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2019年1月起實施

從2019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實施,立法耗時十二年、可謂上年磨一劍,這部“最強”土壤保護法的出臺,不僅是為了保護好土地,更是可持續發展,保護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一環。那麼哪些農業行為會被罰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2019年1月起實施


1、第一是不規範處理農業投入品的廢棄物。近年來不少地區都在加強“規範農業投入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比如浙江省湖州市構建了回收集處置運行體系、回收歸集責任體系和回收考評體系,有效保障了農業生態環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過量的農藥和化肥會導致土壤病害頻發,特別是農藥和化肥的包裝廢棄物更難以被土壤降解,從而形成土壤汙染。所以,在今後的農業生產中,對於使用後的肥料等包裝廢棄物以及農用薄膜等,一定要及時交給專門機構進行無公害處理。如果農戶個人違規,將會被處以200元以上2000以下罰款;如違規者為經營主體,將被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2、第二是向農用地排放有毒有害物質,比如重金屬或其他有害物質超標的汙水、汙泥、礦渣等。種過地的朋友都知道,農用地一旦被排放有毒有害物質,不僅不能再種地,受汙染的土地已將生長的作物也將面臨死亡。所以這種危害土壤的行為一定要重罰,輕者處以10萬元以上罰款,嚴重者將面臨拘留。湖南日前印發新版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其中有向農用地排放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超標的汙水等行為,造成後果特別嚴重的,將面臨200萬以下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2019年1月起實施


3、第三是汙染土壤用於復墾。土地復墾是對農業生產的持續性有幫助的好事情,被重金屬、禁用農藥、生活垃圾等汙染的土壤用於復墾的行為將被嚴厲禁止,一旦發現,將面臨10萬以上的罰款。

土壤汙染防治關係到食品安全,也關係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涉及所有人以及後世子孫的利益,希望每一位農業從業者都能及時瞭解法律法規並高度重視,千萬不要抱有僥倖心理,否則不僅土地會被收回,還將面臨鉅額罰款。

總結:對土地汙染違法行為進行嚴懲,是此次土壤汙染防治立法的最大亮點之一。從嚴厲法也是落實黨中央提出的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的決策;此外,這也是和已有的環保法、大氣汙染防治法、水汙染防治法等相關法律相銜接、相協調。既然被稱為“最強”土壤保護法,廣大農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肯定會涉及土壤汙染問題,一定要格外重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2019年1月起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