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都能或多或少背幾首古代的詩詞,而現代的詩歌卻不怎麼接觸了?

不彈棉花的樹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權且一答,看能不能搏幾個贊同。

首先,詩歌是什麼?拋開古詩,現代詩的定義來看。詩詞不過就是伴隨著音樂而產生的唱詞,後期發展變遷不談,原始功用那就是唱的。那麼反問一下,您在唱歌的時候記背歌詞嗎?自己把思維角度提升一下,你還記得少年時抄的歌詞嗎?聽到熟悉的音樂的時候,會不會脫口而出:“霍霍哈伊,我就用雙截棍!(我沒背過,所以有錯別拍我)”這不就是背誦了現代詩歌?廣義來看,寫得再爛的歌詞,也是詩歌。所以,不是你沒接觸了,而是垃圾太多,沒必要去記住罷了。

這就是第二點,古詩詞都是幾千年精選淘汰下來的金子,朗朗上口,意境優美。而龐大的創作群體所遺留下來的經典你能背幾首呢?這就是個概率問題,九牛一毛,也足夠你一生來讀。而現代詩經典有多少呢?詩歌重在思維意象的表達,當現代詩跳出了古風和格律的限制,就更加趨向於表達個人浪漫主義色彩,平仄音韻上沒辦法像古體出彩,只能在思想上要突破,又碰上文化環境的限制,這個時代根本不可能出現憂國憂民的大作了。歌詞和白開水一樣,開口閉口情情愛愛,哪裡有普世的價值?而古詩在價值觀方面走得更加寬廣,文言文也更加凝練。不愛古詩都不成。

第三點,也就是教育的推廣。這點不用多說了,其實跟第二點也有關。現代詩經典太少,大部分就只背過課本上的《雨巷》和《再別康橋》吧?頂多還記得海子的幾句而已。長了,亂韻,意象混亂,這是現代詩本身缺陷導致的,根本就不利於背誦。哪怕是《雨巷》,幾個生僻字,大家高中畢業後還能背下來的有幾個?

當然,我們不否定現代詩人的努力,可是為詩者要思想深刻,必須要付出代價。比如“傷痕文學”,比如那十年。現在只有期望在未來的某一天,後人總結我們現代詩的作品,能像我們現在精選古詩一樣,佳作頻出,朗朗上口,倒背如流。

一家之言,望能解惑。


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國學詩詞內容日常答疑。


梧桐樹邊羽


淺談課本中的現代詩


關於上面提到的這個問題,我覺得

主要是課本里收入現代詩的內容與沒有舊體詩歌的多。而且,就算收入了,都屬於課外閱讀的範疇居多。舊體詩歌,多半是課堂上重點講解的內容,對詩詞古文逐句解讀,課堂後老師還要求背誦,甚至是考試考點的內容。

憑著我的記憶,印象中現代詩歌進入課本的,有葉挺的《囚歌》,開頭的幾句,我現在依然可以背誦:

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 為狗爬走的洞敞開著, 一個聲音高叫著: 爬出來吧,給你自由! 我渴望著自由, 但也深知道—— 人的軀體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艾青的《我愛這土地》,經典名句,“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還有舒婷的《神女峰》,“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包括課外選讀的海子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以及食指的詩:《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等等。國外收入的有前蘇聯作家高爾基的《海燕》,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捲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總之,現代詩歌受各種原因的影響,正式的教學課本並沒有完全向其敞開大門,只有零星的收入一些;在課外選讀的課本里,收入的也並不太多。因此,我們現在能夠記憶背誦的現代詩歌就顯得比唐詩宋詞少了。


宏燈詩話


【最新篇】

現代的東西太多,

每天都是新的,

新的一天又有新的一天,

今天到明天二十四小時。

/

古代留下的太少,

沒有視頻,沒有影像,

文字已遠去

離今天越來越遠。

/

今天終將成為歷史,

千古傳承

幾千年的書包裡

今天倆字沉甸甸。

/

好的東西還有好的,

歷史沒有關門打烊,

只有努力,

觸角就會觸碰。

/

現代化的節奏越來越快,

古人可以幾天幾年寫一首詩,

如今一個問題一晃過去了,

質量與數量面臨考驗。

(有時進一步修改深思的時間都不夠,車輪加快了轉速,科技近幾年突飛猛進,在這裡我為現代詩略微打個抱不平。)

(換言之,把心沉下來,氣場提上去,反覆修改,時間拉長,不要急於發表,現代詩的路很長。)

(據說古人作詩先讀給家人聽,說明古人重視一首詩的質量。)

(古時通信信息交通閉塞,他們獲得的量遠遠不及當下,他們的詩思從何而來?聯想!苦思冥想!路過不能放過!

今天,天南地北,海闊天空,微信淘寶,等等,思想啊,放開一些,些許悲壯,些許情懷。)



呀丫芋頭


仔細想想,我腦海裡記住只有這幾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地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補充一下,這個問題提的確實很好,要完整講清楚估計能寫成一篇不錯的論文。我簡作此答,算是拋磚引玉吧。


九品墨香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無所得矣。”古詩詞乃是文學先輩們智慧的結晶,而我們現在人寫的文章,詩詞不管什麼題材,內容似乎都能找到先賢們的痕跡。且古詩有韻有味,形意交融。不像現代詩這樣不便於記憶。且大部分現代詩其實點上標點,就是一篇散文而已。總之一句話,我有武功秘籍,為什麼還要學三腳貓?






西山小師弟


詩詞寫作在於詩人,詩詞傳播在於社會,詩詞遺傳在於教育。今天我們一般百姓多少記得、或能背誦幾首前人留下的詩句,除了先輩詩人的寫作貢獻外,還不能忽略社會、尤其是教育的貢獻。

設想,如果沒有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我們頭腦中記得的幾句詩詞會從天上掉下來嗎?

以唐朝為例,距離今天也有2000年,流傳如此長的時間,有些詩句已成為華夏民族的文化基因。

反觀現代詩(自由新詩),誕生止今只有100年,對一個人來說是“老人”,對於一種文化現象或文學體裁,還是“愣頭青”,要知道我們有5000年的文明史。

客觀地說,現代詩在當下文學刊物裡與格律詩能夠並駕齊驅,各展風采,但在教科書和兒童讀物裡還不具備格律詩那樣的地位。另外,現代詩相對較長,有的也沒有考慮如何順口或押韻。

不過,“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有人說當下是“野草遍地”,我認為“沒有野草遍地,那來百花爭豔”。

《秋葉》

飛揚跋扈

風給了你一時錯亂興致

大地最終接納無家可歸的你

依舊保持沉寂

土地寬厚和仁慈啊

讓你懂得沉澱自己和回饋土地

讓我們與明年陽春做個約定

一片綠

(2018.12.05. 渝)

皇竹草(實名:黃幹),重慶人,男,醫學碩士學位,曾從事醫學科學研究和高等教育等工作。中國重慶市詩詞學會會員,重慶新詩學會會員,中國網絡詩歌網簽約詩人,第五屆中國詩歌節大賽人氣榜前10強,2017瀘州國際詩酒節獲獎者,2018深圳杯第二屆詩詞大賽獲獎者,2018中國黃金詩詞文大賽獲獎者,2018“印象中國年”全國首屆新春主題文學大賽獲獎者,主寫現代詩。


hgv0821


古詩詞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古詩詞之美,不僅是語言美,而且意境美,作為一個詩詞愛好者,儘管對詩詞情有獨鍾,但對古詩詞和現代詩的研究確實不多,所以只好談談個人的理解:

一、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傳承中華文明和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古詩詞之美,主要體現在他的意境上,可以詩詞言志,託物言志,也可以詩詞言情,借景抒情,詩詞裡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和為人處世的學問,甚至儒釋道學問和文人的家國情懷,讀古詩詞不僅是業餘消遣的佐料,而是國人接受教育的好教材,每個人在求學期間,或多或少都要接觸不少古詩詞,可以說一些詩詞從小就印在了腦海裡,如《登鸛雀樓》、《靜夜思》、《題西林壁》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等。現代詩多是白話文,沒有格律限制,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感情,有許多是很好的精神食糧,意境也很美,但在表達家國情懷和人生哲理上總感覺沒有古詩詞錘鍊的好,而且在宣傳普及上差許多,特別是那些絕美的現代詩除了詩詞愛好者外,普通人懂者很少。

二、古詩詞多是有格律的詩詞,語言簡潔優美,韻律清晰明瞭,無論是朗讀還是背誦,都朗朗上口,相對容易記住,而且古詩詞都不太長,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無言律詩和七言律詩,都不超過100字,只有少數詩詞稍長,如白居易的《琵笆行》《長恨歌》、李白的《將進酒》《蜀道難》等。現代詩不講究格律,也沒用嚴格的押韻限制,更多的是一個人真情實感的流露,雖然讀時感覺很好,但語言的精煉程度,留給人的想象空間不大,記住不易。

三、喜歡古詩詞和現代詩者現在還是一個小的群體,而古詩詞多是啟蒙教育的內容 ,也是兒童讀書識字、接受文化教育的重要載體,一些古詩詞是千百年來中國文化的精華,經過古人和今人的篩選有太多的途徑走入千家萬戶。但現代詩的卻不具備這個條件,所以現代詩只能被動的成為愛好者的“專利”。


文可之


一、古代詩詞主要指唐詩宋詞。這是中國詩歌史上至今無法超越的兩個高峰。語言精煉,內涵豐富,情感真摯,短短几個字能觸動人的心靈,得到共鳴。而且容易背誦。現代詩歌語言相對較長,背誦的難度大一些。

二、文化的魅力還有一個歲月沉澱的過程。詩經唐詩宋詞等等古代文化經過了幾千年,幾百年的沉澱發酵,它的魅力被一代一代人來傳承。現代詩歌在歲月沉澱方面,顯然不能和古代詩歌相比。

三、現今推崇國學傳統文化的氛圍影響。從國家層面的推廣宣傳到社會各階層的認可接納都對古代文化,尤其是古詩詞的廣泛傳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幾百年或者千年以後,我們認為的現代詩歌也會變成唐詩宋詞一樣具有無限魅力。



華華寫寫


我們記住的往往是一些比較經典和朗朗上口的古詩,有時,觸景生情,會不由自主脫口而出的正是那應景的古詩,“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冬日,踏雪尋梅,這兩句詩便躍然心上。喜歡詩詞的人大多有些多愁善感,一些悽婉的古詩也就入了夢,隨了心。“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李清照的詞讓人怎不潸然淚下。

現代人的詩詞也不是盡然被忘記,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將離愁表現的如此真摯,攜永。“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傾倒多少詩友讀者。


快樂如風174003111


看古文如品濃茶,點點滴滴有韻。

讀新作似嘗白水,平平淡淡無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