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除草劑,尤其是防治節節麥、燕麥等的藥物能每年都用嗎?

鄉間見聞


您好,科學興農為你解答。

節節麥、燕麥是怎麼出現在田裡的呢?

節節麥、燕麥的傳播途徑主要因素有麥種不純,收割機攜帶傳播,施用攜帶有節節麥種子的動物糞便等。節節麥為啥這麼難防呢,節節麥、燕麥在苗期因外觀跟小麥長得很像,不到最後成熟結籽是很難區分的,又和小麥同屬於禾本科,並且其生育期短,成熟較早,所以一直以來都比較難防。並且大部分的除草劑對這兩種植物,都沒有較好的療效。並且節節麥有可以冬前以幼苗或者分櫱過冬,來年開春其冬前未出芽的種子還可以繼續發芽,並且同樣可以開花結籽。

節節麥和燕麥怎麼防止效果比較好呢?

一是可以選擇安全性較高的有效除草劑,比如叮磺草胺、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等。二是注意施用的時期,播種前進行密封防治效果是最好的,如果播種前沒有進行防治的話,第二個最佳的防治時期是在小麥播種後35天左右,此時小麥已經長出4片葉子,相對比較安全。第三個就是次年的春季,氣溫升到5℃以上,雖然防治效果較差,但是噴藥相對於人工拔除還是可以節約不少成本的。

麥田其他除草劑應該如何選擇呢?

麥田化除應根據雜草種類和除草劑的殺草譜來確定。對於麥田的不同雜草選擇合適的除草劑。闊葉雜草如播娘蒿、薺菜、麥家公、離子草、葎草、藜等,宜選用10%苯磺隆可溼性粉劑貨75%苯磺隆水分散粒劑。雀麥可選用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劑,畝用量3-4g,打碗花可以選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畝用量50-70ml,看麥娘、菵草可選用10.8%精唑禾草乳油,畝用量30-40ml。

最後除草劑可以年年用麼?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不管是除草劑還是別的藥物,連續使用肯定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田裡如果年年有大量雜草,那就必須的得年年打,如果頭年用藥後,次年草量不大的話,就沒有必要再噴灑。還有就是連年施藥,草的抗藥性也會隨著增強。

科學興農建議大家,尤其是防治節節麥的時候,施用甲基二磺隆時,同一年切記不可重噴。因為甲基二磺隆主要的防治對象就是和小麥親緣關係很近的雜草,所以用藥後,不管是小麥還是燕麥、節節草都會中毒,不同的地方是該藥劑裡添加的助劑,可以使小麥解毒。如果出現重噴或者漏噴或者是加大劑量使用的話,都會使小麥不能正常的解毒,這樣不光是節節麥受到了清除,小麥也會出現藥害。(萬)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文章原創版權歸屬科學興農賬號所有,侵權必究。

科學興農


目前小麥化除是小麥穩產高產的一項主要技術措施。

小麥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所以小麥田除草劑品種的研發、推廣及使用也是比較多的,使用技術也是比較成熟和完善的。

小麥當前生產中化除總體以播後苗前藥劑封閉和苗後莖葉處理兩種施藥模式,但苗後莖葉處理是當前小麥生產中化除的主要方式,隨雜草抗性越來越突出,播後苗前藥劑封閉處理防除模式近年也有增加趨勢。

小麥苗後莖葉處理防除以冬前小麥三葉期後,田間雜草基本出齊時和春季小麥返青後拔節前為主要施藥時段,高產小麥栽培提倡冬前防除。

小麥冬前進行化學除草,具有雜草草齡小,組織幼嫩,抗藥性差,用藥量少,防效高,除草徹底,防治成本低,對小麥和下茬作物安全等優點。

另外冬前防除不好,或錯過冬前防除適期的,可以春季返青後拔節前搶冷尾暖頭及時噴藥防除。

所以不論防治小麥田節節麥、燕麥等禾本科雜草藥劑,還是防治豬殃殃、牛繁縷、薺菜等闊葉雜草藥劑。

目前只要是種植小麥的,基本每一年都要使用除草劑進行除草,除非為有機小麥種植,不準使用除草劑,或田間雜草發生數量少,達不到防除指標,或種植面積較小,有充足人力能短時間內拔除或其它方式清除的,可以不用噴施除草劑。

除草劑使用提倡不同類型機制的藥劑輪換交替使用,同時根據雜草種類、選用質量可靠藥劑,加足水量均勻科學使用防除。

避免多年長期單一使用同一種或同一機制類型除草劑,避免任意或隨意增加用量或使用頻次,避免雜草抗藥性產生,影響防效,同時也避免防止田間殘留藥劑積累過多影響小麥生長安全。

關於【麥田節節麥燕麥藥劑治理相關技術措施】就講解到這裡,若有不足或其他問題,可私信找我諮詢,你的問題我解決!

稻麥巴巴團隊宗旨:用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科普知識,解決實質性難題。你的難題,我解決!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首發今日頭條,關注稻麥巴巴頭條號,在第一時間瞭解學習更多技術資訊。


稻麥巴巴


可以年年使用,但要嚴格操作規程,不可過量,要上午10點,下午2點左右噴施。注意風向,大風天不宜噴灑。以免不同作物產生藥害。

噴灑時穿防護服,帶囗罩。順風打,不要逆風而行。最好背後倒著走慢打不要重噴漏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