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拿望遠鏡能看到國際空間站嗎?

黑幇



國際空間站是人類迄今為止製造的最大規模載人航天設備同時也是最貴的,國際空間站的成本達到1500億美元,後續的維護以及國際空間站的物資補給同樣是一筆天文數字,不過國際空間站最遲將於2028年退役,最早2024年就退役了,屆時軌道上很可能只剩下我國自己的空間站了。

國際空間站的長度跟一個足球場差不多,重量超過400噸,加上國際空間站龐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和較低的運行軌道,天文學家把星星的亮度劃分為星等,星等越低就說明這個星星越亮,而在角度合適的時候國際空間站的星等能達到-4,而金星的星等才-3.81,可以說到時候的國際空間站會比金星還亮。


所以在地球上用肉眼就能直接看到國際空間站,並不需要望遠鏡,不過國際空間站本身的速度極快,大約90分鐘就能繞地球一圈,所以肉眼看到的國際空間站只是移動很快的一顆星星。

其實不只是國際空間站,歷史上很多衛星都能直接被肉眼看到,因為地球處於夜晚的時候太空的衛星可能還在反射太陽光,我國的東方紅一號為了讓地球上的人看到還專門採用了特殊設計,旨在最大程度的反射太陽光,事實證明我國的東方紅一號也能再地面被看到。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事實上,在晴朗的夜晚,就算你不用望遠鏡,肉眼也是能夠看到國際空間站的,只不過是個移動的亮點。

國際空間站經過不同階段的分批次組裝,目前它的總重量為430噸,長88米,寬110米,運行高度平均為397千米左右。


397千米可以說是一個也不算太遠的距離。對於這種體積能夠看見也是說得通的。

通常空間站的觀測時間在天黑後時間不長或黎明前。由於空間站本身不發光,所以必須藉助反射太陽光才能看見,所以國際空間站需要在白天,但也是要在相對光線不強烈的早晨和傍晚,這個時候的空間站能夠反射陽光也還沒有進入地球陰影中,便於觀察,至於晚上就不要想了。


這時如果國際空間站正好運行在你所在的地區上空,視力好的是可以看見一個移動的亮點的,空間站大約90分鐘就運行地球一週了。如果視力不好的也可以用望遠鏡。用望遠鏡就看得比較清晰,你甚至能看到大致結構。不過也就幾分鐘的事情就過去了。


豆丁科學


如果說肉眼就可以看到會有很多人驚訝,但事實就是如此,不少衛星都可以在夜晚用肉眼看到,長100多米,寬40多米的國際空間站甚至在白天都有可能看到。

人造天體為了滿足供電,都會配備面積不小的太陽能電池板,在地面進入黑夜的時候,太空還可能是白天,這個時候,如果太陽能電池板的位置恰好,就會反射強烈的光線,使得在地球上的人也可以看到。我國1970年發射的東方紅一號的設計指標之一就是為了讓人民看到,因此專門設計成了多面體的結構,每一面上都覆蓋著太陽能電池板。

國際空間站是十幾個國家花了一二十年建造的,最大直徑5米多,長100多米,寬40多米,近地點距離地球才400公里左右,配備了一百多噸的設備儀器,為了讓設備正常工作,自然需要大面積的太陽能電池板,因此反光也會比較強烈。在地球上如果要觀測空間站,需要在特定大氣條件比較好而光汙染比較弱的地方,並且還得提前知曉空間站的行進路線,這樣的話就能觀測到了,如果用望遠鏡能夠看的更清楚。

有專門的軟件介紹一些衛星和空間站的行進路線,如果條件允許可以下載個軟件,買個差不多的望遠鏡,然後就可以在地球上觀測空間站了,不過不要期望獲得多麼清晰的照片了。


來看世界呀


在有些時候,不借助望遠鏡,僅憑肉眼就可以看到,當然這裡的看到並非是看清楚細節,只是看到一個明顯發亮的光點一閃而過,不過,平時即便是注意到,也不會留意它是什麼。

而且,當初美國發射的銥星,銥星表面被拋光的金屬面板會反射太陽光線,這就是天文愛好者喜歡觀測的“銥星閃光”,通常這些閃光只能維持十幾秒或更短的時間,普通人看到了或以為是流星或以為是錯覺。

(銥星閃光//延時攝影)

在地球上拿望遠鏡是可以觀測到國際空間站的,可以分辨出空間站的大致細節,比方說這裡是艙體,那裡是太陽能電池板。國際空間站90分鐘繞行一圈,距地高度約400km。不過,觀測它的時機要選好,白天陽光明媚的時候肯定看不到,只有在日落後或是日出前,國際空間站的反光才最厲害,此時藉助於望遠鏡觀測效果很好,可以分辨出國際空間站的整體細節。

個人淺見,歡迎評論!


一枚遊戲科幻迷


我看過一次。整個過境時間4-5分鐘。

第一,你得有一個能顯示國際空間站位置的軟件,或者在網上天文群論壇之類搜索時間,這樣國際空間站過境時就可以去看。

第二,它很亮,越往中天越亮,亮度在木星和金星之間。非常明亮

第三,我看的那次過境幾乎經過了中天,所以時間很長,有四五分鐘,但也明顯看得出它跑的很快,我的手動天文望遠鏡是不可能對準的。我只能肉眼看,然後我也用準備好的雙筒望遠鏡(10x50)看,這樣勉強可以看出"["字型的長型而不是一個亮點。

當時很激動,第一次看國際空間站,做了觀測筆記,也是最後一次,直到現在也沒機會再看到它(因為我的軟件app預測過境時間要手動快進搜索,這樣找它過境時適合的能觀測的幾率就比較小)



伊尹hh


在地球上光汙染不是很嚴重的區域,並且掌握好國際空間站的過境時間和路線,肉眼是可以看見的像星光一樣閃過。

最後組裝完成的國際空間站長110米,寬度88米,重達400餘噸,像一個小型的足球場大小。這樣的龐然大物會需要大量的電能進行微調,所以會需要很大面積的太陽能板進行發電。這樣它們的反射光很容易被我們觀測到。

國際空間站的公轉週期大約是92分鐘,可見速度是很快的過境時間大約也就幾分鐘的時間,要想觀測到國際空間站要提前計算好時間。如果可以配備一個望遠鏡可能會看到國際空間站的具體形狀。


簡單回答,這裡是科學黑洞,感謝你們的關注與點評。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科學黑洞


很多人認為人造衛星等航天器發射成功之後是看不到的,因為它們的個頭都太小了,事實上並非如此,航天器的個頭雖然小,但是它們距離地球也近呀,很多航天器都有面積很大的太陽能帆板,在合適的角度,我們在地球上是可以看到它們反射過來的太陽光,所以有不少航天器是不拿望遠鏡就可以看到的。


在人類發射的所有航天器中,國際空間站已經是太空中最大的人造物體,據說其長度足足達到了109米,這麼大個傢伙如果在合適的角度反射太陽光的話,其亮度實際上是非常高的,視星等接近-4等,已經超過了木星和火星的亮度,逼近金星的亮度,不拿望遠鏡就可以輕鬆目睹它。

國際空間站每92分鐘就圍著地球繞行一週,通常在傍晚和黎明的時候比較容易看到它,這是因為在午夜的時候地球會擋住太陽光對它的照射,當然也就看不到它了,而白天太陽光照強烈,也是看不到它的。

上圖為國際空間站凌過月球時的情景(圖片來自網絡)

說起國際空間站,總會讓我們中國人心中湧起一種複雜心情,起初國際空間站的建設構想本是想建成世界各國共享的太空科研平臺,但是由於美國人總拿有色眼睛看我們,不想讓我們從中學習宇航技術分享科研成果,於是在當年我們要全力爭取加入的時候,美國人用一份《考克斯報告》以莫須有的說法就把我們中國無端地排除在外了,所以使得那裡成了我們中國人的禁地。



美國、日本、歐洲和俄羅斯是國際空間站的主要建設國家,經過長期建設,國際空間站已經成為太空中最大的人造建築,不過這個太空最大人造物體將於2022年到期,如果到時候質量反映不佳的話,很可能被棄用而不再延長年限。

不過讓我們驕傲的是,我們中國的宇航工作者比較爭氣,天宮號太空站的試驗和建設計劃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今後幾年我們新的更大的空間站將會升空,地球外太空將迎來中國空間站時代,在地球上不用望遠鏡將也可以看到我們自己的空間站。



真的很想看到當老美沒有空間站可用的時候,而我們的空間站從地球上看上去越來越亮,用有色眼鏡歧視人的老美心裡會是什麼滋味?


人類的方向


我從來沒有人說用肉眼睛能看到空間站,別說肉眼,用望遠鏡也不能看到的,那是太空,不是天空,多麼搖遠呀,黑天飛機在天空常看到,好向一顆小星星一樣走動,我不信用肉眼,望遠鏡我也不信,要是黑天晴空萬里,用肉眼可能看到,向星星一樣慢慢的走動,


qiangg強哥


小時候在鄉下,晴朗的夜空下,就能看到衛星在移動。


老闆要盤嗎


想當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質量只有幾十公斤,在地面憑好眼力都能看得見,何況國際空間站這個上百噸的足球場一樣大小的龐然大物呢,不用望遠鏡一樣看得見,用望遠鏡看,連太陽能電板都分得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