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說的“小米加步槍”,其中步槍究竟指的是哪些槍?

自食其果


抗戰時期,八路軍、新四軍、游擊隊包括民眾自發的抗日武裝力量,由於得不到政府各種物資補給,所以我黨號召抗日軍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開荒種田、紡紗織布、辦兵工廠等,既解決了吃飯穿衣的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步兵槍械緊缺的問題。

(中正式步槍)

小米加步槍,實際上是有所指的,我黨所在地陝北延安、八路軍根據地太行山等北方地區,當地老百姓的口糧主要是小米;而八路軍、新四軍、游擊隊等手中的主要槍械就是步槍,甚至鳥銃、獵槍、大刀和紅櫻槍等。

所以,就非常順口地叫“小米加步槍”,後來引申為我黨領導的武裝力量人民軍隊,在極為艱難困苦的條件下,戰勝了強大的敵人,建立了新中國,勝利可謂來之不易。

(漢陽造步槍)

抗戰劇《亮劍》中,獨立團團長李雲龍說過一句話,“步槍是老套筒、漢陽造,膛線都磨平了,兩個人都分不到一枝槍。”此話,確實令我等軍迷印象深刻。

紅軍、八路軍、新四軍等後來的解放軍高級將領,在建國後出版的回憶錄中,事實上都有提出,所在部隊不但缺統一的制服,而且特別缺槍械,不少人都分不到槍,就紮根紅櫻槍,或乾脆提個燒火棍。

(三八式步槍)

現在,國內拍攝的影視劇中,紅軍、八路軍、新四軍制服筆挺,人人都揹著步槍,打仗的時候都有打不完的子彈,都是不符合歷史真實性,特別是紅軍的時候,哪有統一的軍服,都各穿各的衣服,由於條件艱苦,穿得破破爛爛似花子一般。

(莫辛·納甘步槍)

我黨所領導的武裝力量除了國造老套筒、漢陽造以外,兵工廠生產了少量的八一式馬步槍、五五式步槍,繳獲了不少日軍的6.5毫米三八式步槍、7.7毫22米九九式步槍,以及國軍的7.92毫米中正式步槍、7.62毫米M-1903式春田步槍、英制7.7毫米李·恩菲爾德步槍,還有少量蘇聯政府援助的7.62毫米莫辛·納甘步槍等。

(李·恩菲爾德步槍)

以上槍械,基本上都是5發栓動步槍,除了英制李·恩菲爾德步槍為2個5發彈夾供彈的步槍,沒有一把半自動步槍,且口徑五花八門,都不一樣,給後勤保障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所以我黨所領導的人民武裝,武器裝備非常落後。

但憑藉這般落後的武器,在我黨的正確領導下,在根據地人民大眾的支持下,經過浴血奮戰,打敗了所有的對手,建立了嶄新的新中國。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中共領導的軍隊手中的武器很簡陋,重武器嚴重缺乏,且物資短缺,不得不開展大生產運動滿足部隊需要。這裡主要是指解放區,由於解放區的主要糧食是小米,而士兵手中的主要輕武器又是步槍,所以被稱作小米加步槍。

中國軍隊當時裝備的步槍其實多種多樣。主要有中正式,漢陽造和三八式步槍,當然還有一些自造和仿製的步槍,如黃崖洞兵工廠製造的五五式步槍和八一式馬步槍等等,也有來自國外的援助和購買的槍械,如恩菲爾德M1917和M1903斯普林菲爾德(春田),以及李恩菲爾德步槍和莫辛納甘,甚至是毛瑟98K都有。可以說在當時的中國,你可以找到全世界絕大部分國家的制式步槍。

M1903斯普林菲爾德

漢陽兵工廠原稱湖北兵工廠,由張之洞於1891年籌建,其生產的漢陽88式步槍是當時中國軍隊使用最為普遍的步槍,被人稱作漢陽造(老套筒)。該槍仿製自格維爾1888型步槍,重4.06千克,長125釐米(帶刺刀),發射7.92*57毫米的毛瑟步槍彈,有效射程500米。該槍在1895年便開始生產,1944年停產,服役時間超長。

漢陽88式

中正式步槍是仿製於毛瑟1924和98K,於1935年生產,重4.08千克,長111釐米(帶刺刀),有效射程500米。該槍原本想成為標準化的步槍,用以取代漢陽造。而由於工業基礎薄弱,質量參差不齊,所以到抗戰後期才逐步開始普及。

中正式

三八式步槍是二戰時日軍普遍裝備的請武器,又因為其巨大的防塵蓋得名三八大蓋,該槍重4.19公斤,全長127釐米(帶刺刀)有效射程500米,其相對於漢陽造和中正式,精度較好。閻錫山的太原兵工廠據此仿製出六五步槍。

38式


軍情解析


其實小米加步槍指得是在艱苦的條件下奮勇抗戰,小米指的是生活水平較差,其中的步槍更多的是指裝備落後的意思,當時的中國軍隊以輕武器為主,沒有太多重武器。而這句話更多的是說當時我軍自行解決吃飯難以及武器裝備補給難的問題。

而之所以是步槍,而不是別的槍,原因就在於當時的八路軍、新四軍、各地游擊隊等部隊中輕武器中步槍佔據了絕對的主力,像輕重機槍、衝鋒槍、手槍等雖然也有,但是整體數量肯定是不如步槍的,畢竟這是一個步兵最基本的武器。

而在當時條件下,這裡的步槍主要是這幾個型號,三八式步槍、漢陽造步槍、邊區自產武器等等。

首先說三八式步槍,這是日軍的主力步槍,因此和日軍偽軍的作戰中經常繳獲的就是這種步槍,而且彈藥補給較為方便,直接用繳獲的日本人的子彈,這是其相對不別的步槍的一個優勢。而相對於當時中國自產的一些步槍而言,由於日本的工業水平較好,其質量比較好。三八式步槍由於較長,其射擊精度高,間接上也能達到節約子彈的效果,這對於彈藥生產能力差的八路軍等來說是很好的。而這款步槍在我軍中一直服役到了抗美援朝戰爭早期,最終才被蘇制武器替換。

其次就是著名的漢陽造步槍了,在此前的紅軍時期,紅軍繳獲並裝備了大量的漢陽造步槍,而且在口徑上其和ZB26捷克式輕機槍、馬克辛重機槍是一樣的,彈藥補給問題解決起來不難。不過其實漢陽造步槍是比較落後的,其原始設計是1888年的,落後於日本三八式、我國的中正式等。而中正式由於生產數量不大,再加上投入生產較晚,因此實際流入我軍的並不多。

而在抗日根據地,當地兵工廠也自產了一些步槍,比如八一式騎槍等等,但是受制於產能,實際生產數量不多。


戰爭之王


“小米加步槍”指的是當年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廣大抗日民眾進行抗擊侵華日軍過程中,由於補給極端匱乏,抗日軍民只能吃的自己種,穿的自己織。在這種情況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成為解決吃飯難以及兵器補給難問題的關鍵。

小米(穀子)是太行山人民的主要口糧,“步槍”是指抗擊日軍所使用的武器以輕武器為主,相當落後。

訓練

所以這裡的步槍涵蓋的範圍是比較廣的,有中正式,有漢陽造(即老套筒),當然還包括繳獲的三八式,只要是輕武器,都可以歸到其中。這些槍大多數較之日軍用的主力步槍三八式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且說“漢陽造”步槍!

該槍是漢陽兵工廠的經典之作,曾是中國軍隊的主力槍械。無論國民黨軍隊,還是八路軍、新四軍和游擊隊,都大量使用“漢陽造”,也就是俗稱的“老套筒”。而且該槍的生產一直持續到1944年。產量約在108萬支以上,是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用量最大的槍支型號。

漢陽造

初期生產的“漢陽造”,在槍管外加裝一個隔熱護手的套筒,1904年起,去除了這個實用價值不大的套筒,並將槍管加粗。之後,“漢陽造”又出現多種改進型,設計更趨合理。直到1944年停產,“漢陽造”前後生產了將近半個世紀,總共生產了近110萬支。

漢陽造

漢陽造是抗戰期間唯一能在白刃戰中與日軍三八式抗衡的步槍,這是因為該槍較長,而且所配的制式刺刀全長51.8釐米(刀身39.5釐米),重約0.566千克,刺刀式樣為單刃偏鋒。但是,射擊效能是遠弱於三八式的!

有啥區別

可以說,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需要我們倍加珍惜!


軍林縱橫


小米加步槍指的是解放戰爭,小米的由來是我軍指戰員`地方幹部的薪餉是用各地小米的價格折算邊區幣分發,這是小米的來由,步槍是解放軍的主要裝備,東北野戰軍以三八步槍為主,華北野戰軍步槍很雜,三八式丶中正式`英七七什麼都有,為補給方便各部隊統一調配口徑一至的步槍以達到一個營或連只補充一種口徑的子彈,這種調配步槍口徑的方式也在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中實行,但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打的仗多,繳獲也多,很快便扭轉了武器的劣勢,這時,漢陽造老套筒基本退中了中野華野的裝備序例而用來武裝地方部隊和民兵,這就是我們靠小米加步槍打敗國民黨的由來。


王金海170657262追求


小米加步槍意指生活差,裝備落後,吃的是粗糧甚至有的都不算糧食,拿著輕武器有的軍隊都使出了大刀作為常規武器。裝備落後的我們硬是用大刀長矛擊敗了裝備優良的日本侵略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