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朱元璋的墓,“明”字多一橫,是康熙帝有意為之嗎?為什麼?

愛因愛生


諸位看官,這裡是陳大舍道古。以史為鑑,可知興衰。承蒙青眼,不勝榮幸。


提問中所說的“明”字多一橫是指的明太祖孝陵臺階上的這行字。



這行字刻在明孝陵寶頂的臺階上。“明”字比通常的寫法多了一橫,因此有人認為這個明字的寫法大有玄機——最典型的明孝陵的一些導遊們聲稱這是清朝君臣對大明朝的一種惡意詛咒,比如是康熙帝害怕大明朝光復,所以在南巡江寧時故意刻上錯字,取其“月無日光,則黯淡無光”之意,讓大明朝永遠不能中興光復。甚至有人說這行字就是康熙帝的御筆云云。

關於這種傳說我就說三點:

第一,目前我們見到的明孝陵寶頂是太平天國之亂平定以後,由兩江總督曾國藩和之後的端方二人先後出資維修。而“此山眀太祖之墓”這行字則是民國初年由南社詩人,大金石家鎮江葉玉森先生所書。葉玉森先生雖然是清朝宗室之後,但卻一直悲憫大明江山的傾覆,曾經多次憑弔孝陵。並曾填過一首詞,《百字令·過明孝陵》:

興亡泡幻,六朝多半如是。即今石馬僵風,荊駝浴雨,滿目殷墟淚。十萬松楸渾不見,衰草年年紅死。銀鹿啼來,玉龜飛盡,慘絕朝天。侍當時明月,可憐猶照哀史。”

不僅歷史感強烈,格調沉鬱蒼涼,而且詞中字字緊扣孝陵典故。可謂深得清初陳迦陵之三昧。此篇做於民國三年夏,而寶頂石刻也大概刻於這時期前後。

葉玉森尺牘,可對比孝陵寶頂石刻。

第二,有清一代,官方始終稱明太祖長眠之地為孝陵,而從不稱墓。稱帝陵為墓是則是民國亂世禮崩樂壞的表現。

第三,清康熙帝確實在明孝陵題字了,並且樹立了一道御碑,也就是“治隆唐宋”碑。歷史上康熙帝初次祭明孝陵 是康熙七年(1668A.D.)四月二十一日,遣官員至孝陵祭祀。此後康熙皇帝又五次親自致祭明孝陵。

首先是康熙二十三年,此時三藩已經平、臺灣鄭克塽也青衣銜璧而降,大明天下徹底滅亡。康熙帝這次隆重的祭奠明孝陵其實就是對大明朝殉難君臣的鎮魂祭。為表示對明太祖的尊敬,清朝君臣於陵前門外下馬,不走正門,從甬道旁行。於路行三跪九叩首之禮,至寶城前又行三獻禮。祭畢,康熙帝下旨,命督、撫等地方官嚴加巡察和保護。

康熙二十八年二月,康熙帝第二次南巡至南京,以甲子日躬祭明孝陵。

康熙三十八年初,康熙帝第三次南巡,四月己酉到達南京,於次日庚戌決定三祭明陵。並傳旨說明自己如此尊崇明太祖的原因:

洪武乃英雄奮起建功立業之主,不可與他君並,朕當躬往致奠。”

隨後,率諸大臣前往祭奠並御書“治隆唐宋”四個大字,交與江寧織造曹寅制匾、勒石。今明孝陵殿前御碑殿內陳列的五塊石碑的正中一塊就是這塊碑。

此後到了康熙四十四年夏四月庚寅,第五次南巡,車駕東行過明孝陵,康熙帝下令自東角門入,並諭諸臣曰:

非爾等道引有秩,特朕之敬心耳。

並帶領諸皇子及大臣侍衛等行禮。

此後乾隆帝六次南巡,也是每次都要至明孝陵“拈香奠酒”,行三跪九叩之大參禮,所謂“禮文隆渥,逾於常祀,是乃千古盛德之舉”。

好,到現在我們可以知道了,康熙帝題字的是治隆唐宋碑,而不是寶頂石刻;而有清一代孝陵始終稱陵不稱墓;現存“此山眀太祖之墓”的石刻是民國初期葉玉森先生所刻。至於為何“明”字要多一橫,是因為“眀”、“朙”,在書法中都是很常見的寫法,就像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寫法一樣。

治隆唐宋碑

民國元年陽曆二月十五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文武百官祭拜明孝陵。


陳大舍


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古人在文字展示上花樣百出,寫字時添一筆減一筆很流行,有的能彰顯個性,有的具有某些含義,比如徽州府公堂懸掛的匾額“清慎勤”的勤字少一橫,意在勉勵官員時刻勤政;西安的碑林,碑字少了一撇,不是林則徐故意少寫一撇暗指自己丟官,而是古代碑字本就沒一撇,不管是顏真卿的多寶塔碑,還是柳公權的玄秘塔碑,所以明孝陵的明字多一筆也是這種情況。

圖為西安碑林,從古至今專門收藏石碑的地方,碑藏文物一萬多件,國寶石碑就有幾百件。

明字,左邊的是日、目都是正確的,明字多一筆流傳下來的很多,比如山東濟南的大明湖匾額就多一筆;湖北荊門的龍泉書院的文明樓、文明湖的明字都是多一筆;四川成都的武侯祠的明良千古匾額,明也多一筆;歷代的書法家寫的明字也是多一筆,比如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的《洛神賦》羌習禮而明詩,明字就是多一筆;北宋書法家蔡襄《山堂詩帖》明知花月無情物,明字也是多一筆。

圖為湖北荊門的龍泉書院,1879年書寫的文明樓匾額。

所以,朱元璋的明孝陵的明字多一筆就不足為怪了,這個明孝陵的文物說明牌是建國後,時任中國書法協會江蘇分會主席,書法家武中奇老先生書寫的,所以這個明字是仿古的寫法;而在朱元璋墳頂牆體上還有“此山明太祖之墓”,這是民國初年一位大仙兒刻上去了,明字多一筆當然也是仿古寫法,不足為奇。

圖為明孝陵石刻文物牌,出自書法家武中奇之手,南京雨花臺革命烈士紀念碑也是老爺子書寫的。

而這個明孝陵明字多一筆和康熙沒有半毛錢關係,康熙當年多次下江南,幾乎每次都會拜謁朱元璋的明孝陵,意在緩和滿漢關係,但從未書寫明孝陵三個字,只留下了“治隆唐宋”的墨寶,是在正視朱元璋,歌頌他治理國家比肩唐宋。民間傳說這和文字獄有關,也是以訛傳訛,無中生有的事。


圖文繪歷史


有一種說法是源於順治皇帝,有一次順治皇帝在紫禁城內發現一塊匾額上寫的“光明昌盛”四個大字,覺得這分明是暗示明朝氣數未盡,大有光復明朝之意,此時順治皇帝越想越不對勁所以就給“明”與“盛”二字做了改動,把“盛”字的一點挪到“明”上,寓意光復的是眀而不是明,而且離昌盛還差那麼一點。


SHRIKEI


我覺得有眀這一說,聰明,聰是說耳朵,明是說眼睛的。眀從目,是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