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在望,蘇軍強勢反攻,德軍遭遇一系列慘敗


1942年12月保盧斯所率領的第6集團軍被圍困在斯大林格勒,儘管希特勒給予了保盧斯空中支援,外加派遣曼施坦因發起救援計劃,可依舊沒有能夠取得效果。面對四面楚歌,保盧斯在絕望下向蘇軍投降,進而蘇軍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會戰的最終勝利。

當斯大林格勒的勝利就在眼前時,蘇軍實施了對德軍的大反攻,德軍由於前線損耗太大,戰線太長補給困難,所以在這一期間面對蘇軍的反攻只能一路抵擋,一路敗退。

進入到1943年的1月,蘇軍的攻勢到達北方地區,面對蘇軍的兇悍攻勢,德軍精銳部隊尚也只能勉強一戰,但其餘的僕從國部隊則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

在沃羅涅什前線,蘇軍幾乎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突破了匈牙利第二軍的防線,直接將該軍隊打得丟盔棄甲,敗逃四散。同樣,面臨著匈牙利第二軍一樣結局的還有意大利和羅馬尼亞的軍隊。

自進入蘇德戰場後,納粹德國僕從國的軍隊作戰能力就十分低下,不止戰鬥意志差勁,軍備也十分低劣。而身為軸心國之一的意大利軍隊也一樣,戰前看似是一方霸主豪強,但進入戰場卻不堪一擊,很多時候都必須依靠德軍的救援。

在該年一月快要結束的時候,蘇軍在北部地區完全摧毀了匈牙利軍隊,此後趕來救援的德軍第二軍主力也被擊退。此時德軍參謀部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宣佈讓高加索地區的第一軍撤退,但第十七軍的步兵師由於撤退緩慢被蘇軍推進至東部地區,蘇軍順利進入了塔曼半島。

時間來到該年2月2日,在斯大林格勒中被圍困的保盧斯終於堅持不住,選擇了率軍向蘇軍投降。斯大林格勒的收復讓蘇軍氣勢高漲,從而在此後的半個月時間裡,蘇軍順利地佔領了克爾斯克和羅斯托夫,直至2月中旬,蘇軍強推至哈爾科夫,一系列的勝利來得極其迅速。


當然,由於持續性的高頻率作戰,蘇軍部隊顯得極其疲憊,從而蘇軍指揮部放緩了反攻的局勢。而正是因為蘇軍的放緩,希特勒對蘇德戰場上的德軍兵力進行了重新調整,由於德軍的後撤從而使戰線被縮短,進而使哈爾科夫反擊戰來開了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