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特大搶劫、非法拘禁、盜竊案件

近日,牡丹江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了被告人王某海等29名被告人犯搶劫罪、非法拘禁罪、盜竊罪、幫助毀滅證據罪一案。

全市法院共調集警力70餘人,12名代理律師為被告人出庭辯護,40餘名群眾旁聽了庭審。黑龍江電視臺新聞法治頻道對此案進行了跟蹤報道。

2015年5月至9月期間,被告人王某海、吳某彬、王某華等人竄至牡丹江,建立了以王某海為大經理,吳某彬為經理、王某華為大主任的犯罪集團架構,以大經理、經理、大主任、主任、管家、業務員為順序,採取層級方式進行管理,大經理統一分配贓款,管家協助主任管理一處租住處,團伙成員分別租住在牡丹江、齊齊哈爾、大慶的多個小區及居民樓內,團伙以網上聊天的方式將被害人騙至團伙租住處,冒充天獅集團,採取暴力、脅迫及其他方法強制售賣人民幣2800元一套的虛構產品。

2015年7月,被告人陳某鴻、龍某桃以交男女朋友為由將被害人唐某騙至牡丹江,團伙成員為達到控制被害人進而劫取財物的目的,對被害人實施毆打併按倒在地,對其實施灌水、用毛巾捂壓口鼻等行為,致被害人唐某死亡。2015年9月,團伙成員又以相同手段將被害人夏某騙至牡丹江市,在租住處採取暴力、脅迫等方式控制住夏某,對其進行毆打及言語恐嚇,夏某逃至陽臺大聲呼救並墜樓身亡。

截止2015年9月,該團伙共實施搶劫犯罪30餘起,非法拘禁7人,盜竊一萬餘元,給被害人造成了嚴重的損失,社會影響惡劣。

庭審中,合議庭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圍繞起訴書指控的事實進行了法庭調查。公訴機關出示了相關證據,控辯雙方對上述證據充分發表了質證意見。整個庭審程序規範,詳略得當,展現了法官紮實的法律功底及良好的駕馭庭審能力。

近年來,隨著網絡、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此類搶劫、非法拘禁案件頻發,且呈現出涉案人數多、犯罪範圍廣、犯罪數額大、犯罪嫌疑人年齡較小、組織化程度越來越高等特點,犯罪嫌疑人利用網絡詐騙的手段更是層出不窮,給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秩序帶來了嚴重威脅,社會危害性極大。牡丹江法院依法履行審判職能,不斷加強司法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庭審直播、媒體報道等方式,及時發佈典型案件,曝光、揭露犯罪分子的騙術,增強人民群眾的防範能力,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為法治牡丹江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