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2”定调淘宝:专注个性化跑道,“大淘宝”生态作保障部队

2016年,淘宝在上海举办首届淘宝造物节,初衷即是为年轻人提供一个展示创意、个性与热情的舞台。似乎从那时起,淘宝以“个人为中心”的运营理念就愈加凸显。而这显然是一个淘宝最熟悉的跑道,从撮合人与人的交易起家,淘宝知道购物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每个人的个性,也折射出淘宝上源源不断、想象不到的创造力。

“双12”定调淘宝:专注个性化跑道,“大淘宝”生态作保障部队

个性化正在成为这个时代主流消费人群已经显性的追求,同时可以预测这在下个时代,也必然是主流消费人群根深蒂固的需求。刚刚过去的“双12”的淘宝平台数据也佐证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为“小众爱好”买单:假笑男孩和国潮设计师品牌别闹BIZZCUT的联名跨界成交额暴增800%;富有设计感的时尚买手商家“北欧表情Norhor”,全天卖了去年的近十倍,超过14万人在线上选购了全屋定制化服务;二次元行业“双12”相比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近40%,三分妄想、喵屋小铺、Puppets and Doll等七家店铺成交过百万元。

早做判断,引领趋势,是阿里巴巴的强项。淘宝方面表示,内外部力量正在把“万能的淘宝”变成“每个人的淘宝”。如果说天猫“双11”满足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标准化追求,淘宝“双12”就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天地。淘宝每时每刻都在被赋予新的意义,每个用户也都在定义自己的淘宝,而多元化用户群带来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淘宝增长的最大驱动力。

“双12”投射消费升级新方向

以设计感见长的家具店铺“北欧表情Norhor”,既会卖萌也卖口红的“故宫淘宝”, 专注cos服和二次元文化推广的“三分妄想”……刚刚过去的“双12”,淘宝亿级消费者再现惊人“剁手力”,而这些商家取得亮眼成绩背后,“原创力”、“设计感”和“特色IP”成为那些消费者选择它们的重要理由。

淘宝方面认为,“双12”最大的价值在于对消费内容、消费形态的潜力挖掘,从中可以窥见中国消费升级新的动力之源。从特色家居到原创设计再到二次元,淘宝见证了消费者购物车的变化,见证了众多新物种的诞生和蓬勃发展,其也正在以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为起点,结合特色商品及特色商户,将三者紧密联系,形成特色市场,互为促进不断增长。

“双12”定调淘宝:专注个性化跑道,“大淘宝”生态作保障部队

今年以来,通过对内容化、社区化战略的坚定执行,特别是首页信息流大刀阔斧的改革,淘宝对更广泛更多元用户群体的吸引力持续提升。不仅如此,淘宝也在看到特色商品的展示方式正在变化,吸引多样化消费者购买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以直播、短视频为核心的内容升级正在如火如荼。今年“双12”,从直播到微淘到短视频,淘宝也推出了各种创新玩法,重塑着消费者对于“购物”二字的理解。

数据显示,“双12”期间,淘宝组织的全国特色产业带直播吸引了超过5000万人次观看,超过6成都是店铺的新客。12月12日凌晨开场仅一个小时小时,主播“水冰月SailorMoon”的成交额已经达到3000万。在产业带直播中,购买女装的顾客中有8%的人同时也购买了四川美食;购买韩国美妆的顾客中有9%的人同时购买了童装。

同时,今年“双12”淘宝直播还首次上线“互动拼团”的新玩法,用户可以在直播间实时进入拼团页面,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心仪之物。“双12”期间,直播用户拼出了100多万“团”,来自各个产业带的优质宝贝被收入囊中。

“双12”定调淘宝:专注个性化跑道,“大淘宝”生态作保障部队

“大淘宝”生态全力助推

在满足并不断为消费者创造需求的背后,也需要服务力量做好后勤保障。淘宝方面表示,15年来,淘宝始终在用创意满足每个人的消费需求,更在用不断的创新把每个人的消费体验推向极致。

智能算法的一次次升级,把手淘首页打造成千人千面的舞台,让所有人都怀抱好奇心在此展示和探索。直播、微淘、短视频等构成的淘宝内容生态让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互动方式越来越丰富,吸引了更多人在淘宝上“边看边逛边买”。商家也从粗放式地运营价格、商品进化为更为精细化地运营内容、粉丝和品牌。

而为消费者淘得更多好货,“双12”还让更多的全球尖货进入消费者的视野,并也通过直播、短视频、图文等新方式,遍布全球各地的买手与粉丝互动,帮助境外品牌尽快触达国内消费者。

但针对消费者网购生鲜美食收货时效的需求,今年“双12”,淘宝也在阿里巴巴生态体系的协同下,联手菜鸟裹裹和饿了么蜂鸟在8个城市推出了“淘宝速达”服务,可以让消费者享受到最快两小时达的极致体验。这项面向淘宝食品特色商家开放的服务,满足三文鱼、牛排、蔬菜、水果、小吃等即时鲜货的配送。淘宝创造性地整合了优质的同城商家资源,将他们在各自城市分布的店铺、仓库作为前置仓,共享到整个运力网络中,从而为提高运力提供保障。

“双12”定调淘宝:专注个性化跑道,“大淘宝”生态作保障部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