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藝雙絕”張雲雷:相聲演員怎麼就不能走偶像派?

​​“帶著熒光棒聽相聲”“相聲專場變演唱會”,德雲社大概不會想到,自家的相聲演員裡還能出一個偶像派。在綜藝《國風美少年》上,張雲雷表演的一段京韻大鼓讓觀眾誇讚“色藝雙絕”,誠不欺我。


“色藝雙絕”張雲雷:相聲演員怎麼就不能走偶像派?



是的,相聲演員張雲雷火了,被粉絲推上了偶像神壇,郭德綱調侃張雲雷:“說相聲說成這樣,你也是欺了祖了。”

粉絲文化進入了相聲江湖,這畫面還真是第一次見。

粉絲和票友傻傻分不清

2005年起,郭德綱及其德雲社異軍突起,使大眾重新關注相聲這一藝術門類,實現了相聲的二次復興;從2014年春晚登臺開始,岳雲鵬越來越紅,同樣吸引了一批觀眾去聽相聲;而今年,張雲雷以這樣的方式將相聲帶出了圈。


“色藝雙絕”張雲雷:相聲演員怎麼就不能走偶像派?



郭德綱和岳雲鵬知名度高歸高,跟張雲雷的待遇卻明顯不同,相聲演員是相聲演員,偶像是偶像,二者的區別在於跟觀眾之間的粘性。畢竟偶像的力量勢不可擋,觀眾可以在臺下為張雲雷齊唱大段大段歌詞難記的小曲兒、京劇,熒光棒匯成一片綠海,張雲雷有了龐大的粉絲群。

在德雲社的“雲”字輩兒弟子中,張雲雷排行第二,粉絲一口一個“二爺”“辮兒哥哥”地叫著,可能因為特民俗特接地氣吧,聽見的人都覺得倍兒親切。


“色藝雙絕”張雲雷:相聲演員怎麼就不能走偶像派?



相聲講究說學逗唱,張雲雷是以“唱”入門的,大調小曲兒,出口就能唱。如今,這門兒時開始用功的手藝頻頻派上用場,張雲雷在《國風美少年》中當“國風召集人”,他改編的歌曲《探清河水》在網易雲音樂下評論超8000條,熱度不亞於熱門歌曲。

張雲雷能成為偶像派,首先長相加分,清秀玉立,很精神。而這在明星裡並不算什麼,成名的、未成名的藝人裡,長得好看的大有人在,大家為什麼會像追星一樣追捧一個相聲演員?


“色藝雙絕”張雲雷:相聲演員怎麼就不能走偶像派?



已成名的明星太過高冷,而新出爐的練習生的技藝拿不出手。從粉絲的層面來講,他們喜歡關注小眾的、新的領域,相聲對於年輕人來說,是很新鮮的,而相聲本身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成為個人愛好的一種。

從張雲雷個人層面來講,他帶動了非常多的年輕人關注並喜歡傳統曲藝,當然不僅僅是長相的原因,這是一種親切而有風度的感召力。

這種感召力似乎是從他不慎墜臺後再次登臺演出開始的,這次有些傳奇色彩的經歷讓觀眾既驚奇,又心疼。從那以後,張雲雷的清者氣質漸顯,給觀眾一種沉穩隱忍的感覺,觀眾覺得張雲雷有底蘊、有品質、有創意。

其實從張雲雷開始,觀眾也會關注到相聲界裡其他的青年相聲演員,比如王九龍、張九齡等人,這些都是相聲圈不斷湧入的活水,正是這些新的相聲人才在傳承這門藝術,他們現在正在做的和將來要做的,就是將傳統技藝和嶄新事物融合,把相聲光揚光大。


“色藝雙絕”張雲雷:相聲演員怎麼就不能走偶像派?



粉絲既追星又聽相聲、唱小曲兒,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他們在哪裡蜂擁,哪裡就有聲響。張雲雷走紅或許能夠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聽相聲、喜歡相聲,年輕人的加入勢必為相聲注入新的活力,既然忠實觀眾可以成為粉絲,那粉絲自然可以變成忠實觀眾。

當“文藝青年”遇上“曲藝青年”

就在大家普遍感受到《吐槽大會》“不好看了”的時候,相聲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出圈了。

同樣是講段子、抖包袱,與脫口秀這種舶來品不同,相聲是地道的中國傳統民間藝術,這種聚散的交接其實非常值得思考。


“色藝雙絕”張雲雷:相聲演員怎麼就不能走偶像派?



眾所周知,李誕的“人間不值得”是喪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口號之一,《吐槽大會》和李誕吸引了這麼一群人:他們特質明顯,A面是激進的吐槽,B面是喪喪的文藝。在理想主義和悲觀主義兩個經驗的極端之上,用搞笑來包裝,構成了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

《吐槽大會》第三季的slogan是“吐槽,一種年輕的溝通方式。”當節目的火藥味減少,放棄打擦邊球而專注打保守安全牌時,觀眾的注意力也隨之轉移,要知道,年輕人想要的溝通方式可不是保守和安全。

喪文化雖風靡,並不能囊括全部人,比如,異軍突起的曲藝青年。


“色藝雙絕”張雲雷:相聲演員怎麼就不能走偶像派?



其實曲藝青年一直都有,只是比起存在感,沒有文藝青年那麼強。隨著張雲雷這一偶像派相聲演員的走紅,也讓更多人看到了他背後的曲藝青年。

曲藝青年和文藝青年確實不一樣,曲藝青年人數不及文藝青年多,文藝青年總是在思考人生,曲藝青年無時無刻不在找樂子。

曾看到數據顯示,天津是自殺率全國最低的城市。我想,這跟天津是曲藝寶地分不開。


“色藝雙絕”張雲雷:相聲演員怎麼就不能走偶像派?



天津是碼頭城市,底層百姓和市井文化灌注了相聲行當,並孕育了一批相聲世家。可以說,天津人骨子裡就適合相聲,說話繞著彎、抖著包袱,語言即思維,思維即性格,曲藝精神無處不在,天津是唯一一個有相聲廣播頻道的城市。

作為曲藝寶地,天津市民風貌如此,容易滿足,幽默感與生俱來,而且嘴巴特貧,口頭禪就是“樂呵樂呵得了”,說話接梗就像對暗號,自黑或者擠兌別人都能把人逗到沒脾氣,幽默達觀,有利於發洩和疏解。


“色藝雙絕”張雲雷:相聲演員怎麼就不能走偶像派?



微博熱搜曾有個話題是“和天津人談戀愛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回答如下:

“為什麼喜歡我?”“嗨,瞧順眼了唄。”

“知道我多喜歡你嗎?”“您給說說?”

“餘生請多指教。”“得嘞,您就瞧好兒吧!”

當文藝青年遇上曲藝青年,日常捧逗說相聲,畫風令人捧腹。

脫口秀和相聲,同樣可以幽默吐槽、嬉笑怒罵、針砭時弊,而後者還更快樂、更本土化,為什麼不呢?


“色藝雙絕”張雲雷:相聲演員怎麼就不能走偶像派?



觀眾沒有理由拒絕快樂,也沒有理由拒絕自己的胃。真正的快樂是忍不住的,而積極情感遠勝於消極情感,曲藝青年的快樂節奏勢必影響更多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轉移大家對喪文化的注意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