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政府和國民政府有什麼區別?

知識碎片007


民國政府的內涵和外延都大於國民政府,存續時間也把國民政府包含在內。

民國政府的概念

民國是中華民國的簡稱,中華民國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勝利以後,在中國版圖內建立的一個民主共和國,存續時間為1912年至1949年,共計38年。

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也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一個階段,在中華民國的不同時期,不同黨派或勢力掌控著政府,形成了2個區分明顯的階段,但它們都屬於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的建立過程

晚清時期,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很多仁人志士紛紛尋求救亡圖存的道路,他們選擇了不同的救亡圖存道路,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為代表的洋務派;有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有孫中山、黃興為代表的革命黨人,等等。

但洋務派、維新派的努力和嘗試先後失敗了,他們沒能實現救亡圖存的目標,而孫中山、黃興為代表的革命黨人堅持向西方學習革命思想,帶領很多仁人志士一起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選擇用暴力推翻腐朽的清朝。


在中國,封建勢力仍然強大,革命黨人力量弱小,民主革命談何容易?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冒著巨大的風險,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仍然難以徹底撼動清朝這棵大樹的根本,最終還是藉助袁世凱為代表的北洋軍閥力量,才逼迫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推翻了清朝。

1912年1月,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正式建立,後人喜歡簡稱為“民國”。

中華民國的兩個階段

1,北洋政府階段(1912年-1928年)

中華民國雖然建立了,但形勢遠比表面複雜的多。

袁世凱依靠強大的實力和權謀,竊取了革命成果,自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把首都遷至北京,從1912年到1928年間,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一職屢有變更,且袁世凱在此期間曾短暫稱帝,但都被稱為“北洋時期”,該時期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稱為“北洋政府”。

北洋時期的典型特徵是軍閥割據,有馮國璋、曹錕、吳佩孚、孫傳芳等為代表的直係軍閥;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為代表的奉系軍閥;段祺瑞、徐樹錚等為代表的皖系軍閥,以及桂系、滇系、川系、西北等勢力相對較小的軍閥,他們都被稱為北洋軍閥,其領袖人物如馮國璋、曹錕、張作霖、段祺瑞等人,都曾擔任過國家最高元首或政府首腦之職。

北洋政府是獲得國內和國際廣泛認可的唯一合法政府,曾代表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後舉辦的巴黎和會,該時期的中華民國國旗為紅黃藍白黑五色旗,象徵五族共和。

2,國民政府階段(1925年-1949年)

(1)廣州國民政府(1925年-1926年)

北洋時期,軍閥割據,混戰不已,國無寧日,孫中山先生深感革命尚未成功,於是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於1925年7月1日在廣州建立了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並積極組織發動北伐,這一時期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也被稱為廣州國民政府。

(2)武漢國民政府(1926年-1928年)

1926年10月,國民革命軍北伐佔領武漢,為加強對全國形勢的控制,國民政府從廣州搬遷到武漢,這一時期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也被稱為武漢國民政府。這一時期的國民政府缺乏領袖,武漢國民政府不設主席,以汪精衛、譚延闓、孫科、徐謙、宋子文五人為常務委員,蔣介石在國民政府的地位不如汪精衛。

(3)南京國民政府(1927年-1938年)

1927年,羽翼豐滿的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4月在南京宣佈成立國民政府,與汪精衛的武漢國民政府並存,後來雙方達成一致,合併為一個國民政府,史稱“寧漢合流”,蔣介石擔任國民政府主席兼任陸海空軍總司令,這一時期的國民政府被稱為南京國民政府。

(4)重慶國民政府(1938年-1946年)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日軍很快攻陷上海、南京,國民政府被迫前往重慶大後方,一直持續到抗戰勝利,因此也被稱為重慶國民政府。

(5)南京國民政府(1946年-1949年)

1945年抗戰勝利後的次年,國民政府重新遷回南京,仍稱為南京國民政府,但1948年5月,蔣介石經國民大會選舉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國民政府主席”改稱“中華民國總統”,“國民政府”一詞終於成為歷史。


綜上所述,民國政府是中華民國政府的簡稱,從時間跨度看包括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兩大階段,從內涵和外延上並不特指哪個政府;而國民政府只是中華民國一個階段的政府,特指國民黨建立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民國政府與國民政府表面上一字之差,但含義卻是天壤之別。“民國政府”即我們熟知的中華民國政府,它起源於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後來的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均是民國政府的不同時期而已;“國民政府”則是民國政府的一個時期,是指由國民黨組建的政府,最早是孫中山在1925年創辦的。


民國政府(1912年~1949年)

中華民國政府包括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中華民國政府四個時期。辛亥革命後,清末帝溥儀退位,中國正式進入民國時期,孫中山先生被推任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總統。不過,民國政府後來被北洋的領袖袁世凱篡取,這就是民國政府中的“北洋政府”時期(1912~1928)。

北洋政府經歷了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段祺瑞等人物的統治時期,最後一任領袖是北洋派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在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張作霖大敗吳佩孚,從東北率軍挺進中原,組建了北洋政府的最後一任內閣。國民大革命之後,北洋政府各派土崩瓦解,最後一任領袖張作霖也被日本人炸死。

張學良在1928年宣佈易幟,並歸順於南京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於是,國民政府在1928年宣佈統一全國。這就是民國政府中的“國民政府”時期。

國民政府(1925年~1948年)

國民政府最早是指廣州的國民政府,它是由國民黨領袖孫中山先生創立的革命政府,起源於1923年的廣州大元帥府。國民政府有孫中山的廣州革命政府、汪精衛的武漢國民政府、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和重慶國民政府,一般不計算汪偽時期。


孫中山去世後,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通過北伐戰爭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又吸收了汪精衛的武漢國民政府,還在中原大戰中擊敗馮玉祥、閻錫山等軍閥,成為繼北洋政府後第二個正式統治中國的政府。1948年,國民政府進行改組,宣佈進入“憲政時期”,不再使用國民政府的稱號,而是統稱為中華民國政府。


歷史的荒野


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很多歷史文獻裡都提出了民國政府和國民政府這兩個詞,一個民國,一個國民,有時候兩個詞還同時出現,稍不注意就會看錯,這使的很多人感到苦惱,還因此鬧出不少的笑話來?

那國民政府和民國政府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什麼是國民政府呢?什麼又是民國政府呢?

中華民國時期國民黨組建了一個自己的政府,叫做中華民國政府,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南京國民政府。這一個就是我們常常提起來的國民政府!國民政府也就僅僅指的是這一個政府而已!並且國民政府是中華民國時期的訓政政府的中央機構裡的一個最高機構!民國政府存在於1925年7月1日到1948年5月20日這段時間!



而民國政府就不是一個政府的專稱了,它是指幾個政府的,但民國政府所指的政府基本上都是北洋軍閥系政府,如北京政府等等。但民國政府相對來說比較強有力,並且是當時時期的國家的象徵,每個民國政府在自己的時期在國際事務中都享有發言權的。在1911年辛亥革命時期成立,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都存在!



其實區分起來,國民政府和民國政府還是比較好區別的,民國政府大,國民政府小!民國政府多用來指那段時期,而國民政府則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政府,一個政權!國民政府是被包括在民國政府裡的!


麥地傳奇


民國政府和國民政府本質上的區別其實並不大,因為他們都沒能讓中國人民感受到民主,中國依舊還是一個人的中國。但仔細而論,民國政府和國民政府又存在很多不同,就像水井和井水,黃金和金黃,白雪和雪白,他們之間雖然只是字的前後位置變了,但其實很多層意思也變了。


民國政府是指辛亥革命以後的中華民國的治權機構,歷史可以追溯到1911年建立於南京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實際上來說國民政府也是它的一個繼承。它貫穿了北洋政府,國民政府,歷經了多次的權力變化。

國民政府也就是國府,它是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最高行政機構,由以前孫中山先生的海陸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成立的,北伐成功以後取代北洋政府成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1948年南京政府進行

改組改制進入憲政時期,蔣介石成為中華民國總統。

這兩者的區別就是這樣,民國政府裡面包含了國民政府,但民國政府往往又因為包含了北洋政府而和國民政府存在許多區別。


歷史十二郎


  民國政府與國民政府是兩個不同概念。民國政府是個泛稱,可以泛指從民國誕生後至國民黨蔣介石政權離開大陸期間內中華民國的一切具有”民國中央政府”性質的政權。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11年肇建於南京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之後歷經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多次政權替換。

  國民政府是一個專有名詞,又簡稱“國府”,形成於1925年7月的廣州,由海陸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是後來的“南京國民政府”的雛形,也是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機構與最高行政機關。1925年至1928年曾與北洋政府南北對峙。北伐成功之後成為當時代表中國的政府(1926年底,隨著北伐的推進,國民政府遷到武漢,改稱“武漢國民政府”。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出現了“寧、漢”兩個國民政府。不久“寧漢合流”,武漢國民政府取消,國民黨政權名義上統一到“南京國民政府”)。時間跨度為從1925年7月1日到1948年5月20日行憲(1948年5月20日蔣介石與李宗仁依《中華民國憲法》就任行憲後首任中華民國正副總統,國民政府改組為總統府,政府主席改中華民國總統,進入所謂的“憲政”時期)。

  國民政府因抗戰曾遷移到武漢、重慶。

  但也有認為雖然1948年5月國民黨政權的國家元首名稱發生變更,實行所謂“行憲”,從”國民政府主席”改為“總統”,但政權由國民黨蔣介石掌控的形勢沒有改變。

因而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的最後一年多時期裡仍因認為是國民政府時期。


趙燕雲


民國政府是指的中華民國政府。—— 建於1912年 首任總統宣袁世凱

國民政府指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 建於1927年 (經網友指正已修改)

中國民國政府是1912年建立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清帝退位之後繼承了清朝所有權利,是合法的中國政府。

在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期間由國父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之後選出第一任總統袁世凱,所以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又被稱為北洋政府。

1915年袁世凱稱帝。護國戰爭勝利後,南方以國民黨為主的勢力要求進一步改革,於是改革勢力在廣東建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是由國民黨為執政黨的政府,在法理上是屬於中華民國政府。

1926年,國民政府北伐,1928年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全國在形式上統一了。

1948年,蔣介石將國民政府改為中華民國政府。在逃往臺灣之前,也把國號順走了。


就到這裡,如果你覺得寫得還不錯,那就點個贊!如果有更好的看法,來評論區交流吧!


奇縝君


中華民國曆史從1912年元旦1949年10月1日,雖然短短38年不到的時間,但卻相當複雜。實際上民國從未真正統一過,如何理解這種不同?可以把民國前期1928年之前稱之為民國“南北朝”時期,而1928年年底之後的民國,可以看做是“南朝”統一了“北朝”。

當然,不管“南朝”和“北朝”,都是民國政府,只不過前期國際上主要承認“北朝”的北京政府,後期國際上承認形式上統一的“南朝”南京政府。

把短短的民國時期分為“南北朝”絕非危言聳聽,因為就是兩個“朝代”,只是沒改國號而已。

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民國政府成立。



但不到三個月後,袁世凱成為中華民國首任正式大總統,並把首都遷到北京。

袁世凱之後,北京政府又經歷了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琨、段祺瑞、張作霖等稱之為總統、執政、大元帥的多為國家元首後,直到1928年張作霖迫於國民政府北伐之逼迫,準備撤回關外,在1928年6月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當年底,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易什麼幟?把中華民國國旗由北京政府時期的五色旗改為南京政府的青天白日旗!這本身就是改朝換代了。

回過頭來再說“南朝”。因為袁世凱稱帝和北京政府不尊孫中山制定的《臨時約法》,且有暗殺宋教仁的嫌疑,孫中山領導革命黨在南方、主要是廣東先後掀起了“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等,還在廣州成立了軍政府,孫中山為非常大元帥,與北京政府分庭抗禮。孫中山1924年改組了國民黨,1925面孫逝世,同年,在廣州成立了國民政府,汪精衛任國民政府主席。後來,國民政府經過兩次北伐,第一次北伐主要是打垮了吳佩孚和孫傳芳的軍隊,然後把國民政府遷到了武漢,不過隨後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在南京也建立了國民政府,加上此時(1927年)仍然存在的張作霖掌控的北京政府,真是“一國三公”啊!不過很快“寧漢合流”,二次北伐打倒了張作霖,張學良宣佈“易幟”,服從南京政府,中華民國形式上統一了。

統一之後的南京國民政府也就是民國政府了,直到1949年。


磨史作鏡


最簡單明瞭的區別就是,北洋軍閥政府和新軍閥政府。

分水嶺就是北伐戰爭,北伐戰爭名義上統一中國前,中華民國政府在北京,所以稱之為北京政府,北伐戰爭前的1925年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是為第一屆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雖然國民政府主席是汪精衛,但是實際權利還是在於各路歸附於孫中山先生旗下的新軍閥,如粵軍各系,湘軍,滇軍,到了1926年廣州國民政府遷至武漢,掌握了國民黨軍政實權的蔣介石又在南京成立了南京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對峙,史稱寧漢分治,接下來汪精衛被蔣玩的沒了辦法,只好出洋“考查”,武漢國民政府又被蔣收歸麾下,此後就是南京國民政府一家了。


在中華民國曆史上,一路下來是孫(革命先行者)。臨時大總統。

袁(軍閥)黎(軍閥)馮(軍閥)徐(軍閥)曹(軍閥)段(軍閥)以上是北洋各系軍閥,是中華民國總統,其間有數位國務總理攝行總統職務的穿插其中,連(代)的名份都不肯定。

接下來就是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蔣玩弄股掌之上的掛名傀儡,最後被蔣玩的沒有辦法當了漢奸)譚延闓(小軍閥,很早識趣聽命於蔣的擺設)胡漢民(和汪一樣是孫中山的跟班,沒有軍隊)林森(幫國民政府看印的文人)然後就是蔣(親英美新軍閥,民國時期風雲人物,中國實際領導人)接下來就是李宗仁(桂系軍閥,代總統,代了也沒代,被蔣抽空一切權利,剛剛開始有點高興,到頭來知道還是空歡喜一場)

所以民國政府也好國民政府也罷,中間除了幾個傀儡主席外,一路下來就軍閥軍閥軍閥......。只是土系北洋軍閥和掛靠美英勢力的新軍閥而已



古德拜!


沒事閒逛的野狼


1912年,在袁世凱的逼迫下,清帝退位,從此進去了民國時期,一直到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這期間所有的政權機構統稱為民國政府,所以說民國政府是一個泛稱,涵蓋意義非常廣。而國民政府專指國民黨建立的政府。



民國政府

清帝退位後,第一個民國政府應該是孫中山領導成立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之後由袁世凱就職大總統進入了北洋政府時期。袁世凱時期政府相對穩定,北京政府的權威能夠震懾住全國。

但是當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權威迅速下降,全國政權產生了分裂,各地產生了多個軍閥政權,大多都以中華民國政府自居。



1927年,國民政府北伐,1928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

一直到1949年國民政府退守臺灣,民國政府才算正式結束。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屬於民國政府的涵蓋意義之內,1925年孫中山在廣州成立了國民政府,在1928年之前與北洋政府對峙。

北伐成功之後國民政府成為了民國內唯一的合法政府。



但是國民政府內部也有分裂;

武漢國民政府

1926年汪精衛領導成立了武漢國民政府,在1928年“寧漢合流”後併入南京國民政府。

南京國民政府

1927年蔣介石領導成立了南京國民政府,抗日期間遷都重慶,抗戰結束後還都,1948年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

重慶國民政府

1937年,全面抗戰開始,國民黨於1938年遷都重慶,是為重慶國民政府,1946年因國民政府還都南京而取消。

汪偽南京國民政府

1940年,在日本的引誘下,汪精衛在日本的卵翼下在南京建立了傀儡政權,一直持續到了1945年8月16日,抗戰勝利後的第二天,汪偽國民政府才宣佈解散。


我是越關


民國是清朝之後出現的混亂時代,它的全稱是中華民國,是1912年的時候由孫中山開創的。


從1912年中華民國出現之後,一直到1949年蔣介石退到了臺灣,這期間我國出現的所有軍閥、政權都可以說得上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

無論各大軍閥或者各大政權再如何對恃、再如何征戰,他們都將自己置身在了中華民國的歸屬中。

除了邊外的外蒙古、後來蠢蠢欲動的新疆盛世才以及溥儀的偽滿政權和汪精衛的汪偽政權之外,其他任何軍閥都沒有產生過自立一國或者帶著國內土地投靠他國的想法。

早期佔據主導的北洋政府

在民國的30多年曆史中,一共出現過兩股可以被稱之為中央政權的勢力,這兩股勢力就是我們所說的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

孫中山早期的實力非常弱小,根本沒有武力、實力掌控住整個國家。

所以在他開創中華民國、當上臨時大總統後沒多久就乖乖把大總統的身份以及中華民國的名義主導權交給了北洋政府的開創者袁世凱。

從這個時候開始,民國進入了北洋政府主導的時代,不過當時北洋政府主導的民國並不是擰成一股的繩。


(北洋政府五色旗)

當時的民國仍然是很混亂的,北方大部分範圍由他們主導,其他的軍閥也向他們效忠著,而南方的各軍閥們則以孫中山的國民政府為首,一直與北洋政府抗衡著。

不過因為孫中山本身沒有太多的武力的原因,所以當時和北洋政府叫板、出力的人更多還是其他的南方軍閥大佬們。

國民政府對自身實力的改變

孫中山為了剷除北洋政府的威脅,使得自己擁有強大、屬於自己的軍事實力,所以他就和蘇聯合作了起來。

在蘇聯提供的各種幫助下,孫中山成功地開辦起了黃埔軍校,任用了當時幾乎沒有太多名氣的蔣介石擔任了黃埔軍校的校長。

並獲得了大量來自於蘇聯的武器支援。

不過或許是因為太過於疲憊的原因,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辦不到一年之後就因勞累離開了人世,而蘇聯幫助孫中山的成果黃埔軍校就轉交到了蔣介石手中。

然後蔣介石就通過黃埔軍校學生軍們的幫助打贏了東征、北伐,並以其他國民政府大佬所沒有的軍事優勢開始一步步向上升,成功地從一名國民政府中的二流人物擠身成為了國民政府的大佬,掌控起了整個國民政府。

(北伐主要人物合照)

從北洋政府手中奪回民國主導權的國民政府

北伐戰爭一共爆發過兩次,在這兩次北伐戰爭中,有很多北洋軍閥紛紛被北伐軍隊掃蕩乾淨。

而這些軍閥中,除了被掃蕩乾淨的一部分之外,其他也有不少軍閥在北伐軍隊掃蕩的過程中投靠了國民政府,由此從一名北洋軍閥化身成為了國民軍閥。

最後一名擎著北洋軍閥旗幟的人是張學良,他的父親是著名的東北王張作霖。

在張作霖1928年被日本人炸死後,張學良因為擔心自己會被持續而來的北伐軍隊徹底地掃除,所以在他當上東北王后沒多久,他就投靠在了蔣介石的陣營中。

成為了與閻錫山、李宗仁、馮玉祥等人一樣位高權重的國民政府軍閥。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北洋政府的時代徹底結束了,民國開始進入了全面被國民政府籠罩的時代裡,不過很多時候,李宗仁、閻錫山等軍閥對蔣介石是聽調不聽宣的。

(國民政府青天白日旗)

民國和國民政府的區別以及民國地圖的變化

民國和國民政府的區別就相當於國家和政權,民國是一個國家的稱號,這種感覺就如同我們現在所說“中國”的這個詞一樣,民國的每一個人都可以稱之為民國人,這是他們對自己身份的定義。

而國民政府只是統治他們的政權,這種感覺說得通俗一點就像是美國總統的換屆一樣。

隨著美國總統的更換,白宮中的政府部門就會隨之重新洗牌,但是美國仍然還是美國。

民國在早期、中期的時候地圖上仍然是一片海棠葉,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民國的海棠葉卻變化成了一隻雄雞。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變化,就是因為外蒙古和唐努烏梁海這兩塊土地從地圖上消失了。

因為二戰後期蘇聯以出兵日本為由威脅了美國和國民政府,所以在他們的逼迫下,蔣介石才不得不在1946年的時候對外蒙古脫離成為蒙古國的事情表示了承認,因此民國後期的地圖才成為了一隻雄雞。

不過由於蔣介石在去了臺灣後又把地圖修改回來的原因,所以導致了很多人以為中華民國的地圖一直以來都是海棠葉,這種說法實際上是錯誤的。

所以說民國政府是指包括了國民政府、北洋政府在內的所有民國政權,民國是一個國家、是一個時代,而國民政府僅僅只是後期統領了這個時代的政權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