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藥已經飛昇上仙,這個性感的小行業卻被市場忽略

創新藥已經飛昇上仙,這個性感的小行業卻被市場忽略

標的:凱萊英

創新藥已經飛昇上仙,這個性感的小行業卻被市場忽略

隨著創新藥的高速發展,醫藥外包這塊也會迎來“春天”。而外包業務主要分為CMO與CRO。CRO此前有重點覆蓋過,即醫藥研發的外包,對標昭衍新藥、泰格醫藥趨勢牛;CMO,則是將客戶委託的生產工藝進行技術轉移並擴大化生產,即醫藥生產的外包。

而今天要說的CDMO,與傳統CMO相比,還需負責工藝路線的設計和開發,技術壁壘較高,服務產品多為創新藥。

(1)CDMO行業迎來黃金時代。

梳理全球:推動行業快速發展的因素包括:專利到期等因素導致藥企調整產能外包增加;創新藥批准加速,重磅品種頻出;生物技術公司快速發展,品種多選擇外包生產;CRO行業發展的推動等。

反觀國內:國內MAH制度已落地;新藥審評明顯加速;生物技術公司研發火熱等為CDMO行業發展奠定基礎。

(2)國內公司受益產能轉移,國內市場將成新增長點。

①藥品降價+研發費用高企,行業向亞太轉移。 在藥品價格下降以及運營成本壓力下,大型藥企紛紛對業務進行調整,聚焦在研發和銷售等核心業務,同時轉向對生物藥的開發。 小分子藥外包業務仍維持高景氣度,有望繼續維持高於醫藥行業增速的水平。國內CDMO公司有望憑藉成本優勢和服務的靈活性承接這部分訂單。

②政策加持:近兩年鼓勵創新藥發展政策頻出:審評審批方面,包括優先審評、優化臨床試驗受理流程等,加快創新藥上市進度(目前已有約20家國內CRO公司在各交易所上市),對CDMO服務的需求必將越來越大。

(3)市場空間:據華創證券測算,對於凱萊英、合全藥業、博騰股份等服務於全球小分子藥物的公司,其面對的潛在整體市場空間在300億美元以上;在新藥部分,臨床階段市場約195-235億人民幣,同時每年新增至少14億美元的商業化市場。

目前全球從事CDMO業務的約200-300家,對標海外,國內公司收入和利潤增速明顯更快;不過龍頭公司通常能夠覆蓋包括中間體、原料藥、製劑甚至CRO等業務,國內公司目前專注於中間體及原料藥的生產,未來業務拓展提升估值空間。

(4)相關公司: 凱萊英、博騰股份、 九洲藥業

牛散一哥 喜歡盤中定熱點 更新牛股發佈到文章中 由於時間原因 只會發看好的股票代碼 晚上有時間我會里把個股邏輯和為什麼買賣寫出來給大家看,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看的多了 也就會自己選股了,謝謝大家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