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專家將齊聚陽山 講述“韓愈在陽山”故事

陽山已成為向全國展示韓愈文化的重要窗口

五十專家將齊聚陽山 講述“韓愈在陽山”故事

五十專家將齊聚陽山 講述“韓愈在陽山”故事


12月14日“2018中國·陽山韓愈文化研討會”新聞發佈會在清遠舉行。“2018年中國·陽山韓愈文化研討會”將在12月21日至23日在廣東陽山舉辦,研討會邀請了五十多名全國各地韓愈文化研究專家學者,將圍繞“韓愈與陽山”開展專題文化交流,還會舉辦詩朗誦和粵劇“韓愈在陽山”等文藝節目專場演出。

陽山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朱燕群,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陳志揚,陽山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羅永忠,陽山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林怡,陽山縣政協副主席熊雄,陽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陽山縣韓愈研究會會長唐志榮出席會議。

五十專家將齊聚陽山 講述“韓愈在陽山”故事

五十專家將齊聚陽山 講述“韓愈在陽山”故事

韓愈手跡“鳶飛魚躍”石刻

據瞭解,“2018中國·陽山韓愈文化研討會”由中共陽山縣委縣政府、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韓愈研究會共同主辦,由《南方日報》社文體新聞部、《清遠日報》社共同協辦,由陽山縣委宣傳部、陽山縣文廣新局、陽山縣文聯、陽山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與陽山縣韓愈研究會共同承辦。

在發佈會上,陽山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朱燕群介紹了本次大會基本情況,據初步統計,將有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河南大學等高等院校和學術研究機構的50多名專家學者前來參會。本次研討會籌劃科學、內容豐富,主題突出、水平高端、特色鮮明。研討會設置了“韓愈與陽山、韓愈與當下、韓愈與社會,”三個議題,有很強的時代性、思想性、學術性、針對性、典型性、多樣性。本次研討會分為論文徵集、參觀考察、大會交流三個階段進行。會議期間還將舉行韓愈紀念新館奠基儀式,推出“賢令芳蹤”參觀考察線路,包括韓愈文化公園、韓文公讀書檯、遊息洞、千巖表(遠覽)、韓文公釣魚臺(韓公釣磯)、昌黎舊治、賢令山摩崖石刻、“鳶飛魚躍”石刻、韓愈中學、陽山中學韓苑(韓山書院、韓文公祠遺址)等。

據瞭解,唐貞元十九年(803)十二月,關中發生嚴重旱災,在群臣鉗口不言的情況下,時任監察御史的韓愈為民請命、上書朝廷,講實話、報實情,請求朝廷減免或緩徵賦役以救黎民於水火,結果觸怒聖顏被貶到“天下之窮處”陽山做縣令。韓愈在陽山約一年兩個月,是陽山縣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縣官。韓愈為陽山留下詩文約三十篇(首),以及三件墨跡,幾處遺蹟,都是全國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韓愈文化蘊含著“治國平天下”的寶貴智慧,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陽山文化之脈、古粵文化之源。韓愈在陽山的約三十篇(首)詩文是韓愈“文以載道、文道合一”的思想和“雄奇險怪、富於哲理”的詩文風格的開端和雛形;韓愈傳世的墨寶碑刻(崖刻),目前所知全國僅存4件,而陽山獨佔其三。這些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進入新時代,陽山將進一步挖掘好、利用好韓愈文化這個寶庫,深入研究韓愈文化的獨特創造、鮮明特色,深入挖掘韓愈文化蘊含的價值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繼承與發展的關係,努力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

2004年5月17日,陽山縣成立了韓愈研究會,10多年來,陽山縣韓愈研究會十分注重理論研究,並結出累累碩果。近年來,陽山縣全面修繕了韓愈文化遺蹟,建成了韓愈紀念館、韓愈文化公園、韓愈中學等,正在規劃建設韓愈紀念新館,環繞整個縣城的韓愈東、南、西、北路和韓愈大橋以及文昌路、思賢路、韓愈大道、賢令大道、賢令山、賢令湖等景韓仰韓文化景觀,使陽山“一片江山盡姓韓”。此外,陽山縣還充實了縣韓愈研究會力量,培育了一批韓愈文化研究專業人才,編輯出版了《賢令芳蹤》《陽山縣韓愈遺墨歷代景韓詩石刻拓片集》《韓愈與嶺南文化》等一系列韓愈文化研究書籍,形成了一批有較高水準的學術研究成果,讓韓愈文化煥發新的光彩,陽山已成為向全國展示韓愈文化的重要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