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銷售管理,需要分析哪些關鍵指標?

首先還是要明確分析這些銷售指標的目的。漫無目的,分析得再漂亮,對決策沒有指導意義,領導也不在意。

1、分析銷售指標有什麼意義?

從兩個層面上來講,一個是對銷售情況的整體把控,將重要的指標呈現在一張報表中,通常看的就是銷售日報或週報,用於監控數據異常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另一個是特定性問題分析,通過數據的展現觸發對業務思考,來挖掘原因和解決措施。比如為了提升銷售額做的產品對分析,渠道對比分析,退貨量對銷售的影響等。

所以分析什麼指標,不妨找銷售經理深度瞭解其需求,特定問題特定分析。

抑或是參考下面銷售數據分析體系,來尋求分析的思路。

2、銷售分析追蹤哪些指標?

以電商零售企業為例。主流的銷售額、訂單量、完成率、增長率、重點商品的銷售佔比、各平臺銷售佔比。更多的也可以跟蹤利潤、成交率(轉化率)、人均產出等。

基本業績分析:

建設銷售分析體系,以渠道組織、商品體系實時監控、統計銷售業績。

指標追蹤:

根據數據間邏輯,從彙總數據的異常,從時間、品牌系列、地區緯度進行鑽取識別問題。

做銷售管理,需要分析哪些關鍵指標?

做銷售管理,需要分析哪些關鍵指標?

商品價值分析:

根據商品的銷量、利潤等指標分析商品價值

價格帶分析:

分析價格帶利潤、價格帶銷量。

做銷售管理,需要分析哪些關鍵指標?

做銷售管理,需要分析哪些關鍵指標?

3、怎樣分析這些指標?

可以從下面三個層面來跟蹤這些指標。

  • 指標的監控,實時&累計指標的規律分析指標的對比分析

3.1 指標的監控

一般都會對這些指標進行監控,有比較傳統的:郵件報送(雖然數據的整合處理要花費業務人員很長時間,但也是要比沒有好的);也有比較高端的:led屏幕實時監控。不管怎樣的方式,也都是為了這一目的。現在很多公司已實現了指標監控的自動化,以及多平臺整合與移動化監控等。

這兒舉例用 FineReport 搭建的數據報表:

這兒舉例用 FineReport 搭建的數據報表:

做銷售管理,需要分析哪些關鍵指標?

上面的圖表是針對上一天銷售指標的監控,最重要的兩個指標(銷售額與訂單量)通過儀表盤展示出來,同時展示目標達成率,可以非常醒目的掌握最重要的信息。不達標?根據此信息就可以找到負責人進行責問了。

其他幾個主要是訂單分佈情況,分別為各個價位的訂單數量:體現客單價分佈,若某一天的數據異常,比如發現客單價150的數量突然增加,則可能是店鋪促銷帶來的效應(如果客單價下滑,但是銷售額並沒怎麼增加,則非常明顯的這次活動並不成功),也可能是某新品上線帶來的衝擊。總之,通過觀察客單價的分佈,是能夠掌握很多信息的。

商品銷量與平臺銷量的分佈:主要是對銷售分佈的掌握,這類信息要說只通過這一天的數據來看出問題來,還是有些困難的,需要連起來看。下面會有提到。

訂單時段分佈:分析各個時間段的訂單集中情況,例如上圖中可以看出用戶消費高峰期在晚上9點和10點左右。通過這些信息可以有針對性的調整銷售策略。當然,如果突然某一天的訂單分佈有了很大的變動,也值得深入分析原因。

不止是每天的銷售指標值的追蹤,累計起來的數據可以產生不同的感覺,如下圖所示。

做銷售管理,需要分析哪些關鍵指標?

一是累計銷售額達成率,從圖中可以看出整體的業績表現。右邊圖表可以與該圖形成聯動,當數據異常時,可以進一步查看各月份的明細數據。

銷售指標的累計值監控,是對整體銷售業績的掌控,而日報則關注與最近的數據,兩者應更多的是結合起來使用,既要掌控全局,也要關注眼前。

3.2 指標的規律分佈

很多事請,獨立的去看,很難發現有什麼異樣,但是將時間維度拉開,擴大觀察的視野之後,就會有很多新的發現。正如前面所說的產品銷售分佈與平臺銷售分佈。

做銷售管理,需要分析哪些關鍵指標?

上圖展示了各平臺訂單的佔比分佈情況。仔細瀏覽可以發現:在2月份(春節)期間,總體上天貓平臺的訂單佔比很高;而京東平臺上兩個旗艦店,隨著時間佔比越來越高。這些信息會有助於幫助公司調整銷售策略。

當數據出現異常變動,可以進一步瀏覽月份明細數據,可以獲知店鋪訂單量佔比的下降,是因為該店鋪的業績下滑,還是其他店鋪的業績提高,這類報表,不僅是對數據的跟蹤,也是對各負責人對追蹤。

3.3 指標的對比分析

比如從地區維度出發,從多個角度對比地區之間的差異,通過數據來給相關的團隊以無形的壓力,提醒各團隊的異常情況並及時處理。

做銷售管理,需要分析哪些關鍵指標?

上圖中,通過地圖對各地區的銷售情況進行直觀的展示,可以選擇不同的對比標準來展示。而右側兩個圖表與地圖形成聯動,分別展示該地區的目標完成情況、同比環比情況。

通過上圖中可以看出,2月份之前實際銷售情況是優於計劃值,而在2月份之後有些疲軟,5月份的累積完成額已經落後於計劃額。需要進一步分析銷售情況不佳的原因。這時選擇計劃完成率對比指標,如果所有地區的完成率都偏低,那或許是大環境的問題,如果是大部分僅少部分地區的完成率偏低,那或許更多的是地區團隊的問題。

通過這樣的佈局,可以對地區的銷售情況進行較全面的展示,不能通過單一標準的好壞來展示團隊的業績。

比如,從商品維度出發,對比不同商品的價值貢獻度,給到品牌負責人壓力,以及為調整商品策略提供參考。

做銷售管理,需要分析哪些關鍵指標?

上圖中,核心為左上角的商品利潤分佈圖,通過該圖對各商品的價值進行體現,這種圖表適合商品數量較多的情況,可以很直觀的顯示出各商品的份量。

右側兩個折線圖可與該氣泡圖實現聯動,我們分別介紹一下:

權重曲線圖:顯示商品的權重分佈情況,權重值=銷售額/周權重係數,周權重係數在上一篇已經介紹過,是根據一週中每天的銷售情況,對每天進行權重比例分配,例如週一到週日分佈為:1.1,1,1.3,1.2,1.5,1.6,1.4。這樣計算後得到的值應該是一個較為平緩的曲線,但是我們從圖中看出,6月18日的銷售額明顯高於正常值,我們可以推斷這一天是活動日,通過下面的圖中我們可以發現6月18日的單價較低,也可以側面證明該商品在6月18日屬於活動促銷期間。

同時,在6月17日的銷售情況比正常值要低,很可能是因為第二天活動造成的。而月初偏低、月末偏高,則有可能是營運團隊在月初有一定的懈怠,月末有追趕業績的情況。

當然,上面的結論都是根據數據推測出的,若要對結論進行驗證,還需其它方法,比如進行ab測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