,喜歡刺激的車手,然後你平時代步或者鍛鍊的路況比較差,那麼你適合買山地車。





2.如果你所在地區路況很好,而你又是一個安分守己,但是喜歡追求速度,看到馬路牙子和臺階不會想騎上去的人,那麼你應該去買公路車。



至於你說一些從山地車換到公路車的人,我覺得最主要原因是他不越野,不喜歡老往山裡跑,又喜歡速度感的人,我身邊也有這樣的。根據你的自身情況來選吧。


兩輪俠


我以前騎的山地,後來換的公路車。平時壓馬路騎山地一個胎阻大,騎公路車更加適合普通路面,有的人都被誤解,認為公路車路面要求高,輪胎細容易爆胎,其實這都是錯誤的,而且我更喜歡騎公路,姿勢很帥,配上騎行服,鎖鞋,頭盔,賊帥。而且公路車輕便,當然了還有一種叫高速山馬的自行車其實就是把軟叉山地換成硬叉



叼著燒餅看夕陽


騎車四年,換了五輛車,因為當地路況還不錯,騎了一年山地就換公路了,現在騎自己的山地,感覺卸力的地方很多,公路踩一腳力的傳遞很直接,騎上公路以後很少有在換回山地的車友,現在各地的路況都很不錯,公路車都能應對,公路車已經發展了100年的歷史,山地也就三四十年的歷史。不過公路車投入比較大,隨便一輛差不多的就要萬元起步。不過外行好多會看著2000的山地比20000的公路值錢,說這車沒減震,胎又細,不值錢







騎行在冷風中


我入公路是為了更輕快叭

我騎山地車三年了,山地車主要是用來騎長途和艹山的。入公路車是感覺輕快,當然也貴,公路車的傳動效率很好,重量也輕,所以入了公路的坑!










邊騎車邊拍照


山地車與公路車之間還是有區別的,這要看在什麼情況下。



山地車適合長途旅行,因為它可載貨物,適應任何路況,扎胎爆胎機遇小,而且可以補胎。不足的是騎行費力速度上不去,也沒有公路車那樣騎著拉風。



公路車正好相反,穿著一身簡潔的騎行服,一路風馳電掣,威風凜凜,但只能在良好的路面行駛,跑長途可不行。有人說了,為什麼在川藏線上也看到有騎公路車的,告訴你吧,他們有保姆車跟著,騎一段就上車享受了。


文武斌哈哈


這是個必然的現象,山地車的設計是在2個半小時內運動強度,包括坐墊也是這樣的設計,即使摻雜了人體工程學,也註定它是短時間運動設計的,而公路不一樣了,一般一出行就一百公里的很多。再就是省力,也是很多人放棄山地轉向公路的因素,同樣的力公里比山地可以多滑行好多米。再就是可以更好的鍛鍊。例如踩踏頻率和呼吸的搭配。

由於需要長時間的騎行,有必要去做一個fitting。而且是買之前就去做

一個騎行團隊,什麼車都有,試想你騎一個山地拼命的在追騎公路的,騎公路的多數不會等你的。你可以說你自己的體能好,但是一次可以,你來個7,8次你自己都會懷疑人生。還有心理層面的失落感都會強烈的讓你去更換公路車。

當然還有摺疊車,但是也最好是公路設計理念的摺疊車,451的。可以提供給你輕鬆完成100km騎行計劃的基礎條件,406的摺疊車要想完成100km的騎行有些累,如果持續幾天,406的摺疊車騎更容易出現運動損傷跡象。

買公路車入門要選18速,,20速。山地的要選擇9,27,11速,22速這樣的速別搭配的,才會更合理一些,同時要根據車輛計劃自己的騎行線路。這些速比搭配的自行車遇到上坡時更容易應對,8速,16速,24速,這樣的速別有時候會比較尷尬。


竹林靜語


不能說是更換,應該是多添置一臺公路車。現在環境發展都比較好,很多的崎嶇山路,也都修建成了柏油或水泥路面,對於想要速度、又想爬坡的,具冒險精神的一族人的另一種選擇。但是,山地車也有它不可取代的優點,就是它的通過性!很多極具挑戰的沙石泥土山路,只能玩山地車!

但是,我們這個所謂的自行車大國,卻對自行車一族非常不友好,還可以說是敵視!很多的路不準走。所謂的綠道也是一段段的,還有很多斷頭路。在這樣的路上騎行,分分鐘會遇到生命危險的。

最後看幾張圖把,下面頭三張是山地車走的路,後一張是公路車走的路。最後給大家個養眼的公路車美女!







耶律楚才46079282


自從騎公路車山地已經丟棄幾年了,個人比較追求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