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澳大利亞的環境那麼好,那裡的人口卻很少?

來自venus的小魂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塊大陸的國家,總面積達到769.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積第六大國。澳大利亞現有人口2486萬,人口密度是3.2人/平方公里,典型的地廣人稀。那麼澳大利亞的面積如此之大,為何人口卻這麼少呢,這塊大陸真的如你所想是一塊“安居樂土”嗎?



現在先說一說我們最關心的自然環境,可以說澳大利亞這塊遼闊的大陸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好,這裡約70%的國土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天氣酷熱,黃沙漫天,綠植無幾,一片死寂,這裡是人類的禁地,完全不適合人類居住。澳大利亞共有11個大沙漠,總面積佔到了整塊大陸的20%,這裡的乾燥程度在南半球是最嚴重的,因此有限的那些能作畜牧和耕地的土地就顯得彌足珍貴了,但也只有區區26萬平方公里,且多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帶,澳大利亞的主要大城市堪培拉,悉尼,布里斯班也全部集中在這裡。



澳大利亞的人口高度集中在東南沿海和西南部,其中東南沿海集中了澳大利亞最稠密的人口,這裡也是澳大利亞大中城市分佈最多的地區。有三點因素決定了澳大利亞人口只能集中這狹窄而有限的地區:

一:這些人口稠密的地區都地處溫帶、亞熱帶,並受來自海洋的溼潤氣流的影響,氣候溫暖溼潤,這裡是澳大利亞氣候最好,最適於人們居住的地區。

二:東南、西南沿海一帶,有較好的港口,對外聯繫便利。這一帶自英國人第一次來到澳洲大陸後逐漸開始被人為開發,開發程度遠比其他地區來的高和早。

三:這些地區擁有發達的農牧業和工礦業,城市集中,因此成為人口稠密的地區。



就算是自然條件如此優越的地區,也只是零零散散的分佈在狹長的破碎的沿海地帶,如此說來澳大利亞的環境有多好簡直是屁話,這裡實際上可供人類生活的地方非常有限。而且因為這裡人煙稀少,澳大利亞成為世界上受外來物種入侵損害最大的國家,小到野兔,野貓,大到野狗,野豬,都在這塊幅員遼闊的大陸肆無忌憚的與人類爭搶有限的自然資源,和距離這裡2400多公里的大洋洲第二大國新西蘭比起來,澳大利亞簡直是一個“人類入內禁止地”,其自然條件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好。


大國布衣


澳大利亞面積769.20萬平方公里,約為中國面積的八成大小,是一個環境優美資源豐富的國家。而它的人口卻只有兩千多萬,還沒有我國重慶的人口多,這是為什麼呢?

澳大利亞,也被稱為澳洲。它地廣人稀,最主要還是因為缺水。大家都知道,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氣候,沙漠和荒漠佔比高達70%,內陸地區乾燥且降水少,一到旱季,很多河流斷流,並不適合人類居住。

儘管澳大利亞興建了大量水庫供水,但這對於水源奇缺的澳大利亞來說,水量並不充足。其次,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澳大利亞多是沙質土壤肥力低,適合畜牧及耕種的土地不到4%。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土地種不出的莊稼人類又怎麼生存呢?

另一方面,澳大利亞是新大陸,發現得比較晚。而且,它還曾是英國的殖民地,人口輸入比較單一,主要是歐洲和亞洲移民,以及土著居民,這也一定程度限制了澳大利亞人口增長。

再者,雖然澳大利亞的農業和畜牧業比較發達,但工業和第三產業較為缺少,無法聚集龐大的人口。此外,現在澳大利亞人思想觀念的改變,人很多都不想生孩子,人口增長緩慢也就不足為奇了。

澳大利亞雖然人口不多,但人均收入可不低,憑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出口礦石讓澳大利亞富得流油,一舉成為南半球最發達的國家,生活幸福指數也是嗖嗖的呢!


愛問愛答


澳大利亞,是很多人嚮往的國家,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獨佔一塊大陸、獨佔一個大洲的國家,也是著名的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面積有七百多萬平方千米,照理說,這樣一個大國,應該孕育了很多人口,那為什麼澳大利亞的人口那麼少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澳大利亞的人口和主要城市多集中在東部沿海,如我們熟知的悉尼、墨爾本,以及首都堪培拉,西部多為沙漠和高山,不適宜發展人口,這和我國還是很像的。

2澳大利亞發展較晚。澳大利亞是一塊與世隔絕的大陸,幾百年前才被人所發現,而澳大利亞真正的發展史要從英國的殖民統治開始,現在澳大利亞還是英聯邦成員。可惜的是,澳大利亞離歐洲實在太遠了,所以也沒引起歐洲人太大的興趣。

其實近幾年,澳大利亞得天獨厚、安靜怡人的風光還是吸引了大量移民,加上淘金熱,澳大利亞的人口發展已經走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但澳大利亞即使百分之七十的土地都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是澳大利亞的人口承受力還是很可觀的。


沉浸在風塵的年華


澳洲土著人一直人口稀少,而如今的澳大利亞人多是移民後代,早期移民主要都會選擇自然條件優越的地方,如果從自然環境角度考慮,澳洲的總體條件並不好。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都屬於熱帶氣候類型,熱帶沙漠與熱帶草原本身就生態脆弱,乾燥而降水稀少,並不適合人類生存發展。而熱帶雨林氣候,土壤非常容易流失,也不適合人類居住。

澳洲主要的人口,都非常密集的集中在東南部沿海與南部沿海,主要以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為主,在東部的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區,也有一些人口居住。

這些地方有比較豐富的降水,土壤肥沃而且氣候條件也比較好,適合人類居住。

澳大利亞是非常乾燥的一塊大陸,除了降水不豐富之外,河流湖泊也很稀少,東南部的墨累河流量也很有限。為了獲取水源,澳大利亞在墨累河上流興建了大量水庫,向東南部山脈東部的城市供水,而廣大澳洲內陸,水源奇缺,動物還可以,但是想供應人類生存實在很難。

很多大牧場放牧業區域,都大規模開採地下水,而並非是地表水源。

澳洲是移民社會,與天生條件不好的以色列等不同,他們人口不多,用不著費盡心思去開發廣闊的內陸地區。東南沿海就足夠了,保護內陸的生態資源,反而有利於澳洲農業、旅遊業等發展。


澹奕


澳大利亞是一個獨立的大陸,遠離世界主要人類文明發祥地,因此澳大利亞大陸發現的比較晚,所以人口比較少。



1.澳大利亞擁有76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2413萬人口、2016年GDP1.2萬億美元。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擁有很多獨特的動物和植物,是一個奉行多元化的移民國家。



2.歷史上澳大利亞只是土著人民的居住地。17世紀初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人先後抵達,1770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01年組成澳大利亞聯邦,1931年獨立。



3.澳大利亞雖然國土面積巨大,但是地形氣候複雜,國內多荒漠和山脈,耕地面積較少,自然條件比較差。



4.澳大利亞發現時間相對較晚,而且距離歐洲和亞洲大陸較遠。澳大利亞在歐洲人眼裡是非常遙遠、荒涼的地方,沒有多少歐洲人願意移民澳大利亞,所以人口始終也增加不起來。



5.澳大利亞是英國殖民地,人口主要來自英國本土和殖民地,以及附近的亞洲人和大洋洲土著,人口輸入比較單一。



6.英國人一直將澳大利亞當作自然資源輸出地,因此澳大利亞農業和畜牧業極為發達,但是缺乏工業和第三產業,無法聚集龐大的人口。


杜達特洛夫斯基



澳大利亞面積大,人口少,有一定的歷史原因和地理原因。

早在幾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那時候主要是東南亞土著過來捕魚留下來的,人口很少,也是澳大利亞土著的來源。1770年英國宣佈擁有澳大利亞主權,才開始移民和開拓澳大利亞,那個時候基本上是移民歐洲人為主,特別是英國人,更多的是一些犯人,他們被流放到遙遠的澳大利亞,所以來源地單一,人口來源結構也單一,而且在當時,更多的歐洲人喜歡移民去美國,這樣的情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使得澳大利亞的人口一直不多,這些都是歷史原因。

第二就是地理原因。澳大利亞面積雖然大,佔據整個南大陸,但它內陸大部分都是沙漠地區,只有東南面可以住人,沙漠化非常嚴重,非常缺水,後來發現了金礦,西部才慢慢有了一些各地來的礦工,就算是東面和南面的陸地,基本上也是靠移民,而且當時包括現在,移民的目的都是為了工作或求學,不像加拿大和美國這樣的生活目的國,所以很多去澳大利亞的人,生活了一短時間可能又是返回來源國,最後可能在澳大利亞的人還跳過澳大利亞去了周圍的島國生活,比如新西蘭等等,這樣子的情況,真正留下來長居的所謂居民基數當然就少,發展下來,人口的增長也非常有限。

多謝關注。


歐陽老師廣州


澳大利亞,面積約769.20萬平方公里,排世界第六,約為中國八成大小。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也稱澳洲。

在歐洲殖民者們來到澳洲前,土著人在這裡生存了四萬多年。
1770年,英國航海家抵達澳大利亞東海岸,宣佈英國佔有這片領土。1788年1月26日,英國流放第一批犯人抵悉尼,這一天成為澳大利亞國慶日,這裡也成為流放囚犯的地方。此後部分土著人死於衝突,一部分土著人淪為奴隸,大部分土著人失去肥沃的土地,被趕往不毛之地。

1901年,澳各殖民地改為州,成立澳大利亞聯邦。

1931年,澳大利亞成為英聯邦的獨立國家。澳大利亞的國旗,左上方是英國國旗,另外六顆星意為組成澳大利亞的六塊殖民地。

南迴歸線穿過澳洲中部,這裡冬季平均氣溫在10度至20度之間,夏季平均氣溫在20度至30度之間,所有河流終年不凍,海洋的溫度調節作用非常明顯。然而澳洲溫度這麼適合人類,面積又這麼大,人口卻只有2400多萬,絕大多數集中在東南沿岸的幾個城市。

全球前十大面積大國中,澳洲的人口密度最小,我們印象中地廣人稀的俄羅斯,面積是澳洲的兩倍多,人口則是澳洲六倍左右。

澳洲人口少,主要是水資源極少,這有兩大主因。

一、澳洲的沙漠和荒漠佔比高達七成,適合畜牧及耕種的土地不到4%。因此河流少且短小,旱季很多河流都會斷流。湖泊也不多,且多為鹹水湖。
二、山脈少,且海拔低,最高峰科修斯科山不過海拔2228米。這樣就沒有積雪,一到旱季很多河水就會乾涸。

地圖帝


澳大利亞為什麼動物氾濫?那是因為澳大利亞絕大部分地方不適合人類居住,無人住動物當然就多了,澳大利亞雖然面積很大,在世界上排第六,但人們大都生活在東南沿海一小部分地方。

之所以英國佔領此地時,沒發現什麼華人,而新西蘭的毛利人卻有華人的基因,我估計華人首先是到達了不適合人們生活荒涼的西北部海岸,之後順著海岸找到適合人類居住的新西蘭後,就沒有往澳洲東南沿海去了,而英國殖民者1770年首先是在適合人類居住的澳洲東南沿海登陸。因此澳洲最早發展起來的是英屬南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昆士蘭和塔斯馬尼亞,而廣大的西北澳大利亞幾乎沒什麼開發,從以下的各州最早期郵票可以看出來。


澳洲最早發行郵票的是昆士蘭,1851年開始發行英女王郵票。

新南威爾士1854年左右最早英女王郵票

1854年左右的維多利亞最早英女王郵票。


南澳大利亞因為出過現過舉世聞名的1870年4便士錯色漏改值郵票而出名,以上是本館珍藏的黑色4便士漏改值極珍加蓋公事戳郵票。

1854年左右,塔斯馬尼亞島開始發行郵票,當時該島還叫範迪門斯第(地獄之門),1855年左右就改成塔斯馬尼亞了,目前範迪門斯第郵票的真票已極難見到了。

對於西澳大利亞,最早期郵票圖案几乎全是黑天鵝郵票,可見當時英國人也沒什麼人在西北澳大利亞生活,因為此係列郵票出現過“藍天鵝”倒印和錯色珍郵而讓西澳大利亞舉世聞名。

以上是本館珍藏的1857年西澳利亞2便士錯色郵票,這種錯色有齒票全球共發現4枚,本館這枚是唯一僅見的無齒票。

喜歡古珍郵票展示下最形象最直觀的近現代史的朋友,請關注本館,如果來珠海旅遊參觀本館還可得實惠喲。



湘平古珍郵館


澳洲不好移民的呀,移民政策很嚴,還有說到生孩子,大多數人也就兩個,生得多的也是少數,而且就目前而言,澳洲政府的城市規劃並沒有多大的變化,移民人口數量還是增加很慢,人少但是澳洲人民過的不錯啊,人均收入又是全球排前的,人口需求不大,無所謂啊,而且澳洲資源豐富,也許以後放寬移民政策會人多起來吧


在澳洲的小日子


澳大利亞開發的時間很晚,所以人口較少,並且其絕大部分地區環境並不好!內陸地區跟塔克拉瑪干差不多

澳大利亞是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的一個“大陸國家”,該國四面環海,但卻不是島嶼而是一款如假包換的大陸,這也讓澳大利亞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塊大陸的國家,因此華語世界也習慣稱其為澳洲。

澳大利亞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位列世界第六位,但是人口卻只有2500萬人,跟中國臺灣省差不多,人口密度是世界上最低的幾個國家之一。

澳大利亞人口較為稀少的原因首先是開發的時間很晚。相比去其他大陸,澳洲是倒數第二個被發現的。直到1606年澳大利亞才第一次被荷蘭人發現,在此之前這裡只有少量土著人居住。

但發現歸發現,由於這裡距離歐洲實在是太遠了,所以並沒有立即引起歐洲人的特別關注。直到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佈這片土地屬於英國。

(澳大利亞距離歐洲實在是太遠了)

因為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真的是太偏僻了,英國政府最初將這裡作為流放煩人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一支有6艘船的船隊共1530人抵達澳大利亞的植物園灣,當中有736名囚犯。這些人在澳大利亞傑克遜港建立起第一個英國殖民區,而這個地方就是日後的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悉尼。

後來在十九世紀初期澳大利亞發現了金礦,由此引發了一波龐大的淘金潮,讓澳大利亞人口來了一波爆發性增長了一波。但是相對“冷淡的地段”使得澳洲的人口增長遠沒有北美那麼火熱。

到1918年時澳大利亞人口才剛剛500萬,1959年時突破1000萬,2004年達到2000萬。

澳大利亞時間8月7日晚11點,澳大利亞人口正是突破2500萬大關,邁入新紀元。

隨著移民的不斷增加,澳大利人口增長速度將會越來越快,預計到2050年澳大利亞人口將達到4000萬人。

即便是人口達到5000萬,相比於澳大利亞的國土面積來說這是完全沒有壓力的。但是澳大利亞國土的質量遠不美國和加拿大,甚至不如巴西。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其實澳大利亞有70%的土地都是荒漠,很多地方是根本沒法住人。

不過總體來說,澳大利亞人口少還是由於開發時間較晚,加之其距離歐洲又十分遙遠,當初對於歐洲移民者的吸引了遠不如美國和加拿大。

(你心目中的澳大利亞)

(實際中的澳大利亞)

(在澳大利亞,只有其東部、東南部和北部的沿海地區適宜人類居住,這些地方確實環境還不錯,但西部和中部內陸地區則是成片成片的大沙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