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2018電影《動物世界》?

用戶68037215


作為一部引入日產漫畫《賭博默示錄》的國產商業電影,《動物世界》從買入原版IP,到如何去執行是一個大問題,這個片子做出了一個良好示範,韓延導演應該是國內80後導演裡,最具有商業片執行力的第一人了。最近幾年國內在翻拍日本電影的尤其是懸疑片的導演也越來越多,大部分影片在還原原著故事情節、場景、人物刻畫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瑕疵,《動物世界》這部電影也算是略有成就。

故事大概講訴在遊戲機廳做著兼職“小丑”的鄭開司(李易峰 飾),幼時父親突然失蹤,母親重病住院,使得鄭開司的生活非常拮据。發小“大蝦米”(曹炳琨 飾)藉口買房騙下了鄭開司父親留下的房產,還給他帶來了鉅額的欠債。神秘人物(邁克爾·道格拉斯 Michael Douglas 飾)出現,告訴鄭開司,只要參加“命運號”遊輪上的神秘遊戲,就有機會償還完所有欠款,一無所有的鄭開司為了給青梅竹馬的護士劉青(周冬雨 飾)和母親更好的生活,只得登上游輪,開始了生存遊戲,一場以“剪刀、石頭、布”展開的生死較量即將登場……

拋開其他的不說電影特效,剪輯,節奏,畫面,劇情,都能給到80分了!看來最大的瑕疵也是李易峰的開司了,其實作為商業片為了迎合各路MM選擇小鮮肉無可厚非。然和李一如既往的面癱讓廣大觀眾吐槽。電影劇情本身跌宕起伏,這給了各路演員秀演技機會,可惜除了開頭20分鐘周冬雨的演技,其他的...個人認為選擇臺灣演員張震更好。


為了表現出角色內心戲和突出《動物世界》主題涵義,開司在看見一隻蒼蠅就能腦補三分鐘追車戲。這樣的演繹方式本無可厚非,可整部影片過多的內心特效實在顯得過於累贅,使得懸疑類電影包袱空白無力。

整部電影和日版還是有差距的,可能對於沒有看過原著動漫或者電影的朋友們來說的確算是國產上層電影了。雖然還是很多遺憾,7.6分的豆瓣評分還是值得大家看看的。但仍覺得韓延是內地導演裡,最能把握好二次元風格又不會違和的導演了。。


糖博虎


《動物世界》來頭可不小。

電影《動物世界》改編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風靡日本的本土漫畫《賭博默示錄》,是日本漫畫家福本伸行所創作的“開司賭博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外兩部分別是《賭博破戒錄》和《賭博墮天錄》。

《賭博默示錄》原著主要講的是賭徒的故事,自1996年在《週刊YOUNG MAGAZINE》上開始連載起,截止到2008年為止共賣出了1000萬本以上。因原著的大熱,《賭博默示錄》先後被改編為動畫版《逆境無賴KAIJI~Ultimate Survivor~》,以及2009年的同名電影,值得注意的是,《賭博默示錄》電影版在當時的票房一度超過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500萬元,問鼎同期票房冠軍。

電影《動物世界》在漫畫《賭博默示錄》原有劇情的基礎上,不僅打破了原著漫畫中清一色男性角色的設定,加入了新的人物角色,同時還將故事背景放置在模糊的國界概念中,以打造“泛亞洲化”,將原著中強烈的“賭博”概念置換為一場“GAME”。

根據此次電影《動物世界》所放出的官方預告來看,電影劇情主要為:一事無成的鄭開司為了償還鉅款借款前去參加了一場遊輪上的神秘遊戲,這場遊戲的主要道具為 “石頭,剪刀,布”撲克,參賽者們為了奪取對手的星星標誌可謂絞盡腦汁,一系列的局中局和計中計紛沓而至。隨著遊戲的開啟,在無序的拼搶爭奪中,為了相依為命的植物人母親和自己的青梅竹馬,李易峰所飾演的男主人公鄭開司只能奮力一搏。

目前來看還是值得期待的。


娛樂獨角獸


雖然沒有看過福本伸行的漫畫,但是作為刷過《賭博默示錄》所有動畫兩遍,日版兩部漫改電影至少兩遍的人來說,大概充一下原著黨,還是有資格的。

既然是“高貴”的原著黨,就算想放平心態,也不可能把所有關於原著的記憶抹殺掉,所以相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關注點自然會有所不同。

分歧最大的可能就是上船之後的石頭剪子布鬥牌部分,作為原著的精髓,內容上電影也呈現得是原汁原味,被騙,反擊,團結,逆襲,一路走過來的戲份雖說不是諳熟於心,但是到了那個點下一步要出啥還是模糊的有印象。

包括最後進小黑屋的反轉,我在看電影時的擔心居然是會不會為了過審或是宣揚正能量,直接讓三個人開開心心的下船而減去這段……結果證明有點多慮了,精華的部分保留,一本滿足。

單純看情節走向,對於原著黨而言,基本是沒有懸念的。

反轉反轉再反轉,人性變化什麼的,原著黨就不想談了,這都討論過八百回了。

然而對於絕大部分沒有了解的普通觀眾而言,從上船開始才是全程高能,看著開司一次次的被推向絕境,心裡大概都在暗暗的著急,腦袋也在轉著,想著如何幫助他翻盤吧。

在對局解讀和進展方面,電影可謂是揉碎了餵給觀眾,配合著緊張的節奏,觀影過程中很難抽身出來思考各種細節和合理性,況且得益於原著的紮實,這部分本身做得就不錯。

跟著主角一路走下來,爽,刺激都是能體驗到的。

而開司遇到絕境後,沉入海底,陷入泥淖的畫面直接取材於原著,不得不說有錢拍電影的質感就是不一樣,那種透心涼的表現力,有點刺入骨髓的感覺。

不知道加上經典的“zawa zawa”畫外音會如何?

繞了一圈,其實更想說說前半部分。

欠債,賭徒,黑暗組織,這些略顯中二的設定在日本的漫改電影中都是直接一股腦給出來的,島國此類的片子太多,從來也都是見怪不怪。

說到底這種密室遊戲類的片子大頭還是密室遊戲,扯個理由趕緊進遊戲才是正道。

但是落地到國內就不能這麼“隨便”了,大家沒那麼中二,看電影還是挺講究前因後果和邏輯的。動機夯不堅實,後面的遊戲玩得再好,也難免會被質疑“犯不著這麼折騰”。

所以前面一半時間都在講感情,講錢,講為什麼上船。

講得確實還行,前後編得圓了,不過鋪的時間也有點長了,前前後後估摸著將近一個小時,前菜上的太多,等大餐等得著急。

或許導演也有自己的苦衷,《動物世界》有拍三部曲的野心,那麼開頭一小時的“起手式”不僅是鋪陳開司上船的動機,還肩負著立體化開司這個形象的重任。

原著的中開司的無賴癲狂氣質直接被具象化,成為了“小丑”,而平常的開司,則是善良,智慧,揹負沉重往事的正統主角。

這種簡單割裂的好處顯而易見,小丑一面可以隨著情節隨叫隨到,給電影加入動作,奇幻的多種元素;而開司一面則串起段落,推動故事進展。

但是這樣的一刀切直接讓開司人物單薄了許多,與無縫切換到兩種狀態的雙面人相比,兩相混雜,亦正亦邪的開司無疑會更有深度。

而前面的鋪墊過長,也擠壓了後面遊戲的時間,一半文戲一半鬥牌,看完了緩過神來一咂摸,好像內容有點少?

不解渴。

電影中,李易峰在陪床時,開了一碗泡麵;之後周冬雨拿來了便當,遞給他吃。

這個鏡頭本來是為了表現小護士對於開司的關心,以及兩人間的情愫,中規中矩,不出彩,也不露怯……

然而我卻記住了那碗泡麵。

《動物世界》就像那碗泡麵,沒啥營養。

但是好在味重料足,簡單解餓,來一碗,倒也買不了吃虧,也買不了上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