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若再進行對外擴張會不會引起其他各國公憤,群起而攻之?

山東科技之風


這是當然的!

舉個例子——俄羅斯在2014年對克里米亞的吞併,聯合國有過投票,只有10個國家支持俄羅斯的行動。

這10個國家主要都是邊緣國家,什麼敘利亞、伊朗、委內瑞拉等非主流的國際社會行為體。

西方國家的批評和反對自不必說了,值得注意的是,連白俄羅斯,這個和俄羅斯堪稱盟友的國家都沒有支持,普京的做法,反而認為普京“開了一個不好的先例”。

這說明什麼?當然說明普京的做法不得人心啊!

如果俄羅斯再利用類似克里米亞的問題對外進行擴張的話,會對俄羅斯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這個影響不只是對俄羅斯的形象帶來影響,也會讓與俄羅斯關係友好的國家非常為難。進而可能損害到與俄羅斯密切合作的發展可能性。

舉個例子——

如果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東部地區進行事實上的吞併或者武裝侵略,打出來的旗號是維護本國安全,那麼就意味著俄羅斯也會以類似的旗號,對其他國家的地區進行武力吞併。理論上是存在這樣可能性的,那麼其他和俄羅斯有維持友好關係的國家,是不是會擔心?

當然會!畢竟國際關係就是利益關係,今天是朋友,明天可能就是敵人。

烏克蘭就是一個例子。

兩國在1997年是簽署了友好條約的,這個條約規定了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一部分,俄羅斯簽約等於認可。結果還是違反條約,形成了事實上的侵略。

那麼其他和俄羅斯也有友好條約的國家,就能保證和俄羅斯永遠友好,俄羅斯不會在條約的“掩護”下,作出其他損害別國利益的行為?

因此,烏克蘭危機不只是烏克蘭的事情,也不只是俄羅斯和西方的事情,它帶來的影響是國際性的,是全球性的。

一旦俄羅斯繼續做出類似的舉動,之前10個支持俄羅斯的國家,恐怕也會有點兔死狐悲的感覺吧!

即使他們可能不會加入到群起而攻之俄羅斯的隊伍中來,但是否還要繼續力挺俄羅斯,恐怕很難。


你如何看俄羅斯的國際關係?


木春山談天下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直處在國力低潮期,對外擴張的慾望和實力相對比較薄弱。雖然,俄羅斯還是對烏克蘭進行了侵佔和分裂,但多少還是有點情非得已的因素在裡面。


但是俄羅斯這個國家無論從她的文化,思想,歷史上來看,這個國家只要強大了,向外擴張是必然的。俄羅斯享受到了國土面積龐大,資源極其豐富所帶來的好處,就算現在受到歐美國家經濟制裁,軍事壓制。俄羅斯人民的生活照樣有保障,軍事上照樣叫板歐美,這一切都來自俄羅斯的老祖宗們給他們打下的龐大江山。

如果歷史給俄羅斯機會,那麼俄羅斯還是會又一次成為蘇聯式的龐然大物,超級大國。只要美國的勢力退出歐洲,各懷鬼胎的歐洲大國們又要搞分裂活動了。很明顯法德是絕對尿不到一個壺裡去的,就現在的歐洲,要是美國的軍事力量不存在了。德國肯定會憑藉強大的工業實力,快速擴充軍事實力,那麼法德就會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情況。 懂點歐洲歷史的人都知道,只要歐洲一亂俄羅斯就跟著擴張,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俄羅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蘇聯,對比一下就知道原因和結果。

如果美國力量退回美洲,那麼俄羅斯的擴張肯定成必然的了,你想亞洲的日本,中亞五國,烏克蘭,東歐各國誰有實力能抵擋得住俄羅斯的擴張。 道理很簡單,等俄羅斯有擴張的機會了,這個世界肯定是不團結分裂的,等這個世界團結了,俄羅斯肯定沒有擴張的機會。


李硌硯


引起世界公憤是肯定的,群起而攻之,這個可能性有,但是不大!

俄羅斯從東歐平原一個彈丸小國發展到今天,領土不知道擴張了多少倍,這些領土哪裡來的?基本上都是通過不斷地蠶食周邊的鄰國獲得,而且很有很多歷史上曾經存在的國家因此而滅國。從俄羅斯的歷史發展來看,其對領土的擴張慾望非常強烈,可以說是從未停止過。那麼為什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銘蘇先生認為,主要是俄羅斯缺乏安全感,危機意識非常重。

俄羅斯的誕生之地是在東歐平原,當時俄羅斯自身實力比較弱,而周邊都是強國林立,比如像波蘭、立陶宛、瑞典等都是當時的世界強國,就連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都統治俄羅斯地區200多年。處在這樣一個弱肉強食的環境裡,只有自己不斷地強大,才能生存下去。何況當時俄羅斯所在的東歐平原地形平坦,基本上無險可守,所以俄羅斯只有不斷地擴張自己的領土,消滅潛在的競爭對手和危險因素,這樣才能保障俄羅斯本身的安全,所以對外擴張就成為俄羅斯維護自身安全的最佳方式。

現在到了21世紀,世界總體上以和平為主,但是美俄之間的較量依然在進行。俄羅斯為了保證自身的安全,就要保證周邊地區不出現威脅到自身安全的因素。但是美國及北約為了圍堵俄羅斯,不斷介入俄羅斯周邊國家,導致格魯吉亞、烏克蘭等國倒向西方,謀求加入北約。俄羅斯認為周邊不安全因素又出現了,所以通過主動出擊佔據有利地形,於是格魯吉亞的南奧塞梯、阿布哈茲被俄羅斯所控制,烏克蘭的克里米亞、烏東部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也被受俄羅斯支持的烏東部武裝控制。這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俄羅斯最近的對外擴張。

但是,蘇聯解體了,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主要遺產,自身擁有強大的軍工產業和軍事實力,尤其是核彈數量全球第一。就是常規武器,像各類型戰略導彈、防空導彈、核潛艇、陸軍、空軍等綜合實力也是非常強大的。所以,即使俄羅斯再次對外擴張,引起世界公憤是必然的,但是誰敢群起而攻之呢?估計這種場景在短期內都不會出現,否則將有肯能引發世界性戰爭。


銘蘇先生


不會的,有這麼個大國,領土被其侵吞三分之一,同胞被其驅離屠殺,他們國人還稱其為戰鬥民族,紛紛崇拜不已,稱其領導人為大帝!


最後的私語


記住這個地方,他叫海參崴



地平線上的人


越是擴張,俄羅斯就會越容易徹底崩潰,雖然俄羅斯在擴張過程中領土面積獲得擴展,但是也與其他國家結仇,打開地圖隨便看一眼就知道,俄羅斯的所有鄰國幾乎都與俄羅斯有舊怨。



歷史舊怨

俄羅斯是以侵略擴張發家的,從原本幾個城市大小的領土,擴展到成為今天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加上蘇聯時期的野蠻做法,所以俄羅斯的所有周邊國家都與俄羅斯有著各種恩恩怨怨。


俄羅斯與烏克蘭,日本,中國,芬蘭,波蘭等等國家都曾交過手,而且佔據了這些國家的領土,他們並不是忘記了歷史舊怨,而是現在實力不允許,都在等待一個機會。

領土糾紛

目前俄羅斯與日本有北方四島問題,雖然兩個國家可以談,但是俄羅斯目前似乎還沒有撒手的準備,也就是現在日本的實力弱小,加上美國的管制,所以日本不可能怎麼樣,但是日本一直蠢蠢欲動。



日本向美國追加100架F-35訂單,總量達到142架,數量僅次於美國,日本的 “日向”號、 “伊勢”號、“出雲”號、“加賀”號航母可以供F-35B起降,而且奪島作戰一直是日本追求的目標。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關係高度緊張,烏克蘭宣佈進入戰備狀態以後,俄羅斯將軍隊調往兩國邊境地區,戰爭一觸即發。

周邊形勢

如果俄羅斯真的進行領土擴張,所有國家都會感到緊張,因為俄羅斯的傳統就是侵略擴張。

現在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在制裁俄羅斯,如果俄羅斯侵略其他國家,美國會聯合所有國家加強對俄羅斯的制裁,雖然俄羅斯領土可能會增大,但是經濟等方面將會越來越差,距離下一次解體只怕不遠了。

俄羅斯明白自己缺的不是領土,也不是資源,而是良好的周邊關係,較高的國際地位,而不是所有國家的敵視。


視野新觀


朝中國來吧,這邊一大群俄子俄孫,就是把再多的中國土地給了俄國,他們都願意,不但如此,國際社會誰指責俄國的侵略行徑,都不用俄國出面,這些俄子俄孫就能群起而攻之,把指責的人咬碎撕爛


俗人一個2011


俄羅斯現在需要的是經濟實力和政治威信,領土不是現在最為迫切的。而且領土爭端已是其次,現在包括未來更為流行的應該是意識侵略,就是每個人心中的核心價值觀。


不戰而屈人之兵為上策

船伕這麼說大家可能不太好理解,打個比方,比如加拿大,雖然名義上和美國是兩個獨立的國家,但官方語言文字、生活習俗基本都一樣,甚至兩國邊境都是自由出入的,所以這和一個國家區別已經不大了,最為關鍵的是,美國一給眼色,加拿大就心領神會的對別國公民限制自由,甘心充當打手,也是沒誰了。

所以,對於俄羅斯老說,並不一定需要那麼赤裸裸的用武力方式把周圍的小弟們打服,其實可以向美國對加拿大那樣,讓小弟們心悅誠服才是更高境界。當然這背後,強大而有壓倒性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是基礎,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前提。

記得二戰結束後,諸如韓國、越南等國都開始了去漢化潮流,這本質意義上說就是對前人老大中國的背棄,只不過前者投了美國,後者投了蘇聯。關係和國代中國跟藩屬國的關係差不多,只不過被掩蓋,換以新的名詞罷了。

這四國需要區別看待

所以回到問題,進入新世紀,對於日本、烏克蘭、蒙古和阿塞拜疆這四個國家情況不能一概而論,畢竟打狗也要看主人。日本就不用說了,偶爾罵一罵吵一吵,找找存在感沒什麼大不了的,而且俄羅斯想發展經濟跟日本也蠻有話聊的。

烏克蘭作為前小弟,之前沒俄羅斯一頓坑,不僅分家沒分到多少值錢東西,就連核武器底褲都被俄羅斯騙去給強行銷燬了,新仇舊恨,兩國就沒給過好臉色,但就業這樣了,還能怎麼樣,俄羅斯再強硬一點,只會把烏克蘭推向歐盟的懷抱。

至於阿塞拜疆和蒙古,俄羅斯還想咋樣?短時間只要美國還是老大,中俄抱團就是戰略需要,其他的事情需要先放一放。


瓦爾登的船伕


侵略可以,侵略以後你要讓被佔領領土上的人民過上幸福生活,那才叫本事,比如當年的大英帝國,如果沒那個本事就自己死那去算了....


漫步人生143873588


在近代史上,俄羅斯人殺害了多少中國同胞,可以說比日本殺中國人在數量上不會少,並且手段也相當殘忍。只不過是中國人在近代史上沒有強調與宣傳。可能是因原中蘇關係的緣故吧。就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人應恨日本及俄羅斯,但我們民族的仇恨沒有把他們等同起來,這是很危險的。我們要使中國人民的子子孫孫都不忘日俄對中國人民造成的災難。應團結一心,努力發展,使中國成為自由,平等,民主的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