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便祕,每次擠開塞露才拉,該怎麼辦?

HYD知


便秘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無論是壓力還是不當的飲食都會導致便秘。而且對於爸爸媽媽來說,就算是便秘了也是勉強可以忍耐,吃藥緩解的。可是對於寶寶來說就不好處理了,看著寶寶憋著便便,小臉漲得通紅的樣子,別提多難受了。那麼寶寶便秘該如何處理呢?

一歲寶寶經常便秘怎麼調理

一歲的寶寶已經添加了很久的輔食了,相較於小月齡純母乳寶寶來說便秘的幾率就更加大了,想要減輕寶寶經常便秘的情況就需要從這四個方面入手:

第一需要在飲食上面注意

如果寶寶飲食中蛋白質含量過高,就會使大便呈鹼性、乾燥,次數減少。另外如果食物中含鈣多也會引起便秘,寶寶平時的飲食中蛋白質和鈣都多,蔬菜少的話就很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在寶寶的飲食中應該多增加一些蔬菜,蔬菜中的纖維可以剌激腸蠕動,促使排便。

第二需要給寶寶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一般來說五個月以上的寶寶就可以初步的訓練定時排便了,爸爸媽媽可以再清晨或者是吃飯後把寶寶放在便盆上,籍此培養寶寶的定時排便習慣。當這個習慣培養好以後,對於改善寶寶的便秘是很有幫助的。

第三是寶寶便便的時候不要玩玩具

開心爸爸見到很多寶寶在便便的時候,為了省事爸爸媽媽都是直接塞給他一個玩具,讓他們自己玩。其實這是很不好的,寶寶和大人一樣,有玩的東西整個排便過程就會加長,接著便秘和痔瘡的風險率就會提高,這樣是很不好的。

最後就是讓寶寶多運動。多運動也會促進腸道蠕動,進而促進排便,對於緩解寶寶便秘有一定的幫助的。

這個問題中說的每次都給寶寶用開塞露也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一次兩次還好,次數多了寶寶會產生一種依賴性,以後更加不願意自己排便了。所以還是應該從飲食上面入手,培養寶寶的定時排便習慣,帶著寶寶多運動,對於緩解便秘很有效的。


開心爸爸的日記


我們家孩子自打添加奶粉後(大約在一週歲)就持續有便秘現象,開始是大便偏硬粗,孩子排便困難,但是每天還能確保拉一次,偶然發現,孩子竟然都有些脫肛,不放心還專門去看了醫生,當時醫生就說,要多喝水,多吃新鮮水果蔬菜,不喜歡吃蔬菜就要想辦法讓孩子吃下去。

回來後,經過一段時間調養,孩子便秘現象緩解了一些。

上個月因為積食加受涼導致上吐下瀉,去醫院吊了幾天水,回來後既不敢讓她吃生冷的水果,也不敢讓她吃帶油的湯水蔬菜。這下可好了,寶寶壓根拉不下粑粑了,每天幾次嘴上說要“粑粑”,但是卻拉不下來,即使很費勁地拉,也是一粒粒如同鐵彈珠。

看了網上很多帖子加上醫生之前給的建議,我用了以下方法,終於讓孩子大便恢復正常,希望能幫助到也因此受困擾的父母們。

一、用開塞露幫助寶寶排掉乾結不易排出的大便。這點我認為很關鍵,如果孩子一直拉不出來的,便秘只會越來越嚴重,因為腸道會不斷吸收糞便裡的水分,會使殘留的宿便越來越幹。

二、補充足夠多的水分。我們家孩子就是不愛喝水,現在怎麼辦,每天早中晚三杯牛奶只放一勺奶,這一勺奶就是忽悠寶寶的,讓她以為是奶。

三、多吃粗纖維的食物、多食用新鮮水果蔬菜。最難排便的那一週,每天堅持吃山芋、香蕉緩解便秘,同時多吃火龍果、蘋果等水果。

四、用益生菌調理腸道。開始我是很排斥給孩子吃這些保健品的,既擔心食品本身不安全,也擔心孩子身體會產生依賴。但是孩子便秘嚴重的話,可能就是體內菌群失調。我是用益生菌和清水寶搭配給孩子服用了將近一週。

五、定時排便。現在每天最重要的事不是親子游戲,而是陪寶寶排便。定時排便對寶寶緩解便秘非常重要哈!

六、給寶寶做腹部按摩。每天早上等寶寶醒來,趁沒吃東西,趕緊給寶寶做腹部按摩。以寶寶肚臍眼為中心做順時針按摩,我每次做50下,幫助腸道蠕動。

好了!這些就是我幫助寶寶緩解便秘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能幫助到您~!


親子溝通如何說


寶寶便秘使用開塞露是一個最簡單,粗暴的方法,不是真正從源頭解決寶寶便秘的有效方法。



寶寶便秘了,家長應該怎麼辦?

首先要判斷寶寶是否真的便秘?

不能簡單地把排便頻率作為評判標準,要以寶寶排便時是否困難,大便性狀是否乾結為依據。

積極查找導致寶寶便秘的原因

習慣原因

  • 生活沒規律,缺乏定時排便的訓練;
  • 活動量少;

飲食原因

  • 飲食過於精細,食物殘渣少;
  • 不愛吃蔬菜、水果、粗糧,喜歡吃蛋白質、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 未按正常比例調配奶粉;
  • 額外補鈣;

疾病原因

  • 脫肛、肛裂等肛門周圍炎症,寶寶怕疼,不解大便;
  • 腸蠕動慢或弱,腹肌張力差等讓食物停滯腸道時間過久。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看護人的態度。

看護人的擔心,焦慮會讓寶寶覺得排便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不敢大便,形成惡性循環,導致便秘。




治療寶寶便秘,使用開塞露不是最好的方法。

開塞露裡的成分是甘油和山梨醇,雖然是安全的,但是長期使用後寶寶的腸壁神經細胞應激性會降低,敏感度會下降,還會產生依賴,不願意主動排便。




寶寶便秘我們應該做點什麼?

改善生活習慣很重要,比如幫寶寶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飲食方面引導寶寶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粗糧等高膳食纖維的食物;增加寶寶的活動量增加腸蠕動等;其實最重要的一點是家長要正確對待寶寶便秘,不要把焦慮情緒傳遞給寶寶,也就是針對引起寶寶便秘的原因去解決。

作者介紹:丁懷蓮 / 愛溢營養總監 / 衡膳學院首席講師/幼兒園保健醫生 / 國家二級營養師 / 大連營養師俱樂部講師 / 王興國老師特訓班第一期學員 / 擅長0-6歲嬰幼兒飲食、營養、健康等育兒指導


營養百事通


寶寶便秘,先要從吃上找原因,你的寶寶很可能是吃錯了。

1歲寶寶吃水果、蔬菜汁好不好

1歲的寶寶,大多數都長牙了,可以啃咬水果或是吃小塊的蔬菜了,而不必把蔬菜或水果榨汁給寶寶喝。

美國兒科學會在2017年5月發佈《兒童飲用果汁指南》指出,果汁對1歲以下幼兒弊多利少,建議家長不要給他們喝果汁。同時,美國兒科學會還建議,18歲以下的孩子也應該限制果汁的飲用量,建議直接吃新鮮水果。指南中還說,1-3歲以下的幼兒,每日的果汁攝入量最多不超過半杯(4盎司,約為120毫升)。

水果或蔬菜榨成汁,丟掉了非常多的營養成分,尤其是纖維素,纖維素有利於軟化糞便,促進糞便排出。建議你讓寶寶直接吃水果,蔬菜生吃或是煮或炒熟後吃。

便秘寶寶這樣吃

1.多吃一些新鮮果蔬

如果寶寶飲食中的膳食纖維不足,對腸壁刺激不夠,就很容易導致便秘。而新鮮果蔬中的纖維含量非常豐富,保證每天給寶寶吃水果,可加在兩餐之間,每次吃50~100克水果。很多綠色蔬菜,像芹菜、菠菜、白菜等都富含膳食纖維,有助於緩解便秘症狀,讓寶寶多吃些。如果寶寶不愛吃菜,可把菜切碎與肉放在一起,包成小餃子,也可以用菜煮粥,增加蔬菜的進食量。不喜歡吃蔬菜水果的孩子,也可以多吃木耳、海苔、海帶、紅薯等,這些都具有豐富的纖維素和礦物質。

2、讓寶寶吃些粗糧

粗糧裡面富含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幫寶寶預防便秘。一般來說,寶寶在1歲左右就可以接觸粗糧了。不過,對於正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嬰幼兒來說,消化吸收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寶寶每天攝入的粗糧總量最好不要超過當天主食總量的1/4。在為寶寶選擇粗糧時,應該選擇既富含寶寶需要的營養素,同時又比較適應寶寶的消化功能的種類,如小米、燕麥、紅薯等就比較適合腸胃相對脆弱的寶寶。再大一些的寶寶可加較粗的穀類食物如玉米、麥片、薏米等,使寶寶攝取足量的纖維素。

3、給寶寶喝足夠的水

水是膳食纖維功能發揮作用的基礎,一旦寶寶飲水不足,就會造成膳食纖維所引起的腹脹,進而出現便秘。寶寶喝水可安排在兩餐之間,早上起床喝水對排便都有幫助。一次喝較多的涼開水,對腸胃是一種較溫柔的良性刺激,可以使腸胃產生較集中的蠕動,從而產生通便的效果。一般來說,1~3歲寶寶每次的飲水量大約在100~150毫升,每天飲水4-5次。對於不愛喝水的寶寶,可以嘗試寶寶用不同的水杯喝水,增加喝水的興趣。


兒科醫生鮑秀蘭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兒科教授,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理事和兒童發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樂於普及育兒知識、嬰幼兒餵養、早產兒干預等知識。


兒科醫生鮑秀蘭


如果是出生後一直存在這種情況,首先需要去排除器質性疾病,例如乙狀結腸等出現問題的時候也會出現長期便秘,但如果是這半年來形成的習慣就主要是和餵養有關。

首先對於1歲的孩子僅僅蔬菜汁和水果汁是遠遠不夠的,蔬菜汁和水果汁僅含有水和部分溶於水的維生素、礦物質及植物化學成分,在6個月時建議添加蔬菜汁的目的主要是補充其中的維生素C同時減少粗纖維對胃腸道的負擔,但把蔬菜榨汁會把所有的纖維都過濾出去,而膳食纖維是維持排便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在7月齡就開始由蔬菜汁過渡到蔬菜泥,再過渡到爛菜葉,除了進一步鍛鍊嬰兒咀嚼能力以及減少營養素損失外,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也是其目的之一。

其次如果1週歲的孩子僅吃奶和蔬菜水果汁,食物總量和營養素都是很缺乏的,從一定程度上也會減少排便的次數,至少穀物、魚肉、紅肉、大豆等食物都要攝入。食物總量攝入多了,未消化的殘渣也會增多,從而增加大便體積。

所以孩子的主要問題是沒有攝入完整的蔬菜,以及缺乏適量的雜糧(這點曾經有爭議,但是最新的美國兒科學會育兒指南上推薦1週歲嬰兒適當攝入全穀類,可以酌情考慮),同時多說一句,從去年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上來說,1歲以內兒童最好不飲用果汁,一個是果汁的營養不如蔬菜汁,最重要的是果汁的含糖量過高同時會養成愛吃甜食的不健康習慣。


馮生健談


一歲寶寶反覆便秘需要排除先天性巨結腸,甲狀腺功能低下,和結腸冗長症,再考慮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定義

1、每個星期少於2次

2、排便費力,時間超過一般排便時間。

3、大便性狀乾硬。

4、大便堵塞馬桶,水衝不下去

5、肛門有糞塊堵塞。

1、基礎治療 包括教育,飲食,生活習慣改變。


讓家長了解便秘的危害,及時干預和治療,改變飲食結構,多喝水,纖維素攝入,水果如成熟的香蕉,獼猴桃,火龍果,西梅泥等,平時增加活動。

2.基礎治療2個星期無效,改為藥物治療 1歲可以通過口服乳果糖得到緩解,但強調規範長期管理,使用藥物口服前,常規用開塞露排出宿便。

總之,小兒的便秘越早干預效果更好,慢性便秘需要需要慢性治療,不能以急性病治療,好轉就停藥,也是導致反覆便秘的常見原因。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必刪,請聯繫本人)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有關兒科專業諮詢請來好大夫在線找柯友建主任。

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寶寶便秘,每次都擠開塞露很容易使孩子對開塞露形成藥物依賴。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處理方法。如何能夠使寶寶解出正常的大便呢?兒科恩銘為您答疑解惑。


人體的大便80%由水份構成,其餘主要成分是食物殘渣。部分兒童從食物中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和脂肪,飲水量少,而食物纖維成份攝入不足,導致糞便乾結。而一些病毒感染或是腸道吸收毒素引起腸麻痺,腸道蠕動緩慢,則會導致大便排出延遲。糞塊在腸道內留滯時間過長,水份不斷被腸壁吸收。糞塊變的越來越硬,甚至變成糞石。排出時可以導致孩子肛門裂開。更使得孩子懼怕排便,從而引起惡性循環。
家長們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解決孩子便秘難題。

第一是調整飲食結構。加大膳食纖維的攝入量,減少脂肪及蛋白的攝入。膳食纖維有促進胃腸蠕動的功能,蔬菜瓜果中富含大量的膳食纖維。一歲多的孩子完全可以食用。

第二是促進胃腸蠕動,排除病毒、細菌感染引發胃腸麻痺,導致胃腸蠕動減緩的可能。適當的進行腹部按摩促進胃腸蠕動。

第三是及時補充調理腸胃的益生菌和健脾開胃的中成藥來幫助孩子吸收消化。改善胃腸功能。開塞露是通過藥物增加腸道內滲透壓,阻止腸內水份吸收,使得糞塊容積增大,刺激胃腸蠕動從而達到導瀉的目的。我們如果能夠通過食物解決這些問題,還用藥幹嘛呢?希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歡迎留關注兒科恩銘,謝謝。


兒科恩銘


一歲的寶寶已經開始吃飯和喝奶,而食物也是肉菜魚蛋都已經開始吃了。

寶寶是這段時間才這樣,還是一直都這樣,如果是這段時間才這樣我們可能要看一下這段時間寶寶的飲食生活有什麼變化。

一般寶寶的便秘有以下六大原因

1、寶寶過敏

寶寶開始吃海鮮類的食物了。那有可能是寶寶對海鮮類食物過敏,有些過敏表現為腹瀉而有些表現為便秘。家長可以試著給孩子吃量大一點的海鮮看下是不是便秘的情況會更嚴重,如果是的話那極有可能就是海鮮過敏引起的。

對策:

如果是過敏引起,那麼就回避過敏的食物就可以了。

2、膳食纖維少

一歲的寶寶已經開始吃肉了,如果寶寶只看吃香香的肉不愛吃有點澀味的青菜,加上孩子喝的奶粉中是蛋白質含量高但是低聚半乳糖少的,那麼孩子就有可能因膳食纖維不足導致出現便秘。

對策

如果是這樣,建議把菜弄碎一點和肉一起包餃子或者放面裡給孩子吃。

隔兩天在孩子的飯裡放一些燕麥,給孩子吃點粗食。

芹菜,木耳,紅薯這類食物要經常吃一吃。

3、孩子不愛喝水。

大便在腸道里要吸收水分才會膨大,才會刺激腸壁,讓孩子有便意。

如果水分不足的話孩子大便會就比較硬,導致便秘。

對策:

建議多給孩子喝水。奶沖淡點,喝粥稀一點也是一種方法。

4、孩子不愛運動

一歲的孩子開始會站起來了,會爬了,甚至有些會扶著牆走幾步了。

如果孩子每天就坐著或者抱著,那麼孩子運動的機會就會非常少,身體運動少,腸道的蠕動也會偷懶。

腸道動得慢,自然容易便秘。

對策:

讓孩子多爬是最好防止便秘的運動,爬的時候腹部在下面,不斷被刺激。

5、腸易激綜合症

結腸運動功能混亂,寶寶可能還會有肚子疼,肚子脹,時而拉肚子時而便秘的表現。

對策:

這樣的情況要慢慢進行調理,減少食物對寶寶腸道的刺激,可以用益生菌慢慢進行調理。

6、精神因素

比如家裡媽媽懷二寶生二寶了,老大深感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出現焦慮緊張的情緒,身體也出現各種變化,而其中便秘或者腹瀉也是其中一種。

對策:

關注孩子的心理情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永遠愛她。


菁媽育兒


判斷:功能性便秘!

什麼是功能性便秘呢?以下條件滿足2個以上或在近3個月內有症狀存在,即屬於功能性便秘。

1,排便困難、費時費力。

2,大便呈幹糞球狀顆粒。

3,大便時有排不乾淨的感覺。

4,排便需要手動幫助或其它輔助。

5,排便時有直腸梗阻感。



寶寶便秘的罪魁禍首是飲食搭配不當!

絕大多數的寶寶出現功能性便秘,與寶寶的飲食搭配不當有關。

1,飲食過於精細高檔。

2,流食過多,幹食太少。

3,葷肉多,蔬菜少等等。

俗話說“吃什麼拉什麼”,寶寶之所以便秘,是因為食物來源中纖維素的含量不夠造成的。而纖維素可以刺激腸壁促使腸道蠕動從而產生大便。



通常情況下,一歲的寶寶,正常發育應該長出6到8顆牙齒,切細碎一點的蔬菜,寶寶是能夠吃。所以,針對便秘的嚴重程度,我的建議如下:

第一、服用兒童專用膳食纖維素。

兒童膳食纖維素有果蔬膳食纖維、麥麩膳食纖維、大豆膳食纖維等等。另外,如果在菜市場上找到做豆腐的,買豆渣回來也非常好!

膳食纖維素一般超市或藥店有售,為避免廣告之嫌就不配圖了。按照中國營養學會的推薦,2歲以下兒童每日5克用量。



第二、服用未經過濾的蔬菜汁或果汁。

將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和水果榨成汁,不要過濾給寶寶服用。至於哪些是膳食纖維含量高的大家去查,我的上一篇頭條問答也提到過,這裡不重複了。

另外將蔬菜做成菜,讓寶寶多吃蔬菜。如果寶寶不愛吃菜,也可以做成蔬菜粥、蔬菜餃子或包子、蔬菜面。

總之,一定要讓寶寶多吃蔬菜和水果類!



第三、引導寶寶每天定時排便。

定時提醒寶寶排便,可以幫寶寶建立生物鐘。這個習慣要堅持,對緩解寶寶便秘非常有幫助。

第四、服用乳酸雙歧桿菌等益生菌。

益生菌當媽的應該都知道,不多說。另外可以給寶寶養成喝酸奶的習慣,酸奶的營養價值比鮮奶還好,而且對緩解便秘有作用。

第五、早上起床一杯水。

給寶寶養成每天早上起床喝水的習慣,早上喝水不但是對晚上體液的補充,更能夠沖洗腸壁促進寶寶大便。



至於其它時間大量喝水,根據我的體驗,實際上對緩解便秘沒有作用。

第六、引導寶寶經常運動。

多讓寶寶運動,加強體育鍛煉,比如蹦跳、走一字步等等。既能健強寶寶體格,也能促進寶寶腸道蠕動緩解便秘。

第七、手動按摩。

媽媽雙手洗淨搓熱,以寶寶肚臍為中心做右時針按摩,到達肚臍正下方向下推拿,重複數次。按摩時間,以寶寶早上醒來時最佳。



謝謝你的閱讀!如有育兒方面的疑問請你在評論區留言,我會盡快回復。請你點贊+關注吧!

爸爸不講理


一、奶粉屬於精細食物,一歲的寶貝可以適當地把食物做的粗糙一些,過於精細的食物,不容易促進腸胃蠕動,造成便秘!

二、一歲小寶寶,牙齒正值生長期,水果可以拿來當磨牙棒,沒有必要榨成果汁喝,水果也是含有粗纖維,榨汁後,粗纖維就被破壞掉,對腸胃蠕動沒有促進作用!

三、六個月後的寶寶,每天要添加適當的白開水,尤其是一歲小寶寶,正在學習走路,活動量大,多喝白開水,促進腸胃蠕動,才不會引起便秘

四、對於一歲小寶寶,家長可以讓寶貝躺下,用手給寶貝做順時針按摩,手法大家可以從網上學習一下,幫助腸胃蠕動,還可以幫助小寶寶排氣

五、頭頂有個百匯穴,每次拉臭臭時,可以讓寶貝保持站立或坐姿,家長輕拍百匯穴幾次,可以促進便便排洩

六、尾椎骨底下有個凹陷的窩,那也是個穴位,家長朋友可以幫助孩子刺激那個穴位,促進便便排洩

以上經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感謝大家關注!

我是晴晴,如果大家有好的方法,記得留言給我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