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藝考生背水一戰:如何選擇校考學校,保證收益最大化?

2019年藝術生統考和單招很快就要開始了,校考院校挑選也到了關鍵的時刻。然而,還是有部分藝考生在挑選校考院校時仍然很盲目,有時完全是腦袋一熱就做出某些選擇。

隨著各省市藝考的陸續進行,藝考的步伐越來越近了。在今年藝考的嚴峻形勢下,莘博文化藝術學校結合過往藝考院校簡章大數據,為大家總結幾條校考意見,並分析考生在選擇學校時常犯的幾條錯誤。希望對還在糾結如何挑選院校的考生有一些幫助。

2019年藝考生背水一戰:如何選擇校考學校,保證收益最大化?

選擇校考學校要拉開檔次

在參加藝術類校考考試前,考生和家長要對參考學校屬於哪一批次心中有數。藝術類報考分三個批次,考生家長最好根據考生實力在每個檔次選擇一到兩所學校參加考試。有考生家長說,以她的經驗,每參加一所學校的考試都要做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從準備考生參考題目到一路上的衣食住行都得全盤考慮。

對於藝考生來說,如果報的學校太多,不僅增加不少家庭開支,也犧牲了孩子寶貴的文化課複習時間,更主要的是即便拿到全部參考學校的加試合格證,到填報志願時也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起作用。

2019年藝考生背水一戰:如何選擇校考學校,保證收益最大化?

注意同一學校不同的專業的不同要求

此專業不等於彼專業也行。所以要特別關注和研究具體學校的招生章程和錄取規則,然後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選擇取捨、揚長避短。

藝考生可以依據招生簡章初步篩選報考院校。首先每位藝考生要學會查看院校的招生簡章、招生計劃、招生專業、考試內容、錄取原則等方面的信息。在各大院校的招生簡章公佈之後,考生要學會利用簡章來挑選自己的目標院校,可以多選幾所院校為後續的二篩選做準備,初步篩選好學校之後,要再根據自身的專業和文化課現狀,參照各院校的考試時間和考點安排等對所選院校做二次篩選,同時還要參照學校發佈的各院校的往年招生陸續信息,做最後一次篩選。

2019年藝考生背水一戰:如何選擇校考學校,保證收益最大化?

一定要選擇1-2所保底的學校

保底的學校,可以是專門校考的學校,也可以是採用聯考成績的學校,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例如北工商、北交大、北工業,都可以去參加校考,相對難度並不大。採用聯考成績的,要結合自身的文化課水平,一般採用聯考成績的學校如廈門大學、同濟大學,都會看文化課排名。所以如果自身文化課優勢較強,就可以選擇這些學校作為保底,剩下的時間專門練習第二檔的學校校考。最後三個月迅速衝刺文化課。

一定要明確自己適合哪種錄取方式

一定要選擇按照這種錄取方式錄取的院校。 很拗口不是。其實,這一點最重要,比選擇地域,學校牌子還重要。你一定要了解這個學校,這個專業是按照什麼錄取的。如果你文化課不好,就一定選擇按照專業成績錄取的。如果你文化成績比較好,就最好選擇按照文加專錄取。 比如武漢大學,文化課要求過重點院校錄取控制分數線70%, 我的建議,看招生簡章,第一看是否在所在省份招生,第二看考試科目,第三就是看錄取方式。不適合自己就趕緊換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