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進口美國石油佔總進口量的多少?

春風耐我何


摘要

地煉仍是原油進口量創新高的主要動力,12月仍有較大的進口空間,而且2019年進口配額巨大增量上看,中國對進口原油的需求仍很旺盛。儘管中國國內原油消費能力可能相對疲軟,但國際油價處於低位,以及在中美兩國領導人協商的90天談判期內,增加原油庫存將是原油進口的主要動因。

2018年10月初至11月底國際油價經歷了一場由供應面主導的暴跌,從之前高油價損傷全球經濟的言論,到現在低油價進入全球大部分國家的能源消費的舒適區域,中國原油進口量喜聞樂見再創歷史新高。

11月中國原油進口量達到4287.2萬噸,約為1043萬桶/天,同比增加15.7%,環比增加8.6%,超過2018年4月份964萬桶/天。

國內原油消費不溫不火

2018年中國原油進口屢破新高,國內原油供應相對充足,但是下游成品油(汽柴煤)消費相對疲軟,1、5、9、10月甚至出現負增長,因此國內原油消費對進口量的支撐相對較弱。這主要是因為需求高峰期的遠離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增長也導致對燃油車的需求減少。

原油進口持續增長的動力

儘管中國國內原油消費能力相對疲軟,但中國原油需求的增長動力主要來自於地煉企業,2018年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為14319萬噸,比2017年多了5146萬噸,2018前11個月原油進口量多出2017年全年原油進口量25.2萬噸,由此來看,12月地煉對原油進口量的支撐仍舊強勁。

另外,中國地方煉廠的格局也正在變化,逐漸從山東等地為代表的傳統煉廠向舟山、大連等核心的現代大型地煉轉型,尤其是大連恆力和浙江石化等項目逐步投產,2018年投產之際都獲得2000萬噸進口原油使用權和500萬噸的原油進口允許量。與此同時,國內一些國有煉廠也在計劃擴能。

因此,商務部根據2018年前10個月的進口情況下發2.02億噸的原油進口允許量,相比2018年多了5881萬噸,約是118萬桶/天。

需要注意的是,2018年11月沙特原油產量也達到了1102萬桶/天的歷史最高位,隨著中國煉油產能的投放,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量超過這一數字也並非無望。

中國進口來源的多元化

由於國內資源供不應求,中國轉而大量從國外進口,因此在能源需求不斷增加的情況下,能源安全的問題日漸突出。尤其是中國的不斷強大,一些國家擺出“中國威脅論”在貿易上對中國不斷施壓,原油作為工業發展的動力不可避免地牽扯到大國政治當中。但中國在進口來源方面是多元的,在迫於壓力減少美國、伊朗進口的同時,中國增加了其他國家原油的購買以滿足對進口原油的需求。

2018年前10個月,2018年前10月中國進口原油約3.36億噸,同比增加5.9%。其中俄羅斯為中國最大原油進口來源國,在前10月進口總量中佔15%,其次是沙特、伊拉克等。

美國位於第10位(不在下圖中),在前10月進口總量中佔4%,但由於中美貿易爭端,至少9、10月份中國沒有進口美國原油。沙特也在6、7月份上調對亞洲原油裝船價格,因此中國減少了對其原油的進口,但是在美國、伊朗進口原油減少的情況下,又增加了對其原油的購買。

中國將逐漸增加對美國原油的購買

從長遠看來,出於能源安全的角度考慮,中國需要拓寬原油進口渠道,以降低對單一國家原油的依賴程度。而且,中國儼然已經是美國第二大原油出口國,隨著美國原油產量不斷增加, 2019年、2020年管道運能的擴大,中國這樣一個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市場是美國原油出口不可或缺的目標。

短期來看,在中美兩國領導人協商的90天談判期內,中國將增加對美國原油的進口。目前國際油價油價較低的時期,而在2018年末2019年初國內原油消費水平較低,增加原油庫存將是進口原油增加的主要動因。


鴻網大宗


為了平衡進出口之間的貿易逆差,美國在大量進口石油的情況下也會出口一部分自身開採的原由,而中國為了平衡對美貿易巨大順差,也會從美國進口一些石油。

得益於頁岩油開採技術的進步,美國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產油國,2015年12月,美國解除原油出口禁令,成為石油出口國之一,而中國是美國原油最大出口國,2017年1-9月,我國平均日進口美國原油18萬桶,佔2017年日原油進口量840萬桶的2.14%!


中國由於經濟快速發展石油進口量和消耗量連年升高,在2017年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原油進口國,全年進口原油突破4億噸,日進口量840萬桶,超過了美國的每日790萬桶,全年石油消耗費6.1億噸,產量只有1.92億噸。



美國頁岩油革命後原油產量激增,已經超越沙特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油國,日最高產量超過了1040萬通,2005年解除了石油出口禁令後,美國身份搖身一變成為了石油出口國之一,對世界石油價格的提振起到了很大的壓制作用。


我國的頁岩油儲量也很大,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會大大降低,保證自身的石油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